Friday, September 25, 2009

佛教各宗大意 — 唯识宗大意


佛教各宗大意一辑第二种 — 唯识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编述

第一篇 绪纶

第二篇 诸法概论

第三篇 法相义

第四篇 唯识义

第五篇 离染义—流转义

第六篇 清净义—还灭义



唯识宗大意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此宗之名义

此 宗之名称有五,一约辨相,名法相宗。此依解深密经法相品所立以决择判断诸法之体性相状故。法者万法,略为百法。相者性相,具有万相,略为三性。百法一一具 有此三,论究此道理故,名之曰法相宗。二约所明理,名中道宗。小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离有无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之曰中道 宗。三约摄机,名普为一切乘教宗。小乘唯声闻缘觉二乘,般若唯为大乘中根机类,此宗显了说三乘凉声闻缘觉菩萨)同说观法,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故,名之曰普为 一切乘教宗。四约显理,名应理圆实宗。此依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所立。所谈教相观法,俱应胜义理,圆满真实故,名之曰应理圆实宗。五约观行,名唯识宗。此依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文所立。且约法相,则有五法事理五种唯识等。又约观心,则有五种唯识观等。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约归一识。明万法唯识之妙 理故,名之约唯识宗。此宗虽有多名,最通行者,法相唯识二名也。八识能变,万法所变。就能变义边,立唯识宗名,就所变义边,立法相宗名。理实应名瑜伽宗, 印土本以瑜伽名此宗故,大论备述法相唯识二义故。或名慈恩宗,此宗在中国至唐方见大备,奘师为此土此宗开创之祖,基师乃守文述作之宗。奘师基师,多居大慈 恩寺,尊祖庭故。今依通称,名以唯识。

第二章 此宗之略史

第一节 印度此宗之学统

佛 典称释迦牟尼佛,于解深密经等六部大经中,广说法相唯识之妙理。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著论师之请,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 严论,辨中边论,金刚般若论等五部论藏,弘通此法相唯识法门。于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此宗之正所依。无著承弥勒之说。造对法论显扬论等。广传此宗。次世亲论 师,造五蕴论,百法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等。盛施论释。于中唯识三十论,集唯识教义之大成。佛灭后,千一百年顷,难陀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释论。于 中以护法之论释为一宗之正义。护法之门人戒贤论师,穷瑜伽唯识因明声明等之蕴奥继护法,于那烂陀寺,显扬法相唯识之宗义。是为印度此宗之学统。

第二节 东土此宗之学统

此 土唐太宗贞观年顷,玄奘三藏度天,周游五印度,前后十有七年,从戒贤论师等,受大论及十支论等之奥义,又得护法之成唯识论草本及五蕴论释于玄鉴居士。兼通 大乘小乘空宗有宗暨因声明。归国后,翻译梵本七十五部,盛弘此宗。玄奘之弟子窥基法师,从玄奘,传法相唯识之玄义,妙擅因明,广疏经论,著有成唯识论述记 等,此宗始卓然特立。其弟子慧沼大师,禀承师说,造唯识了义灯等,楷定诸师之异解。慧沼之弟子智周大师,复制唯识演秘等以解释述记。当时法相唯识之宗风甚 盛,至晚唐以后渐衰。是为东土此宗之学统。

第三章 此宗之典籍

第一节 总说

此宗总取六经十一论为所依,于六经中,以深密为本经。于十一论中,以瑜伽为本论。而以玄奘窥基师资所糅护法等十家言之成唯识论为综合。兹列举如下,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 六十

(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 ─ 有三译 唐实叉难驼译 ─ 八十


唐般若译 ─ 四十






宋求那跋陀罗译 ─ 名相续解脱经

(二) 解深密经 ─ 有四译 魏菩提流支译 ─ 名深密解脱经
六经
陈贞谛译 ─ 名佛说解节经


唐玄奘译 ─ 名解深密经





(三) 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 未译






(四) 阿毗达磨经 ─ 未译







宋求那跋陀罗译 ─ 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五) 楞伽经 ─ 有三译 魏菩提流支译 ─ 名入楞伽经


唐实叉难陀译 ─ 名大乘入楞伽经





(六) 厚严经 ─ 未译 一云与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同本



(一) 瑜伽师地论 ─ 弥勒说 ─ 玄奘译 ─ 异译有真谛之决定藏论



(二) 显扬圣教论 ─ 无著造 ─ 玄奘译 ─ 异译有真谛之三无性论



(三) 大乘庄严论 ─ 本颂弥勒说 ─ 释论世亲造 ─ 波罗颇密多罗译



(四) 集量论 ─ 陈那造 ─ 有真谛义净两译



(五) 摄大乘论 ─ 本讼无著造 ─ 释论有世亲本无性本 ─ 玄奘译

(本论释论全释)─ 异译有真谛本(本论及世亲释论)

佛陀扇多本(本论)达磨笈多本(世亲释论)
十一论

(六) 十地经论 ─ 世亲造 ─ 菩提流支译



(七) 分别瑜伽论 ─ 弥勒说 ─ 未译



(八) 辨中边论 ─ 本颂弥勒说 ─ 释论世亲造 ─ 玄奘译 ─ 异译有真

谛之中边分别论



(九) 二十唯识论 ─ 世亲造 ─ 玄奘译 ─ 异译有菩提流支之大乘楞伽

唯识论真谛之大乘唯识论



(十) 观所缘缘论 ─ 陈那造 ─ 玄奘译 ─ 异译有真谛之无相思尘论



(十一) 阿毗达磨杂集论 ─ 本颂无著造 ─ 释论师子觉造 ─


杂论安慧造 ─ 玄奘译

第二节 解深密经大纲

此经凡八品,第一序品,第二胜义谛相品,第三心意识相品,第四一切法相品,第五无自性相品,第六分别瑜伽品,第七地波罗密多品,第八如来成所作事品。序品为序分,胜义谛相品以下七品为正宗分。兹举正宗七品要领如下。

一 胜义谛相品─此品说无二超过一切寻思与诸行相非一非异而遍一切一味

之胜义谛相,即离言法性,亦即诸法实相。

二 心意识相品─此品说心意识之名相,明唯识转变。

三 一切法相品─此品说遍依圆三性,明一切法相。

四 无自性品──此品说相生胜义三种无自性性,明三性三无性相依之妙理,显

空有和融之大义,会一乘五姓两门,(示依三乘有情共一妙清

净道,证得无─安稳涅槃,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

有种种有情种姓。)判三时教之隐密显了了义不了义。

五 分别瑜伽品─此品说唯识观行

六 地波罗密多品─此品具说菩萨十地乃至佛地及菩萨所应学事,所谓六波罗

密,并明其所对治愚痴粗重,所经三大不可数劫。

如来成所作事品─此品说三身功德。别释三藏差别。

此 经有四译。一宋求那跋陀罗译,名相续解脱经。当奘译解深密经地波罗密多品与如来成所作事品。二魏菩提流支译,名深密解脱经,有十一品,开奘译胜义谛相品为 四品,其正宗文义,与唐译大同。三陈真谛译,名解节经,当奘译胜义谛相品,而开为四品。四唐玄奘译,名解深密经,即此宗所依今本。演秘云,此经梵本名曰珊 地涅暮折那,涅暮折那此翻为解,珊地之声含于三义。一诸物相续,二骨节相连,三深密之义。西方土俗,呼此三种并名珊地。(中略)前后译入,各取一义,以立 经题,皆不相违。然据经旨,解深密名,理为胜矣。此经有圆测疏,征引宏博,备大小乘义。又深密全经。瑜伽尽引,凡住瑜伽,必注深密,故瑜伽论记中。备阐深 密奥义。

第三节 瑜伽师地论大纲

一 切有情,无始时来,于一切法处中实相,无知疑惑,颠倒僻执,起诸烦恼,发有漏业,轮回五趣,受三大苦。如来出世,方便为说种种妙法处中实相,令诸有情知一 切法非空非有。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兴,多著有见。龙猛菩萨,圣提婆等诸大论师,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百等论,除彼有见。由是众生复著空见,无著论 师,请弥勒菩萨说此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遗,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是故此论所为,如释论明,有十番两缘,且出二 对。第一,或有于多说空不了义经,如言计者,拨无一切,憎背有教。为令随悟诸法有相,解经密意,舍无见故。复有于多说有了不义经,如言计者,执有一切,厌 怖空教。为令随悟诸法无相,解经密意,舍有见故。即为令于诸法舍有见无见,观有相无相,悟入中道理故。第二,为了显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理 有情无,令舍增益损减执故。又为显了世间道理证得胜义法门差别,令修世间胜义二谛,无倒解次故。

此 论名瑜伽师地(本论之译名,依梵语,及藏译,应作瑜伽行地论。)者,三乘行者,学瑜伽学,能自他利,谓之瑜伽师。瑜伽师所依所行境界,谓之瑜伽师地。此论 明瑜伽师所行十七地,故名瑜伽师地论。十七地者,第一五识身相应地乃至第十七无余依地也。兹分名义内容疏释十支论等四种分别述之。

第一 名义

梵 语瑜伽,此云相应,有一致和合相称等义,方便善巧,恰如其分也。一切乘所观境所修行所得果等,皆名瑜伽,其境与行果,其行与果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即以三乘境行果法,于引自果或酬自因,并为称正理之方便故,名之曰瑜伽。境瑜伽者,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能随顺性,趣究竟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 说名瑜伽。行瑜伽者一切行,更相顺,合正理,顺正教,趣正果故,说名瑜伽。果瑜伽者,一切果,更相顺,合正理,顺正教,称正因故,说名瑜伽,三乘圣教,亦 名瑜伽,称正理,顺正行,引正果故。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弟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地者境界,有所行所依所摄等义。瑜伽师 之观智,游履此中,不出外故,有所行义。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诸善法故,有所依义。瑜伽师之观智,依此现行故,有所摄义。是瑜伽师所依所行所摄,故名瑜 伽师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

第二 内容

此论唯有正宗,无初后分,就文大判。总有五分,兹依瑜伽伦记及瑜伽序等,略释如次。

本 地分─此分略广分别十七地义,以三相摄十七地。十七地者,一五识身相应地,依五识身,建立此地。虽此地中分别多法,五识为主,是故偏说。二意地,六七八 识,同依意根,略去识身相应三语。故但言意。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粗位名寻。四此二种, 于境审察,细位名伺。依有无此二,建立三地。六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此云等引,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 七非三摩呬多地,翻上。八有心地,九无心地,略有五门建立,一就地总说门,二心乱不乱门,三心生不生门,四分位建立门,五就真实义门。十闻所成地,谓从闻 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十一思所成地,谓从思所生解法相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十二修所成地,谓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十三声闻地,十 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三乘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说为三地。十六有余依地,谓有余依涅槃。十七无余依地。谓无余依涅槃。三相者,境行果也。境摄九地,五 识及意是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寻伺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细异故。等引及非,有心无心,是境用,定散隐显别故。行摄六地,闻思修三,是通行,三乘皆修三慧 行故。生闻缘觉菩萨,是别行,随机修法成自乘故。又初三是方便行,后三根本行。又初三所学行,后三所成行。果摄二地。即有余依无余依二通果。此论曰地论 者,取譬于所行所依所摄。有类于地,本地之地亦同。此分详谈法相,五性齐被,无一法不摄。兹列表如下。



一 五识身相应地 ─ 就五识立论 境体


二 意地 ─ 就六七八识立论







三 有寻有伺地


四 无寻无伺地 以上三地就或思或慧于境推求察审之粗细及有无此二立论 境相


无寻无伺地




六 三摩呬多地 ─ 就定地立论

七 非三摩呬多地 翻上 境用

八 有心地┬────────以上二地通定散立论

九 无心地┴─────────────────────






十 闻所成地 ─ 就因闻所生慧立论
十一 思所成地 ─ 就因思所生慧立论 通行

十二 修所成地 ─ 就因修定所生慧立论





十三 声闻地

十四 独觉地 以上三地如次就三乘种姓发心修行得果立论 别行

十五 菩萨地





十六 有余依地 ─ 就有余依涅槃立论 通果


十七 无余依地 ─ 就无余依涅槃立论

摄决择分─此分略摄决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即决择本地分中不尽要义,发挥

唯识道理,于境谈八识,于行详菩萨,于果讲无住涅槃。又决择二

经,一曰深密,一曰宝积。斯二经者,唯识之开基也。

摄识分──略摄解释地中诸经解说仪则。

摄异门分─略摄地中诸经所有诸法名义差别

摄事分──略摄地中三藏众要事义。前四分,是弥勒今学。此一分,明古学。

此论总有五分,而今但名瑜珈师地者,就初分立名。又一切法皆是瑜伽师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所依所缘故,此中存略,且说十七。又初分十七地具摄一切文义略尽,后四分皆为解释十七地中诸要文义故,亦不离十七地。由是此论以十七地为宗要。

又此论除唐译外,真谛曾于梁太清四年,译成五卷,题作十七地论,遇难遂辍。择译同本中一分者有三,一昙无谶译,名菩萨地持经。二求那跋摩译,名菩萨善戒经。二译当唐译本地分中菩萨地。三真谛译,名决定藏论,当唐译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或即十七地论残本。

第三 疏释

此论之疏释,有最胜子等之瑜伽论释,窥基之瑜伽论略纂瑜伽论劫章颂,遁伦之瑜伽论记。基纂存奘门传承,伦记集唐人异说,并为法相要典。现代宜黄欧阳大师,著有瑜伽论序,于瑜伽一论,阐发无遗。于法相一宗,并多创见。

第四 十支论

瑜伽本论,百法五蕴等,对瑜伽本论,称十支论,是曰一本十支。兹列表如下。

┌一、 略陈名数论…………百法明门论

│二、 粗释体义论…………五蕴论

│三、 总苞众义论…………显扬圣教论

│四、 广苞大义论…………摄大乘论

│五、 分别名数论…………杂集论

│六、 离僻彰中论…………辨中边论

│七、 摧破邪山论…………二十唯识论

│八、 高建法幢论…………三十唯识论

│九、 庄严体义论…………大乘庄严论

└十、 摄散归观论…………分别瑜伽论

于 中百法明门论,略录本地分中名数,而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五蕴论,略摄本地分中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显扬圣教论,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而以明教为宗。摄 大乘论,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阿毗达磨摄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简小入地而宗。杂集论,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 辨中边论,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为宗。二十唯识论,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为宗。三十唯识论,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 大乘庄严论,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分别瑜伽论未译,若援解深密经中分别瑜伽品为例,则以止观为宗。

第四节 成唯识论大纲

世 亲论师,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造唯识三十论,显扬唯识中道之正理。后护法等十大论师,依六经十一论,广释三十颂文,成立世亲之唯识义。所谓十大论师者, 亲胜,火辨,德慧,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最胜子,智月也。于中,以护法义为正。玄奘法师,初别翻十大论师之释论,嗣纳窥基法师之请,以护法之释 论为本,参糅他师之释论于其中,是唯成唯识论。兹分名义内容疏释三种分别述之,

第一 名义

此 论依华手经求法品以相性位三分成立唯识三十论。安教立理,名之曰成。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 归心泯相,总言唯识,三十本论,名为唯识。藉此成彼,名成唯识。即三十颂但名唯识,长行论文广成立三十颂故,名成唯识。又以教成教,以教成理,俱通。如义 演云,以教成教者,即广引圣教成三十颂唯识也。以教成理者,以圣教成唯识道理。亦可以理成理,即以比量道理成唯识道理云云。

第二 内容

此 论如前所述,以一切法唯有识,即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为宗。先破外道小乘,后明唯识真理。就文大判,总有三分。依如述记,有一相性位三段,二初中后三段,三境 行果三断,三种分科。一相性位三段者,初二十四颂,明唯识相。次一颂,明唯识性。后五颂,明唯识位。二初中后三段者,初一颂半为初分,次二十三颂半为中 分,后五颂为后分。三境行果三段者,初二十五颂,明唯识境。次四颂,明唯识行。后一颂,明唯识位。今依第一判本颂为相性位三分如次。



略辨唯识相














明唯识相


异熟能变



明能变相 思量能变




了境能变


广辨唯识相 正辨唯识

明心法生起




释违理难 明有情相续



通释妨难 释违教难 明三性







明三无性









明唯识性

















明资粮位






明加行位





明唯识位 明通达位







明修习位







明究竟位





唯识相 即依他起。凡夫外道,不知唯识无境之妙旨,执心外有别实境,起我法

执。故论主最初以种种方便广明唯识相状即依他起之诸法,令除二取。

唯识性 即圆成实。虽知此心虚妄显现,而未了达真性。是故次明唯识实性即圆

成实,显真如常住一味。

唯识味 即十三住。明此性相真俗者,意在令有情断妄染成佛果。然佛果功德。

殊妙无边,非少修行可能圆证。必经三大劫,修无量行,积无量善历资

粮加行等五位,方能至三身万德之佛果,故次第三明唯识行位。

第三 疏释

窥 基法师,请玄奘法师合糅护法等十师之释论为成唯识论后,依玄奘之口授,作述记。同时有西明圆测,讲成唯识,尝出私义。淄州慧沼,乃著了义灯以楷定之,濮阳 智周,复制演秘以解释述记。窥基于述记未尽之义,又著之枢要。是为唯识三个疏。此外有窥基之唯识料简唯识别抄等,智周之了义灯记,灵泰之疏钞,如理之义 演,道邑之义蕴,泰贤之学记等。

第五节 杂著

此宗之典籍,除六经十一论外。更有无性论师,别作摄大乘论释。陈那论师,作观所缘缘论,集量论。亲光论师,作佛地经论。胜军论师,作唯识抉择。俱发挥唯识之理。

第四章 此宗之教判

此宗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判释释迦如来一代之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即

┌第一时有教……当深密经文初一时……小乘有教……阿含等经

├第二时空教……当深密经文昔第二时…大乘空教……般若等经

└第三时中道教…当深密经文今第三时…大乘中道教…华严深密等经

初第一时有教者,凡夫外道,无始以来,为实我之妄执所盲,起烦恼,造业,长在生死。佛初成道已,为除其实我之执。于鹿野苑,说阿含经,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生,令小根等悟所执我无,蕴处界等诸法有,渐登圣位,是为初时我空法有论。

次第二时空教者,生闻缘觉等小根,闻初时有教,虽证我空,而不了知佛说法有之密意。迷执诸法实有,犹怀法我之见。佛为除彼诸法实有之执,次于灵鹫山等处,说般若等经,示所执蕴处界等诸法无,令中根品悟我法二空,舍小趣大。是为第二时我法二空论。

次 第三时中道教者,虽于第二时说空教,翻第一时有教,尚是诱引之方便,非中道之妙旨,且约遍计所执体用都无,说诸法皆空。然彼闻者复起空执,便拨真俗二谛性 相皆空。佛为除此空有执,第三时于解深密等会,说解深密诸大乘经,演唯识三性等教,示识有非空,破第二时空执,境空非有,破初时有执,令悟非有非空中道妙 理。是为第三时心有境空论。

初 时有教,隐遍计空,但约依他,说法有。第二时空教,隐依圆有,但约遍计之我执,说诸法皆空。故初二时皆不了义。第三时中道教,显了说遍依圆三性相生胜义三 无性。遍计所执体性都无故,其体非有,依他起性,如幻假有,圆成实性真空妙有故,其体非空。是则非空非有中道妙理,故称之为了义教。

此 三时教,对渐悟之机类所建立,即为诱引不定性之总类,令入中道妙理而设。故述记云,此约机理渐教法门,以辨三时。若对顿悟之机类,即无三时前后次第。此机 闻有闻空俱证中道妙理故。故就此三时教判,有年月义类二说。如上依佛一代说法之前后,立初昔今之次弟,是为年月三时。又依佛所说法之义类,立有空中之次 第,是为义类三时,如了义灯云。此(三时教)有二义,一约前后,二约义类云云。或唯依年月前后,或唯依义理浅深,或年月义理并依。于中以年月前后,义理浅 深,相待并具,成三时之教相为正。

第二篇 诸法概论

第一章 有法

所 谓法者,与物体事物同义,一切万有之总通也。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宇宙间所有万事万物,无论其为色(物)为心,为事为理,为有形为无形,皆各有其特 性,任持不舍,是曰任持自性。万有皆有其特性故,能为轨范标准,令人生解智,是曰轨生物解。简言之,即宇宙万有。皆保有一定之性质,能引生吾人之了解,故 概以法名之。

此 宇宙万有,其数无量无边,佛典通名为万有,瑜伽本地分约之为六百六十法,世亲论师,更于百法明门论,略为五位百法,五位者,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 四心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也。此中心有八法,心所有五十一法,色有十一法,不相应有二十四法,无为有六法,是为百法如次。


心法……………八

心所有法………五十一
五位 色法……………十一 百法

心不相应法……二十四

无为法…………六

第一节 心法

心法者,心作用之主体,自在缘取境之总相,起分别虑之根本也,此心法为万法之根本,能有心所,故名心王。其数有八,即


前五识 ─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心法 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于中前五识即眼尔鼻舌身五识,如次以眼耳鼻舌身五根为所依,缘色声相味触五境,生了别用。所谓了别者,了者了解了知,别者辨别分别。依根立名,故名眼识等。

第 六意识,以第七末那意识为所依,了别法境。此所谓法,有二义,一十八界中法界,二色法心法有法无法三世十八界一切诸法也。通常所谓思虑分别之心作用,皆此 第六意识之作用,余识但缘现在法,生了别用。此识遍以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为所缘,又此意识之了别法外,别以作业为所作业。身口意业,并意所作。三界五 趣引业满业,并意所作。故此识业用,于诸识中为最强。所谓意者,第七识。此识以第七识为所依,故名意识。

次 第七末那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任运相续,似一似常,似实我相,故末那识转缘此识之能缘用即见分,分别计度为实我,确执不舍。前 第六识,于睡眠闷绝等位,断灭不起。此识恒审思量,虚妄计度,故名之曰末那。末那,梵语,翻为意,以思量为义。所以称为末那识者,简第六意识。

次第八阿赖耶识,此生起万法之根本识也。能含藏色心诸法种子,变现有漏无漏一切诸法,无始以来,常恒现起,以第七识为所依,以种子有根身器界为所缘。

此 八识心王,有心意识三名。心有缘虑积集二义,缘虑者,攀缘所缘境而虑知之。积集者,集合含蓄诸法之种子于自心中。意有依止思量二义,依止者,为发起他心心 所之根据。思量者,常缘心内而思量。识有了别粗二义,了别者,识别所缘境。了粗者,识别粗显之外境。若约初义,此三即八识之通名。若约后义,则第八识积集 色心诸法种子,生起诸法,集起义胜,故名为心。第七识缘所缘境恒审思量为我等,思量义胜,故名为意。前六识,对六境,粗动间断,辨别了解,了别义胜,故名 为识,如伦记云,心意识义,自有通别。别名心意识者,赖耶是心,以能集起三界生死色心法故。末那名意,以与六识为同时根,生六识。六识名识,以对六境分别 强故。二通名心意识,谓八识中一一皆有集起名心,能生名意,了别名识故。又二十唯识述记云,谓诸经所说心意识及了别,此四名其体无异,但名差别。心积集 义,意思量义,识了别义。又演秘云,心意识三,皆有通别。若缘虑名心依止名意,了别名识,此即通名,八识皆有此三名故。若积集名心,思量为意,了□名识, 乃是别名,如次别属第八七六。

次 心王缘境,总有三种分别。于现在之世象,不用比知推测等,如其自相任运分别,曰自性分别。如对法云,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于过去事象,追 想忆念而起分别,曰隋念分别。于过现未三世不现见之事象,思构量度而起分别,曰计度分别。八识中,前五识与第八识,唯有自性别。第七识,自性计度(现在) 二分别。第六识,广通三分别。

又 八识之缘境作用,有三量之不同。三量者,现量比量非量也。所谓现量者。现谓现前,量谓度量。谓于现前明了之色等境,离名言种类等所有分别,逼附境体,显现 量知境之相故,故名现量。所谓比量者,比谓比类,量义同前,谓于不现在前之色等境,藉已知境类比度量而正知之。如远见烟,知彼有火。又见瓶等,从所作性, 了知无常。故名彼量。所谓非量者,似现量非现量似比量非比量之总名,即误谬之量知。谓若有境,非可现知明白而照,亦非可比拟推度而知。实无境体,非可量 度,于非量处,而起心量。如见杌为人,睹见阳炎谓之为水,又如于雾等,妄谓为烟,邪证有火。故名非量。八识中,前五识与第八识,唯是现量。第七识唯是非 量。第六识通有三量。

第二节 心所法

心 所者,心王所有法之略,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之心作用也。心王所缘境,唯取总相。心所不惟取境之总相,亦取其别相。总相者,如缘一株绿树,唯取绿色。 别相者,更于绿色上,取新旧浓淡等差别。此心所有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位,瑜伽作五位,显扬唯室百法五蕴等论,俱作六位。又其法数瑜伽作五十五,对 法作五十五,显扬唯识百法五蕴俱作五十一,兹依百法,作六位五十一法。


遍行 - 作意,触,受,想,思



别境 - 欲,胜解,念,定,慧



善 - 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心所法 烦恼 -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随烦恼 -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

,放逸,惛忱,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 - 睡眠,恶作,寻,伺

第 一遍行者,周遍行起之心所。一切心作用生起时,此心所必相应而俱起,故名遍行。于中一作意者警觉作动应起心之种子,引令趣所缘境之心作用。二触者,令心心 所同触前境,生起受想思之心作用。三受者,领纳前苦乐等境,起爱非爱之心作用,四想者,于诸境取其相貌方圆等像,施设种种名言之心作用。五思者,令心造作 善恶等业之心作用。

第 二别境,对各别之事境所起之心所。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如安慧云,于差别境中决定,故名别境。彼等境各差别,非一切故。于中一欲者,于所乐境,希 望愿求,能发正勤之心作用。二胜解者,于所取境,明了了解,心生决定,谓此事如是不如余,不能引转之心作用。三念者,于曾所境,令心明记不忘,不于余所缘 行相散乱,能引正定之心作用。四三摩地者,于所观察境,平等持心,令心专注不散,能生决择智之心作用。五慧者,于所观察境,简择是非,分别善恶,得决定断 疑惑之心作用。

第 三善者,唯善心生起时相应俱起之心所。于中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自性清净,复能清净余心心所之心作用。此中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一切法之真实事 理,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二信有德,谓于三宝之真净德。起深信而生喜乐。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信已及他能得能成而起希望之欲。由斯对治 不信,爱乐证修世出世善。二精进者,于断恶事修善事,精勤策励,勇锐坚猛之心作用。三惭者,依尊贵自身及教法二种增上力,崇闲德,重善法,羞耻过恶之心作 用。四愧者,依世间诃责暴人厌离恶法之增上力,轻有恶者而不亲,拒恶法业而不作之心作用。五无贪者,于一切顺情境不起贪著之心作用。六无嗔者,于一切违情 境不生嗔恚之心作用。七无痴者,于诸法之事理明解不明之心作用,以上三种,生善之作用胜,故名三善根。八轻安者,令所依身心远离有漏烦恼之□重,适悦安 乐,堪修道行之心作用。此心所为与定心俱起,能对治惛忱等定障。九不放逸者,于所断恶法,能防令不起,所修善法,能修令增长之心作用。十行舍者,令心不流 于掉举,不陷于惛忱处于中庸,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之心作用。不放逸与行舍,皆于精进及及四善根之功能上假立,非别有体。十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侵损逼恼之 心作用。此亦依无嗔之作用所假立,非别有体。虽然,无嗔翻对断物命嗔,不害但违损恼物害,无嗔与乐,不害拔苦,故无嗔配慈,不害配悲。

第 四烦恼者,烦扰恼乱有情身心之心所。此有烦恼即本惑及随烦恼即随惑二种。贪等六种,为一切烦脑之根本,能生忿等诸随烦恼,故名根本烦恼。于中一贪者,于一 切顺情境染著贪求之心作用。二嗔者,于一切违情境心生憎恚之心作用。三痴者,于诸法之事理迷闇不了能生起一切惑障之心作用,亦称无明。四慢者,恃己所长于 他有情心生高举之心作用。五疑者,于诸谛理即迷悟因果真实不虚之原理,心怀犹豫之心作用。六不正见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之心作用。此见之行相有五种,一萨 伽耶见,此云身见,又曰我见,于五蕴假和合之身心上起我我所见之心作用。二边见,于前所起我见上执为常住不变或死后断灭之心作用。三邪见,谤因谤果,或谤 作用,或坏实事,或邪分别之心作用。四见取见,于诸见之中,随执一见及其所依五蕴即己身,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之心作用。五戒取见,于随顺诸见所制定之戒禁 及其所依五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之心作用。

第 五随烦恼者,忿等二十种染污法,唯是根本烦恼之分位或其等流,故名随烦恼。于中一忿者,对现前不饶益境忿愤不平之心作用,二恨者,于先所忿事怀怨不舍之心 作用。三恼者,追念先忿恨之境,或触现前逆境,暴热很戾之心作用。以上三者,嗔之一分,非别有体。四覆者,恐失财利及名誉,隐藏自所作罪之心作用。五诳 者,为获财利及名誉,矫现有德之心作用。六谄者,为取他意或藏已失,曲顺时宜,矫现恭顺之心作用。以上三者,贪痴一分。七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耽醉 傲逸之心作用。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于他之心作用。九嫉者,殉自身之名利,于他所有功德名誉恭敬利养,媢嫉不耐之心作用。此二亦嗔一分,十悭 者,于财法两者,不能惠拾,秘藏吝惜之心作用。十一无惭者,不顾自身及教法,轻拒贤善,不耻过恶之心作用。十二无愧者,不顾世间之诃厌,崇重暴恶,不耻过 恶之心作用。十三不信者,与信相反,于实德能,不忍不乐不欲,自性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之心作用。十四懈怠者,与精进相反,于断恶事修善事,懒惰不进之 心作用。十五放逸者,与不放逸相反,不能防染,不能修净,纵恣荡逸之心作用。由懈怠与贪嗔痴有此作用,非别有体。十六惛忱等者,自性惛昧沉重,令心于境无 所堪任之心作用。十七掉举者,自性嚣动,令心于境不寂静之心作用。十八失念者,与念相反,自性散乱,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之心作用。十九不正知者,于所观境, 邪了不达之心作用。此慧与痴一分。二十散乱者,与三摩地相反,自性躁扰,令心于诸所缘流荡移易之心作用。此二十随烦恼中,初忿等十种,行相粗猛,互相违, 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中无惭等二种,一切不善心生起时,必相应俱起故,名中随烦恼。后不信等八种,有覆无记与不善等一切染心生起时,必相应俱起故,名大 随烦恼。于中忿恨等十,放逸失念不正知等三。唯是根本烦恼之差别分位,无别体性故,皆是假有。中二大五,离根本烦恼别有自体故,皆是实有。

第 六不定者,睡眠恶作等四种心所,非如信等定是善性,贪等定是染污性,又非如触等,定遍一切心,欲等定遍一切地,故曰不定。于中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极 闇味之心作用。二恶作者,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先恶所作,后起追悔之心作用。但依安慧,于恶劣所作,心有追悔,为恶作。三寻者,令心于一切法不深推度,粗 寻求其义理之心作用。四伺者,令心于一切法,能深推度。细伺察其义理之心作用。

第三节 色法

心 王心所所变影像相分,皆名为色。所言色者,非仅通常所谓青黄赤白等色,于佛教,一切有形有象之物质,总撑为色。故此所谓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变坏者, 由手足块石刀杖乃至蚊虻蛇蝎所触等时,即便变坏。质碍者,彼此互相触对而障碍。示现者,有方所形相,表示显现彼此之差别。此色法有十一种,即


五根…眼耳鼻舌身
色法 五境…色声香味触

法处所摄法

初五根者,感取外界之现象,令内界之心识发动之官能。于中一眼根者,照瞩青黄等色,令内界之心作用即眼识发生之官能。二耳根者,能闻琴瑟等声,令耳识发生之官能三鼻根者,能沉 檀等香,令鼻识发生之官能。四舌根者,能尝甘苦等味令舌识发生之官能。五身识者,接触冷暖等境,令身识发生之官能。所言根者,胜用增上义,今此五者,能发 识取境,有增胜之利用。故名为根。此五根皆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相分,而各有二,一胜义根,此以清净四大为性,其体净妙,如珠宝光。非现量所得,以能发识,此 知是有。二扶尘根,即胜义五根所依托处,扶持助成胜义五根,故名扶尘根,其体为粗显之四大所成之肉团通常所谓眼耳鼻舌身是也。今所谓五根,正胜义根。

次 五境者,亦曰五尘,四大种所造,五根与五识之对境也。于中一色者,眼识所缘境。此有三种,一显色,二形色,三表色。显色者,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 雾,迥色,空一显色等光明差别之色彩。形色者,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等积集差别之形状。表色者,取舍屈伸,行住坐卧等转动差别之表象。二声者, 耳识所缘境。此有十一种,一内缘声,一名因执受大种声,如有情之语言等声。地水火风,为心摄领,名执受大种。此种为因,所发之声,名因执受大种声。与此相 违,名因不执受。若二合发,名因执受不执受。二外缘声,一名因不执受大种声,如风林驶水等声。三内外缘声,一名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如手击鼓等声。此又有 三种,一可意声,即顺心之声二不可意声,即违心之声。三俱相违声,即俱相违之声。七世所共成声,谓依世间共立言教所起,如车舍等。八成所引声,谓诸圣者成 就无漏所起,依此声上建立三藏圣教体故。九遍计所执声,谓诸外道虚妄计度所起言教。十圣言所摄声,谓依见闻觉知所起真实语。十一非圣言所摄声,谓依见闻觉 知所起虚妄语。前三种声,依实体声建立,是实有。余八种,皆于前三声分位假建立。俱舍但约执受及无执受情非情名可不可意,建立八种。三香者,鼻识所缘境。 此有六种,一好香谓益根顺情,鼻所乐取之香,如沉檀等。二恶香,谓损根违情,非鼻所乐取之香,如粪秽等。三平等香,谓非损非益,无顺无违,非可爱憎之香, 如块石等。四拒生香,谓与本质俱时而生之香,如沉香等。五和合香,谓杂诸共成一香,如和香等。六变异音,谓于熟变时方增香气,如熟果等。前三是实,香本体 故。后三是假,转变立故。俱舍唯说好恶平不平等四种。四味者,舌识所缘境。此有十二种,谓苦酢甘辛可意不可意俱相违俱生和合变。苦酢等六,味之差别,是其 实体。可意等六,是彼共相,准前香说。俱舍唯说前六。五触者,身识所缘境。此有二十六种,谓地水火风滑涩轻重软缓急冷饥渴饱力劣闷痒黏病老死疲息勇。于中 有能造触所造触二类,能造触者,地水火风,此触境之实体也,坚劲为地,流湿为水,温热为火,轻动为风。所造触者,余二十二种,此皆假有,即于地等四种触境 之分位假施设故。由八种因故,立触二十六。由相故立四,谓地水火风。摩故立二,谓滑涩。摄故立二,谓轻重。触故立一,谓软。执故立二,谓缓急。杂故立二, 谓冷及黏。(水风杂故冷,地水杂故黏。)界(四大)不平等故立九,谓饥渴劣闷痒病老死疲。界平等故立四,谓息力勇饱。此五境为五识之相分,即前五识以第八 识依业因缘任运变现之相分为本质,自于识上变似影像相分而缘之,喻如镜中之影。

后 法处所摄色者,第六意识所缘境,即法处所摄之色法也。此有五种,一极略色,依假想观,分析土木竹石等实色,至其边际,假立极微,名极略色。二极迥色,依假 想观,分析光影明闇等假色,至其边际,假立即微,名极迥色。此二皆是瑜伽师以假相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析,邻次虚空,说为极微,即是第六识之相分。三受所 引色,谓由受诸戒品所引发之无表色。因教因师而领受,依受而发起,故名受所引。此有律仪不律仪非律仪不律仪三种。四遍计所起色,谓触散意识虚妄构画所变现 之五根五境等影像色,如龟毛兔角空华等,如对法述记云,有漏意识,散位孤起,变色根境,都无实用,要托质生,故名影像。五定所生色,亦名定自在所生色,又 名定果色,谓由胜定力所变现之色等五境。如依次第定作青等观,所变青黄色等相分。或变第八五尘相分,以为金银酥酪等相。此色通假实,八地以上菩萨,能变现 实法,是曰定果实色。以上五种色中,定果实色外,皆是假法,唯观心等假建立故。后一通实,亦第八识所缘境故。

上所说十一种色,俱舍论中说皆是极微所成,离心别有。此宗说皆是本识随量大小,顿现一相,非别变作众多极微,合成一物。

第四节 心不相应行法

不 相应行法者,依前三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之分位差别所假立之有为法也。不相应者,不相似义。无缘虑用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非质碍性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 灭变迁故,不与无为法相应。然非异色心心所有别体用,但依色等假立。具足应言色心不相应行,今独名心不相应行者,虽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王心所之所现影, 心所又即心王之作用,心是主故,略去色言,但言心不相应。此有二十四种。

不相应行法,──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

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

弟,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于 中一得者,成就义。依有情之身中成就色心等法之分位,假建立得。亦通非情,无法无有。此中复有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行成就三种,种子成就者,所有染污法诸无 记法生得善法之种子,未被损伏,若现行若不现行,皆名成就。自在成就者,由加行力方得自在,即由加行所生漏无漏一切善法,及由工巧处变化心威仪心之串习所 成就无记法之种子,名自在成就。现行成就者,即前诸法正现在前,名现行成就。如义演云,烦恼等种,有生果用,故名种子。闻慧等种,加行所引,势力增上,名 为自在。由二种种子,果生起故,名为现行。依此三法,假立成就。二命根者,亲生第八阿赖耶识之名言种子,由先世之业力所引,有能持续有情之依身,令住世若 干年时之功能势力。依此功能势力,假立命根。三众同分者,五情有趣,虽总有人天等多类差别,而同类相望,其五蕴和合之身形业用等,彼此相似。于此一类相似 分位,假建立众同分。如人与人之身心相似,天与天之身心相似,是曰人同分天同分。四异生性者,异圣人之生类,名为异生。于未断见道所断种子,一分无漏智未 现行,于圣法未得未证之分位,假建立异生性。五无想定者,一类外道,以想念为生死之根本,厌离粗动之心心所欲生无想天所修之禅定。由增上厌心种子之势力, 令前六识心心所法暂不现行。依此分位,假建立无想定。六灭尽定者,三果以上圣人,欲暂止息受想劳虑,令诸六识心心所法及第七一分,皆悉灭尽。名此分位曰灭 尽定。与无想定同,于厌心种子上遮碍转识不生之功能所假立。七无想报者,外道修无想定,得成就已,舍此身后,生无想天,五百劫中,前六识心心所法不行。于 此无心分位,假建立无想报、八名身者,诸法自性增语,如说人天眼耳等事。若唯一名,但称为名。二名已上,方名名身。三名已上,名多名身。言增语者,诸法无 名,强施于名,故名增语。九句身者,诸法差别增语,如说诸行无常等义,一句名句,二句名身,三句已上名多句身。十文身者,文即是字,为前名句二种所依,如 单言斫单言刍,未有诠表,名之为字。此亦有文文身多文身三种。已上三种,皆于言说分位差别假立。十一生者,色心诸法本无今有性。十二老者,诸法相续变异 性。十三住者诸法生己相似相续不变坏性。十四无常者,诸法相续变坏性。已上生等四种,于相分位差别建立。十五流转者,诸法因果相续不断。十六定异者,诸法 因果互相差别。十七相应者,诸法因果相应不违。十八势速者,诸法迅疾流转。十九次弟者,诸法一一流转,前后引生,秩然不乱。二十方者,色法因果相续,有东 西南北四维上下等方位。二十一时者,诸法相续流转,有三世等克限分齐。二十二数者,诸法一一差别,有一十百千等度量。二十三和合性者,诸法众缘集会,不相 乖违。二十四不和合性者,翻对和合,诸法因果乖离。流转等十种,于因果分位差别建立。

已上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中,命根,二无心定,无想报,异生性,依心心所分位假立。名,句,文方,依色分位假立。余十五法,依三法分位假立。

第五节 无为法

无为者无所造作义。已上四种,乃生灭之法,皆有造作,故名有为。今此虚空无为等法,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无所造作,故曰无为。即为者,为作也。为作者,因缘生灭也。无因缘生灭,假名无为,非更别有一个无为之法。此有六种,即

无为法──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泽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

于 中一虚空无为者,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是诸法真理,与诸法非一非异,非即非离。即此真理,犹如虚空,离一切障碍,故曰虚空无为。二择灭 无为者,择谓简择,灭谓断灭,诸法真理,由以无漏之简择力,断灭诸有漏法,方究竟证会故,名此由择灭所证显本不生灭之真理,曰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者, 复有二种,一者一真法界,本来自性清净,不俟无漏慧择灭之功用,名非择灭。二者有为诸法,缘阙不生,不生之灭所显真理,名非择灭。四不动无为者,离第三静 虑烦恼,唯有舍受现行,不为苦乐所动,说名不动名此第四静虑中所显真理,曰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者,离无色第三地烦恼,想受等心所不行。名生第四有顶地 入灭尽定,所显真理,曰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者,真简于妄,如简于倒。即诸法真理,非妄非倒,说名真如无为,前五为者,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设 名,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

如 是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设有,二依法性假施设有。一识变无为者,谓曾闻说有虚空等无为名,随此名后起分别心,有虚空等无为相。由数数修习力故, 心等生起缘虚空等时,变似虚空等无为相现。于此所现虚空等相,假设六无为。二法性无为者,谓于诸法真理上假言诠施设之无为。此无分别智所证之,离言语思虑 之理性也。

第二章 蕴处界三科

五位百法之分类,关于诸法,尚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分类,是曰三科。

第一节 五蕴

梵 语塞建驼,旧译翻阴,新译翻蕴。阴者,荫覆义。蕴者,积聚义又和合聚义。色等五蕴,各积集同类法为一聚,故名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也。如 义林章引契经云,诸所有色,若过去若现在若未来,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中略)乃知识蕴,当知亦然。 依如对法,变现相,是色相。此有二种,一触对变坏,二方所示现。领纳相,是受相。谓由此受故,领纳种种净不净业所得异熟。构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构画 种种诸法像类,随所见闻觉知了义,起诸言说。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谓于善恶无记品中驱役心故,又于种种苦乐等位驱役心故。了别相,是识 相。由此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此五蕴假和合,成身心之我体。有情于此假和合之身心上,起实我之妄执,沉伦三界。为破此妄执,故说五蕴。我执 有五种,一身具我事,有情执五根五境等身与身外之什具为我所有故,初说色蕴。次受用我事,有情执接违顺境感苦乐受之作用为我所有故,第二说受蕴。三言说我 事,有情于先想像,后发之于言说。执想像为我所作,从而言说属于我故,第三说想蕴。四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有情于造作一切法非法事,亦执为我所作故,第四 说行蕴。五彼所依止我自体事,所言彼者,谓前四蕴。有情于前四蕴所依止之识蕴,执为我自体故,第五说识蕴。如是由吾人生起我见之事象有五种相状,分析身心 为五蕴。即五蕴者,为显关于我与我所之僻见。依如对法述记,世间有情,多分计识蕴为我,能了别故,有所知故。于余四蕴,计为我所,识所依故,如宅舍等。即 色为我身具,我能受用境,我能起言说,我能造诸行。受想行三,皆我之用,我是彼主。今遮彼执,说蕴有五。身为识所依,或体有积聚,具为根之境,非我之身。 受能领纳,想能起说,思能造法,皆非我所。识能了别,非我体故。

五蕴摄九十四种有为法,不摄无为法。即色蕴中摄六根六境及法处所摄色等十一种色,受蕴摄遍行中受心所,想蕴摄遍行中想心所,行蕴摄余四十九心所及二十四不相应行法,识蕴摄诸八识。

第二节 十二处

梵 语阿野怛那,旧译翻人,新译翻处。处者,出生义。意谓出生六识之门处,六根为所依,六境为所缘,根境相依,能生长心心所,故有是名。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 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是也。此中摄尽一切万法,即内五处外五处,摄十种色。意处,摄诸八识。法处,摄五种法处所摄色。五十一心所法,二十四不相 应行法,六无为法等四类法。

第三节 十八界

于 十二处,知心作用之所依及所缘,而未详细纷说能缘之心体。故开陈根境,识为十八界。梵语驮都,此云界,中边言能取所取彼取种子义,名界。义林章据中边义, 言界者种子义,谓六根界,指能取种子。六境界,指所取种子。六识界,指彼名(取之当体)种子。对法言界以能持为义,谓六根六境能持六识,六识能持自体。义 林章补阙言界者自性义,能持自体故亦是界义。谓十八界自性种类各别,能持自体不失。依如对法,曾(过去)现(现在)见色,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 界相。如眼界相,耳鼻舌身意界相亦尔。眼曾现见,及眼界于此增上,是色界相。如色界相,声香味触法界相亦尔。处亦如界,所少异者,界通过现,处唯当来,谓 眼当见色及此种子等。不说七八识别为界处者,无别根境可对说故,然意界摄。次与百法相摄者,十八界唯开意处立六识界,余与处同。

第四节 三科建立因由

此 三科法相建立之因由如对法述记云,唯愚色为我及唯不解,说十二处。愚色及心为我及不解,说界。唯愚心所为我及不了,为说蕴。即为愚心所为我者,说五蕴。则 开心为四,合色为一。为愚色为我者,说十二处。则开色为十处半,谓五根五境及法境少分。合心为一处半,谓意根及法境少分。为愚色及心为我者,说十八界。则 更开心为七界半,谓六识意根及法境少分。俱舍于三愚外,更举三根三乐,即为利根说五蕴,为中根说十二处,为顿根说十八界。又为望略者说五蕴,为望中者说十 二处,为望广者说十八界。

第三篇 法相义

所言法者,如前所述,法者,一切万有之总称。相者,其体相相状。言体相者,指其自性。言相状者,谓其属性。此宗以五法三自性摄释法相义,五法法也,三自性相也,兹分述如下。

第一章 五法

五 法者,相名分别正智真如也。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悉皆摄入此五法中。相谓相状,三界一切类品,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形状各别,是名为相,依彼诸 相,立象马车步男女等名,表诠诸法,说之为名。即相者所诠,名者能诠,此二皆从有漏心变现之所变境也。分别者,心心所之异名,思量识别前名相二法之能变心 也。即名相皆所了知之法,其能分别了知之心识曰分别。已上三者,有漏心之能变所变也。无漏心心所,观名相互为其客,难妄分别,如法相而知,称为正智。分别 是杂染了知,正智者,能了知之心心所,于所知之诸法相性清净正确了知也。以上四者,皆无为法。清净正确了知之所知,即真如。真如者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 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诸法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一名如如,谓由如理智证得之真如,此无为法也。此五法义,依如楞 伽,相者,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依彼诸相,立瓶等名,此如是,此不异,是名为名。施设众名,显示诸相(谓以象马车部男女等名而显其相,此事如 是决定不异。)心心所,是名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识心不起,离断离常,不生分别,入自证处,出于外道二乘境界。是名正智。以其正智,观察名相非有非无, 远离损益二边恶见,名相及识本来不起,是名如如。依如大论,所谓相,谓略说所有言谈安足处事。所谓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所谓分别,谓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 (有漏心法。)所谓正智,即是世出世间如量如理之智(无漏心法。)所谓真如,即是法无我所显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又伦记云,体状表彰,名为相。诠 召曰名。心及心所所有思虑,名为分别。并从义为正智,翻邪为正,决断名智。离妄称真,不异名如。唯识讲义云,五法之立,依据楞伽,为大乘各宗所共许。初 相,说唯心若唯物,均不免有诤论,说相则无诤。相之范围极广,究译三自性为三自相,盖就法相言,一切法皆相也。依圆有相法固为相,遍计无相法亦相也。惟就 无法言相,则只属于依他。次名,推演为用,其先有名。名者,一切言说思想山河大地之模,仿名言也。熏入第八识,乃成名言种子,为一切法缘起之本。但此亦属 依他。三分别,此为缘相之能,虽言断灭,似同无法,然既有断灭相,即得成所缘而起分别。乃至一切心心所蕴界处等六善巧,莫不有其分别。故分别为依他立足之 处,而用之根本也。四正智,智即别境,心所中慧,今不言慧者,慧通有漏,智则无漏也。世俗慧不能无碍自在,随顺流转,故为有漏。正智随顺还灭,无分别执, 故是无漏。此云无分别,非顽如木石之谓,但无妄执而已。五真如,此名是遮非表。真以遮外道计我之虚幻无实,如以遮生灭变异。自来学者多不能辨正智真如,混 为一谈。实则正智就用边能缘而言,真如就体边所缘而言,其别固易知也。

第二章 三自性

第一节 三性

此 宗依深密一切法相品,总括诸法之性相为三性。所谓三性者,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如深密云,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 今随起言说。(藏本意谓齐彼随设言辞故,由名及相安立诸法自性。)云何诸法依它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中略。)云何诸法缘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 如。(藏本意谓一切法之如性)

第 一遍计所执性者,遍者遍周,计者计度也。有漏第七及染第六,遍缘色心一切诸法,计度分别,执为实我实法。此所妄执若法若我自性差别,名遍计所执自性。依护 法义,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遍计心等所缘色心诸法,是所遍计。此能遍计心与所遍计境,皆依他起,而心缘境时,于能缘所缘之中间,妄执实有我法 自性,此即名为遍计所执。此所妄计我法等类,毕竟不过当迷情前所现之妄相,但有假名,无其实体。如大论云,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性。又三十颂云,由彼 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如于闇中见绳,起蛇觉,此蛇觉毕竟不过恐怖心上所现之妄相,无其实体。故云情有理无。

第 二依他起性者,依者依托,他者众缘,起者生也。色心诸法,依托他众缘而生起,故名依他起。所谓众缘,即四缘也。心法通依四缘生,色法依缘增上缘生。故百法 中从缘所生之心法心所法色法,及于缘生之色心上所假立之不相应行法等,四位九十四法,皆依他起性。如大论云,谓从众缘所起自性。又三十颂云,依他起自性, 分别缘所生。所谓分别者,虚妄分别,谓杂染诸法。无漏有为,虽亦他起摄,然亦有摄于圆成实义,故此中唯说染分依他。或分别者,缘虑之异名。一切染净漏无漏 心心所,皆名分别,并能缘虑故。至一切染净色法不相应等,虽不能缘虑,然不离心心所故,亦摄于分别中。缘所生者,众缘所生起之略。此依他起,虽非迷情上所 现之妄相,然因缘所生故,唯是无实性之假法,固是假有非实有,如了知其绳,遗于蛇觉,故云如幻假有。此宗安立三性,理兼空有,而以因缘幻有之依他起为染净 枢纽,包括全体大用于无余。

第 三圆成性者,所谓圆成实,即真如也。圆者圆满,成者成就实者真实。真如具斯三义,故名圆成实。圆满者,显其体周遍,真如一切法无阙减故。成就者,显其体常 住,真如不生不灭故。真实者,显其体非虚妄不实,真如诸法实性故。如大论云,谓诸真如,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又三十颂云,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所谓前 者,谓遍计所执。此圆成实性,于前所说彼依他起上,常一切时无前遍计所执实我实法,故云常远离前性。即圆成实性者,二空所显真如,而依他法之实性也。如更 分析此绳,了知为麻绳觉亦灭,故云理有情无。

百 法中六种无为,皆圆成实性。无漏无为,即分依他,具离倒究竟胜用周遍三义,亦得称为圆成实性。言离倒者,即是实义,体非染故。言究竟者,即是成义,能断烦 恼法故。言胜用周遍者,即是圆义,能普断一切染法,普缘诸境故。然大论但以五法中如为圆成实,三十颂中亦说初真如名圆成实,非后净分。由前理故,依他起之 实性,即不依他缘而施设之圆成实。圆成实之假相,即从他缘所生之依他起。故圆成与依他,非异非不异。若定异,则圆成应非依他之实性,若全不异,则圆成应与 依他同是无常,故云非异非不异。

第二节 三无性

三无性者,翻对前三性所立,深密无自性相品,言佛世尊依三种无自性性行(藏本意谓自性是无之性,)之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即依前段所明三性,如次安立三无性,如三十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

第 一相无性,此依遍计所执性所立。相者体相,无性者,无自性。遍计所执之体相不过迷情上所现之妄相,体实非有,譬如空华,性相都无。如深密云,此由假名安立 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智周于大乘入道次弟章释之云,遍计无其体相,名相无性。而言相者,衣名假立。非是遍计有体相故,方力为相。 即以相无自性为初无性,故重言性。余二准知。

第二生无性,此依依他起性所立。依他起性,为众缘所生法,无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譬如幻像,非有似有。如深密云,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藏本意谓他力故生起,非自性生起,)是故说明生无自性性。次第章释之云,依他不以自然之法而生,名生无性。

第 三胜义无性,此依圆成时性所立。真如体胜,故云胜义。此胜义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譬如虚空,无相空寂,唯是众色无性所显。如深密云, 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藏本此四字属下,意谓此是胜义,而胜义者,即由一切法自性是无之性所显。)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 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次弟章释之云,真如是无我性,体即胜义而非无性。然因我法二空所显,从彼能显二空为名,亦名无性。深密显扬以净分依 他,亦是清净所缘境界,故亦说为胜义无性。识论恐依他胜义无性,滥圆成胜义无性,故颂中但说圆成。

第三节 中道

三 性三无性,万有之实相。一切万有上,一一皆有三性三无性二义,是即非有非空之中道。所谓中道者,离有无增减之意。如识论云,远离增减二边,唯识义成,契会 中道。述记释之云,言中道者,正智也。理顺正智,故契中道。总有二种,一言诠中道,二离言中道。言诠中道者,寄言语诠显中道之谓,于中又有二重,一三性对 望中道,二三性各具中道。初三性对望中道者,依三性对望,非有非空,立中道义。遍计所执,当情现相,体性都无,故非有。依他起性,因缘生法,如幻假有,圆 成实性,诸法实性,真空妙有,故非空。如是遍计空,依他圆成有,空有相对,显非有非空之中道。次三性各具中道者,依三性法尔各具非有非空二义,立中道义。 即第一遍计所执,情有故非空,理无故非有。第二依他起性,如幻故非有,假有故非空。第三圆成实性,真空故非有,妙有故非空。如是于三性一一各具非有非空二 义上谈中道。以上虽有二重,然此宗以三性对望中道为本义。如中边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 故,是则契中道。(藏本作是则为中道)即所取能取之分别,(依他)非全无自性。惟于此分别上,遍计所执二取(遍计)永无。此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之空 性(圆成。)即离于二取,但有真如。于彼真如中,亦但有此分别,都无二取。识论亦云,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又义林章云,我法境空,真 俗识有,非空非有,中道义立。虽然,无论其为三性相望谈中道,抑生性各别谈中道,毕竟皆藉空有又非空非有等言诠显中道,故称之为言诠中道。至若理智冥合之 真胜义谛,为无分别智自内所证,非言诠之所及情识之所测,所谓有无俱非,心言路绝,故称之为离言中道。

第四节 五法三性相摄

五 法中前四依他起摄,后一圆成实摄。如大论云,问初自性五法中几所摄。答都非所摄。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又识论云,谓 或有处(谓大论等)说依他起摄彼相名分别正智。圆成实性,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彼说有漏心心所法变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变 心等,立为分别。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四从缘生,皆依他摄。识论述三性五法相摄,有四说不同,而取此说。

第四篇 唯识义

所 言唯识者,此宗言一切色心诸法,无论为有形为无形,皆阿赖耶等诸识所变。唯者简别义,遮无外境、即遮所执我法离心而有。识者了别义,表有内心,即表因缘法 性皆不离心。华严经就集起义言唯心,唯识论就了别义言唯识。或唯心通因果,唯识唯在因位。如义林章云,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 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述记云,唯言显其二 义,一简别义,遮虚妄执,显但有识,无心外境。二决定义,离增减数,略唯决定有此三故,广决定有八种识故。此宗以八识二无我成立唯识义,明法界无我而唯是 识,兹分述如下。

第一章 八识

第一节 唯识相

如前所述,此宗言一切诸法,皆阿赖耶等诸识所变,然所变法虽有森罗万象,而能变识唯有三种,即第八识第七识前六识是也。识论如次名之曰异熟能变,思量能变,了别能变。又曰初能变,二能变,三能变。

第一 第八识论

一、三相门

所谓三相者,自相果相因相也。

一、 自相 所 谓自相者,自体相也。此识以所谓阿赖耶为自体相。阿赖耶梵语,此云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所谓能藏者,此第八识,能含藏前七识诸法即一切万有之种子于自 体中故,以持种义称能藏。犹如库藏能含宝贝。即种子为所藏,此识为能藏。此时种现相望,称现行赖耶为能藏。次所谓所藏者,前七识能熏万有之种子于此识之自 体中,此识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是诸法依所熏所依处故,以受熏义称所藏。犹如库藏,是宝等所依。即前七识之现行,以能熏义称能藏。第八识 之现行,以受熏义称所藏。此时现现相望,称第八识为所藏。次所谓执藏者第七识自无始以来,迷执此识为自内我故,以我爱缘执义称执藏。犹如金银等藏,为人坚 守。即第七现行者能执藏,第八现行者所执藏。此亦现现相望,称第八识之现行为执藏。有此三义,故名此识为阿赖耶识。然义虽具三,而正取第三执藏义,名此识 曰藏即阿赖耶,我爱执藏过失重故。然此识若至第七识之烦恼障即我爱执藏不现行位,即舍阿赖耶之名。即此识总有三位,一我爱执藏现行位,谓圣位菩萨七地以前 二乘有学,及凡位一切异生。此位之第八识,名阿赖耶。无始以来,为第七识爱执为实我实法,我执永不断故。二善恶业果位,谓从无始凡夫位乃至菩萨金刚无间道 二乘有余依位。此位之第八识名毗播迦即异熟识,是过去善恶业所感总报无记之异熟果故。三相续执持位,谓从凡夫位乃至佛果尽未来际立乐有情位。此位之第八识 名阿陀那,即执持识。能执持一切万有之种子及及五根等不失故。约言之,即菩萨七地以前及二乘有学之第八识,三名并称。菩萨八地以后及二乘无学之第八识,舍 阿赖耶之名,但有二名。佛果之第八识,但称阿陀那一名。如是三位皆第八识体,今但取我爱执藏现行位之阿赖耶为自相,是三位中初位故。即此识自相分位虽多, 而由阿赖耶有三位中初位三义中执藏义二义,偏说为此识之自相。

二、 果相 此 识是能引三界五趣四生总善恶业之异熟果,故以所谓异熟为此识之果相,即有情之总报也。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异因而熟,故名异熟。枢要言真异熟具三义,一业 果,二不断,三遍三界。所谓业果者,谓前业所感果。不断者,谓恒时相续。遍三界者,谓遍三界有。伦记亦云,谓阿赖耶一起酬因,始终恒起,遍通三界,得名异 熟。即具此三义,唯第八识,故以此第八识为真异熟总报之果体。此识虽有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义,但此三果皆通余法,唯异熟果不通余法,故偏说异熟为此识之果 相。

三、 因相 此 识能持一切漏无漏色心等诸法种子,又能与漏无漏种子力令生起现行法。以能生起现行法之种子即望诸法为因义,摄藏于此识之自体中故,摄用归体,以所谓一切种 为此识之因相。此识虽有同类因俱有因相应因能作因义,但此同类等因皆通余法,故今偏说此识所特有持种之功能,为此识之因相。此因相种子义者,万法唯识论之 根据,而有为诸法染净缘起之根本也。有漏杂染之流转,依之而起,无漏清净之还灭亦依之而生。是以护法等详分别之。

二、所缘行相门

此门述第八识之能缘所缘,凡心法之作用,不具此二则不成故。若约法相生起次弟,心依境因方得起故,依所缘境,有能缘心。若约唯识转变次第,其境要是识所变故,依能缘心,有所缘境。今准护法等释,先明行相,后说所缘。

此 识之自体,以了别为行相。所谓行相者,谓能缘心行于所缘境之体相,即识自体缘所缘境之能缘用也。易言之,即异熟识于所缘相分之上,有了别用,名为行相。故 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识之见分。所谓见分者,此宗立四分义,明心作用之分限区域。如前所述,宇宙万有,皆诸识所变现。此诸识变现缘起之作用,有四种, 是为四分义。护法以前之唯识论师中,对于诸识之作用,或立自证一分,如安慧是。或立相见二分,如亲胜德慧是,难陀净月承之。或立相见自证三分,如陈那火辨 是。至护法,更加证知证分,立四分,是为此宗之正义。四分中第一相分者。相者相状义。谓外界之事物映现于心识内之相状,即所缘境之影像是也。凡山河大地日 月等外界之事物,皆第八识所变现缘起。诸识中,在第八识,直缘实境为自己之相分。而在七转识,其分别缘虑外界之事物,非即分别缘虑其本质,不过分别缘虑本 质映现于心面之影像,恰如映现于境面之影像,但以实境为疏缘,更于心识内变似彼实境之相状而亲缘之,称彼实境为本质,名相分为影像。第二见分者,见者见 照,对于前相分分别缘虑之作用也。恰如分别缘虑映现于镜面之影像。第三自证分者,证者证知,自者自体之作用,即前见分。谓以见分之外缘作用为所缘,更证之 其结果之作用,恰如境之自体。此自证分,对余三分,亦名自体分,是相见二分之所依故。第四证自证分者,所谓自证,指前自证分更确证自证分之作用也,而又为 自证分之所缘,恰如镜后弝,此四分皆识体之作用也。今配合四分于能量所量量果三量。见分对相分,为能量。对自证分,为所量。而自证分,对见相二分,为量 果。对见分为能量。对证自证分,为所量或能量。证自证分,对见分与自证分,为量果。对自证分,为能量或所量。相分如绢,见分如尺,,自证分如知其所量数之 尺寸,证自证分如证明其结果之正确。正确之知识,俱自此四分成立。此中有难,谓对于自证分立证自证分时,对于证自证分亦应更立证证之证分。若更立者,将无 际限。然依护法义,自证分与证自证分,为互相返照之相证作用,确证证自证分者,即自证分。如以尺量绢者,自证分。确证所量之结果正确者,证自证分。而证明 确证之不误者,又以此量绢也。故无立第五分之必要,如图

八识║本│(影像)

所变║质│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已上所明四分,为一切心心所法所皆具有。今第八识,亦有此四分。而此段所说能缘之行相,谓第二见分。

次 所缘者,凡所缘,谓所虑托,谓心法所缘虑所仗托,即见分行相仗之而得起者,即四分中之相分是也。所缘有亲所缘疏所缘,此约亲所缘。此第八识之所缘,有二类 三法。二类者,执受与处。三者法,种子有根身器世界也。第八识由善恶业之资助生某果体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界。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能缘之见分仗 之而起。此能缘所缘,俱自识体生之作用,非心外法,一种子者,第八识自体上生果之功能,能生漏无漏色心诸法之现行,而其中正为此识之所缘者,一切有漏三性 诸法种子,即相名分别习气也。无漏种子,虽依附此识,有漏无漏不相顺故,不为此识所缘。二有根身者,谓五色根(胜义根)及根依处(扶尘根)。此种子及五 根,皆是识所执受。所谓执受者,执是摄义持义,受是领义觉义。言摄者,摄为自体。言持者,持令不坏。言领者,领以为境。言觉者,能生觉受。安慧释,解执受 义,有两番,如原释云。执受,谓我法分别(遍计自性执者)之习气,以有此故,藏识乃得执取二分别果,故为执受,又谓依处自体,即与所依俱有之色根及名,彼 相切近同一安危,故为执受。三器世界者,即所谓处,是有情所依处故,该摄山河草木日月星晨一切外界,其体色声香味触五尘也。前执受者内境,此外境也。即依 亲因缘及业增上缘力,自体生时,第八识内变为种子及有根身外变为器界以为所缘,如是以已上内外三境,为此识之亲所缘。然虽云所缘,而此识非如六识有分别缘 虑之作用,但依变即缘义,谓变作即缘。

又此识之见分行相,即缘境之相状,极微细故,难可了知。所缘相分中,执受境,即种子五根身,微细难知。非执受境,即器世界,量大难知。

三、心所相应门

此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即除成佛,余一切位,恒与触作意受想思五心所相应,是遍行心所摄故。至转位及佛果,与二十一种相应。

四、五受分别门

五 受者,前所说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中受心所,领纳顺违俱非之境相,有忧喜苦乐舍等五种行相。乐喜,领顺境相。谓适悦身,说名乐受。适悦心者,说名喜受。五识 名身,意识名心。苦忧,领违境相。谓逼迫身,说名苦受。逼迫心者,说名忧受。舍,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此识唯与舍受相应,不与余 受相应。所以然者,一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故唯与舍受相应。二此识是真异熟,随先善恶业势力转,不待现缘,故相应受唯 异熟受。三此识常无转变故,故第七识恒执为自内我若与苦乐等变异受相应,便有转变,不能为常一我见之对境,故唯舍并。余四受明了,能分别,行相粗显,非真 异熟,有间断变易故,不与彼相应。

五、三性门

此 宗分心作用之性质为善不善无记三种,或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四种,能招可爱果之法体,名善。能招不可爱果之法体,名不善。即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善,能为 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善不善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说名为记。无记者,不可记别为善不善之法体也。不能招爱非爱果,不能为此世他世损益,故名无 记。此中无记复有有覆无覆二种。覆者,覆障又覆蔽义。有覆无记者,能障碍圣道,又能隐蔽自心,故名有覆。虽有障碍隐蔽之作用,而不能招爱非爱果,故名无 记。无覆无记者,无障碍隐蔽之作用,故名无覆。不能招爱非爱果,故名无记。阿赖耶识,是酬过去善恶业因所引生真异熟总报果体故,唯是无覆无记性摄,盖此识 为轮回流转之主体,若是善染等法,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即三善趣体既是善,应不生恶。不生恶故,应无流转。三恶趣体既是恶,应不生善。不生善故,应无还 灭。又此识是善染法之所依故,若恒是善,应不为恶依。若恒是恶,亦应不为善依。互相违故。又此识是所熏处故,若是善染,如极相臭,应不受熏,故此唯是无覆 无记。

六、心所例同门

与 此识相应之触作意受想思等五心所,例同心王十义中异熟等六义。一触等心所,亦为前业所感,是真异熟。二所缘行相,亦微细难知。三其所缘境,亦为种根器三 种。四相应法,亦触等五心所。但于心王与五数六法中,各除其自体,与心王之相应稍异。五其性亦是无覆无记。六亦至阿罗汉位,方究竟舍。然在心王,约缘彼之 烦恼。在心所,就杂彼之烦恼。其余他义中,心所无所执藏义故,不例自相。无持种义故,不例因相。非了别之行相故不例行相受与受不相应故,不例受俱。无起转 识波浪相故,不例因果譬喻。即于心王十义中,但得例同果相所缘相应三性断位五门及于所缘行相中别开之不可知一门。

七、因果法喻门

此 识是安立三界五趣四生之根本,虽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而非常住。若是常住,则坚密而不能受诸法之熏习。然此识无始时来,前因灭,后果生,念念生灭,前后变 异故,能受诸法之熏习故非常住。然虽念念生灭,前后变异,而非断灭。若是断灭,则不能持诸法种子,令不失坏。然此识无始时来,恒一类相续,无间断故,能持 诸法种子故非断灭。非断非常,谓之恒转,三十颂以暴流喻之。即此识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犹如暴流,不舍昼夜,前水引 后,后水续前,前后变异,中无间断。又如暴流,有所漂溺,此识亦能持烦恼业等,漂溺有情。又如暴流,遇风等缘,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遇众缘,起眼识 等,而恒相续。又如暴流,漂水下上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与内种子外相续法,恒相随转。故颂言恒转如暴流,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

要之,此一门在以暴流显大乘因果相续缘起正理。在此宗,过去未来无实体,惟现法有体,故能成因果义,离断常过。虽过未无体,似无非断义,然前因灭位,后果即生,中间无隔,因果不断。如秤两头,低昂时等,是即非常非断大乘因果缘起正理也。

此 宗虽立过未无体,现在有体,亦非不立三世。此宗谈三世,有一道理三世,二神通三世,三唯识三世三种。道理就种言,唯识就相言,神通就证言。道理三世,又云 种子曾当三世,即于现在法上以道理假立三世。依他诸法,虚假似有,唯一刹那。此一刹那,才生即灭,过于电光,不得暂停。此念前后,体性都无,未生以灭,犹 如虚空。然此现在一刹那法,酬前而生,引后而灭。即前念法能引现在,虽是以灭,然就相论,则是曾有。后念法为现在所引,虽是未生,然就相论,则是当有。是 故就相而言,此现在一刹那法中,有酬过去因义,就之假立曾因,名为过去。又有引未来果义,约之,假立当果,名为未来。是即于现在一刹那法上以义理假建立三 世也。此为依现在种子法酬曾因引当果义所立三世,即依种子有曾当现道理,说有三世。现行法上,亦有酬因引果义,故亦得立之。然彼有间断故,唯就恒续约种 子。如述记云,一道理三世,即依种子曾当义,说有去来世。当有名未来,曾有名过去,现有名现在,于现法上义说三故。次神通三世,得宿命智生死智等,依宿命 智缘过去,依生死智缘未来,依他心通等缘现在境时,由多修习此智,此三世之事相,宛然显现。其所现之三世,曰神通三世。此为智通所变,实亦现在刹那之相 分。如述记云,二依神通,其智生时法尔皆有如此功力,所见皆实非是妄识之所变也。由多修习此去来法,法尔能现随其势分多少时节,理实能缘及所缘法,唯在现 在。次唯识三世凡夫等缘过去未来之事物时,妄情心中显现似过未事物之影像相分,其实唯是现在法而唯识所变也,故曰唯识三世。前神通三世,亦唯识所变,为别 迷情(唯识)与悟心(神通),别开之。又三种三世皆是唯识,本有法体神智境界,皆不离心故。今作此别立者,为显余二三世有别义故,所以各立别名。妄心所变 无别义故,但立唯识之名。如述记云,三依唯识,此义虽通,然前二外,别有异体,多分分别妄心所变,似去来相,实唯现在。

八、伏断位次门

此 门明断舍阿赖耶识之次位。所谓断舍者,舍此识之阿赖耶名,非舍第八识体。颂云阿罗汉位舍者,阿赖耶之得名,正取能藏所藏执藏三义中我爱执藏义,阿罗汉位, 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此识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阿罗汉梵语,此翻为应。应者,契当义。有应断烦恼应受供应不受分段生三义。三义者, 二乘无学果及菩萨无学即佛果三位皆已断尽烦恼障故,应受人天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故阿罗汉者,三乘无学之通名也,即三乘无学,皆舍阿赖耶名。次决择 分说,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识论举三说解之,第一师说,此指自二乘无学果位回心转向大乘之渐悟菩萨,必不退起诸烦恼障故,不成就阿赖耶识,从曾在 二乘无学果位说,摄在阿罗汉。第二师说,指八地以上菩萨。八地已去,虽未断尽烦恼种子,而无漏相续,缘执此识之我见爱等永不现行,不复执藏为自内我故,舍 阿赖耶名,今所谓阿罗汉名,亦摄八地以上。第三师说,指初地以上菩萨。初地以去,虽未断尽俱生烦恼,而缘执此识之分别我见爱等,永不现行,不复执藏为自内 我故。不名阿赖耶,此亦说彼名阿罗汉。此中前二说者,护法论师之解释。第三说者,难陀论师等之解释。以前二说为正义。

此 第八识,有种种义故。诸经论中,随其义别,立种种名。识论举七名,枢要出十八名。七名者,一曰心,积集集起义,能迹集染净诸法种子生起现行故。二曰阿陀 耶,此云执持,能执持诸法种子,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亦能执取结生相续故。三曰所知依。能与所知三性诸法为依止故。四曰种子识,能遍任持有漏无漏诸种子故。 五曰阿赖耶,能摄藏杂染等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为自内我故。六曰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七曰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十八名 者,无没,本,宅藏。种(种子识)无垢,持(执持识),缘。显,现,转,心,依(所知依。)异(异熟识,)识(分别事识,)根(根本识,)生(穷生死蕴) 有(有分识。)解见义证。此识名有众多,颂中偏说阿赖耶者,杂染执藏过失重故,有漏二位名最初舍故。异熟识名,菩萨将得菩提时舍,二乘正人无余依涅槃时 舍。无垢识是净无漏界(界者性义,)与大圆境智相应,以一切法为所缘境,大乘人不入涅槃故,无有舍时。

上来所明初能变识诸义,皆就因位有漏位立论。若至果位,识体转为无漏故,其义门有具缺同异。

第二 第七识论

一、举体出名门

第 七末那识,无始以来,与第八阿赖耶识俱起,常恒相续,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本质,自于识上别变相分而缘之,思虑量度为我为我所属,确执不舍。此识思量所缘境之 作用胜余识,具恒审二义,故名意即末那。此意(末那)即识,故名意识。此识与第六识同名,诸经论中,恐此滥彼,但名此第七曰意,名彼第六曰意识,故识论之 译本,存末那之原语。但虽同名意识,而立名之意义有别。第六为依意之识,第七识体即意。第六虽亦思量,而第七则恒审思量,思量义胜,故立意名。第六之思 量,不名为意。恒审思量者,恒表无间断,审思表有分别。第六虽审思,有间断而非恒起。第八虽恒起,无分别而非审思。前五既非恒起,亦非审思。故恒审思量之 作用,局于第七。又积集义了别义劣余识故,简后心前识,但以思量义立意名。或欲显此第七与彼第六为近所依,故但名意。即意有二义,一依止义,二思量义。如 摄论云,此中意,有二种,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与四烦恼恒共相应(中略,)此即是识杂染所依,识复由彼第 一依生第二杂染。识论但取第二意,不兼取第一。

二、所依门

凡 诸识之生起,必有所依。谓所依止仗托。然初能变第八识者,诸识之根本,为他所依,依他义不显,故不说依。七转识者,枝末识,依他义显,故第二第三能变,俱 立所依一门。此第七识,依止第八阿赖耶识相续转起,现行赖耶及种子赖耶,俱为此识所依。如云,由有阿赖耶故,得有末那。

如 上所述,诸识之生起,皆有所依。所依有二种,一俱有所依,谓能依所依同时有。二不俱有所依,谓能依所依异时有。俱有所依,又有二种。一共依,谓不唯为一识 所依,亦通与余识为依。二不共依,唯一识依,不为余识所依。又俱有所依,有四种。一同境依,谓五色根,五根与五识同缘现在五境,而与五识为不共所依,故名 同境依。二分别依,谓第六识,前五识性迟钝,无明了用,任运缘境,不能起分别了知,故以第六意识为所依,假其分别立,明了境缘。故名第六识为前五识之分别 依又明了依。三染净依,谓第七识,第七识恒起我执故,诸识为所染,成有漏染污法。此识离执成纯净无漏时,诸识亦离染污成无漏。诸识染净之分位,全依此识, 故名之曰染净依又分位依。四根本依,谓第八识,诸识依第八识而得生故,又名依起依。以上四依中,同境依一种不共依,例如眼根,唯识眼识依,非余识依。余三 共依。

又 诸心心所,皆有三种所依。一因缘依,亦名种子依,谓诸识各自种子。识论言诸有为法,皆托此依。意谓一切有为色心诸现行法,皆须托各自种子为依、方始得生。 此名因缘依者,对果得名,因即是缘,即现行名果,能生种子名因缘。二增上缘依,亦名俱有依,谓与诸识力令取境之俱有六根。识论言诸心心所皆托此依。意谓一 心心所法,若无有力及亲增上之所依根时,定不得转。故此增上依,须具三义,一有力,二亲,三内。三等无间缘依,亦名开导依,谓开辟处所引后念心心所令彼生 起之前灭心,即意根。识论言诸心心所,皆托此依。意谓心法于一刹那不得二体并起故必俟前念心灭,让其现行之位置,后念方起。言等无间者,谓前后齐等,中间 不隔余心。

今就诸识明之,前五识,以五根为同境依,第六识为分别依,第七识为染净依,第八识为根本依,前念自识为开导依。第七识,以现行赖耶为不共依,种子赖耶为共依,前念自识为开导依。第八识,以第七识为不共依,前念自识为开导依。

三、所缘门

此 识即以前所依第八识为所缘境。如对法云,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难陀等解此所缘阿赖耶识为第八心王心所,如次缘心王执为我,缘心所执为我所。诸心所不 离识故。火辨等解为第八见分相分,如次缘见分执为我,缘相分执为我所。相见二分俱一识为体故。安慧等解为第八现行种子,如次缘现行执为我,缘种子执为我 所。种子现行皆名识故,护法论师总非前说,谓此识但缘第八见分,植为自内我。第八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似常似一,恒与一切法为所依,有主宰之义相 故。见分受境,作用相显,似于我故。故此识但以彼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所缘境。

四、体性行相门

体性者,识体,当四分中自证分。行相者,能缘之作用,即见分也。此识以思量为体性,即复以之为行相。其实思量者,识体之作用,但是见分行相。然体性难知,故举作用以显。

五、心所相应门

此 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种根本烦恼相应。我痴者,恒行不共无明也。此无明迷无我理,与我见相应,故名我痴。我见,亦曰身见,俱生恒续,缘非我之第八识, 妄计为我,故名我见。我慢者,七慢之一,恃所执我,倨傲高举,故名我慢。我爱者,于所执我,深生耽著,故名我爱。此四恒与第七识心王相应,内令第八识烦扰 浑浊,外令六转识恒成有漏。有情由此四烦恼故,恒执我等,生死轮回,不能出离得圣道等。如是令有情烦扰恼乱,故名烦恼。此外与触等五遍行心所及别境中慧心 所相应。又与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随烦恼相应。

六、三性分别门

此识于三性中,属有覆无记性。此识相应四烦恼等,是染法故,帐碍圣道,隐蔽自心,说名有覆,然此染法,所依细故,任运转故,不可记别,故名无记。

七、界系分别门

所 谓界系者,界者界地,即三界九地也。系者,系属义,谓系属何地。即有漏诸法者,界系法。无漏诸法者,非界系法。就有漏法分别其系属何地,曰界系分别。此识 之现行,随异熟第八识所生处是何地。即系属彼地。即第八生欲界地,此识即系属欲界地。乃至第八生非想非非想地,此识即系属非想非非想地。此识恒执自地第八 为内我故,我见唯缘自地而起,不见世间缘他地法计为我故。或系者,系缚义,谓为第八所生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

八、起灭分位门

起 灭者,生起与断灭也。虽云起灭,正取断灭。此识之伏断分位有三种,即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所谓出世道者,谓无漏智。有漏曰世间,无漏曰出世间。道者,观智 也。即根本(无分别)及后得无漏智现在前时。此识之烦恼,任运生故,极微细故,有漏智不能伏灭。但三乘无漏圣道观智,有伏灭义。即生空智与生我执相违,法 空智与法我执相违,故生空之根本后得二智现在前时,生执伏灭。法空之二智现在前时,法执伏灭。灭定者,生空智或法空智之等流果,是极寂静之无漏定故,亦无 污染末那。已上二位,但伏灭染污末那之现行。故学位灭定出世道者,此识暂灭位也。阿罗汉者,三乘无学之通名。此识之烦恼极微细故,唯障无学。其障无学,与 有顶地下下品烦势力等故,虽有九品,而有学最后心菩萨第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无漏智现在前时,顿断此种成无学果。故阿罗汉者,此识永灭位也。已上三位,虽有 暂灭永灭之别,俱无染污义之末那。

上 来所明第二能变识诸义,亦就未转依有漏位立论。若识体转为无漏,则其义门有具缺同异。此已转依无漏位,曰平等性智相应位。即此识亦有三位,一补特伽罗我见 (生我见)相应位,谓缘第八阿癞耶识起补特伽罗我见位,即一切异生二乘有学菩萨七地已前有漏心位之第七识。二法我见相应位,谓缘第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位,即 一切异生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法空智果不现前位之第七识。法空智者,谓无分别智入法空观时。果者,即是此正智果。谓法空后得智及依法空后得智入灭定位。无分别 智所引起,故名法空智果。三平等性智相应位,谓缘无垢异熟识等起平等性智位,即一切佛果一切菩萨法空智果现在前位之第七识。前二位有漏,第三无漏。有漏 中,有染污有不染污。染污为第一位,不染污为第二位,故成三位。又若与第八识三位心(能缘第七)境(所缘第八)相对判之,则第三位为思量位,广通因果,自 凡夫位至佛果位,皆摄于此中。

第三 前六识论

一、能变差别门

第 三能变之差别,总有六种。此随不共所依眼耳鼻舌身义六根,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各有分别,依之缘之能依能缘之识体,亦有六数。此六种识之立名,有随根得 名随境得名两种。一随根得名者,随所依根,立能依识名。即随所依根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名依眼耳鼻舌身五根起作用之心性,即前五识,为眼识乃至身识。名以 意根即第七识为不共所依起作用之心性,即第六识,为意识。此随所依立名,有依发属助如五义,谓依于根,根之所发,属于根,助于根。如于根,有以上五义故, 随所依立名。然如前五识,亦依于意,非不共依故,不名意识。第六识以意为不共依,故独得意识名。又如第七第八,虽有所依,是恒续识故,当体立名。第六是间 断识故。如前五识,随所依立名。二随境得名者,随所缘境,立能缘识名。即随所缘境,有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名于此六境起了别用之心性为色识乃至法识。此随所 缘立名,顺前六识名识之义。何则,心意识三名中,前六识别名为识者,依于六境了别故。如前五识亦了色等,第六识通能了一切法,或能了法处别法故,独得法识 名。虽有以上二种得名,然随根得名,通自在位。随境得名,局未自在位。故诸经论多依通一切位具五义之随根得名,名眼识乃至意识。

此六种识中,前五识,如前所述,如次以五根为所依,以五境为所缘,俱依色根,同缘色境,俱但缘现在,俱现量得,俱有间断,五事同故,总称之为前五识。

第 六意识者,遍缘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思惟了别之心作用也。此有五俱不俱二种。五俱意识者,与前五识俱起并生之意识。此意识明了取所缘境故,亦名明了意识。不俱 意识者,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发生之意识,五俱意识,更有五同缘不同缘二种。五同缘意识者,与前五识俱起,同缘一境之意识。不同缘意识者,虽与前五识俱 起,而缘他异境之意识。不俱意识,亦有五后独头二种。五后意识者,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非截然与前五识相离,前五识缘境后相续现行之意识。独头意识 者,不与前五识俱起,孤独现起之意识。此复有独散梦中定中三种,独散意识者。单独发生,追忆过去,豫想将来,或比较推度作种种想像分别之意识。梦中意识 者,于梦中现起之意识。定中意识者,收心色无色界一切禅定中,五识悉不起,仅意识缘前境之意识。兹列表如下。






五同缘意识

五俱意识 明了意识 不同缘意识






第六意识
五后意识


不俱意识
独散意识



独头意识 梦中意识





定中意识

二、自性行相门

此六识,依六根,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粗相显著各自之境界。以此了境为自性,即复以之为行相。此了境亦识体之作用,但是见分行相。然体性难知,故举作用以显。

三、三性分别门

此 六转识通善恶无记三性,即与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舍不害十一心所相应位,善性摄。与无惭无愧嗔忿恨覆恼嫉悭害十心所相应位,不善性摄。其与信等 不相应与无惭等亦不相应位,无记性摄。于中第六意识,是作意分别之识故,自成三性。前五识是任运生起之识故,其成善染,必由第六意识导引。即由与前五识俱 起并生之第六意识是善或染,五识为所导引成善或染。虽有自力他力之别,然六识俱通三性。

四、相应门

此六转识,总与六位五十一心所相应。若约识体别论,则前五识,各与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贪嗔痴三大随烦恼八中随烦恼二三十四心所相应。第六意识,通与一切心所相应。

又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即有间断转变故,欣戚舍行互起故,皆与苦乐舍三受相应。即皆领纳顺违非二之境相故,于顺情境起乐受,于违情境起苦受,于非顺违境起舍受。

五、所依门

此 六转识之生起,皆以根本第八识为所依止。即以种子赖耶为亲因缘,得有前六识之现行。易言之,即前六识,依第八识中生果功能即各自种子而生起。故根本识者, 此六识之因缘依也。然前五识以五根为不共依,而五根由现行第八执受得有,故前五识得云以现行第八为所依。此根本依义,即共依也。又第六识亦以第七识为所 依,而第七识以现行第八为不共依,故第六识得云以第八识为根本共依。此增上缘依即俱有依义也。总说此义曰,依止根本识。要之前,前六识,以现行赖耶为共 依,即增上缘依。以种子赖耶为亲依,即因缘依。

六、俱不俱转门

俱 不俱转者,俱时转不俱时转。前五识之现起,必藉内外多缘。内缘者,第八识中所具有五识自种子。此种子为亲因缘,生现行五识。外缘者,一空,谓空隙。二明, 谓光明。三根,谓所依色根。四境,谓所缘色境。五作意,谓作意心所。六根本识,谓现行第八。七染净依,谓第七识。八分别依,谓第六识。五识中,眼识之现 起,总依九缘。耳识除明,依余八缘。鼻舌身三识,除空明,依余七缘。故前五识随具九缘或八缘七缘而现起。第六识依五缘,一根(不共依第七,)二境(一切 法,)三作意(作意心所,)四根本依(第八识,)五种子。第七识依四缘,一俱有依(第八识,)二所缘(第八见分,)三作意,四种子。一说第七依三,即以所 依为所缘故。第八识依四缘,一俱有依(第七识,)二所缘(种根器三,)三作意,四种子。若加等无间缘于前八识上,更各添一缘,即如次依十九八六五四缘。前 五识待多缘和合,方得现起,故由生缘之具足不具足,或二识乃至五识同时并起,或不并起。如涛波依水,或一浪起,或多浪起。然前五识或多或一现起时,第六识 必俱起。

总以上诸八识而言之,则二识恒生起俱有。所谓二识者,七八二识也。除五位无心,三识俱起。所谓三识者,六七八三识也,于此前五识若干俱起时,四识乃至八识俱起。

七、起灭分位门

起 灭分位者,转起分位与不起分位。前段前五识之俱不俱转,即起灭分位,今但明第六意识。前五识与寻伺不相应故识与不能思虑。藉他引故,不能自起。缘粗事故, 唯缘外境。所以必藉多缘,方得现起。藉缘多,故具缘难。具缘难,故现行时少。第六意识反之,与寻伺相应故,自能思虑。不藉他引故,能自起。总缘理事等故, 藉缘少,故具缘易,具缘易,故现行时多。但遇违缘,有间断时。所谓违缘者,生无想天时,入无想定时,入灭尽定时,及极睡眠时,极闷绝时。是曰五位无心。五 无心外,意识一切时常起。

第四 缘生论

一、四缘十因五果

(一)四缘

凡 一切色心诸法非自然生,必仗托他力而后得生,故名缘生。缘有四种,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一因缘者,亲办生自果之原因也。此有二种,一 能生种子,二能熏现行。能生种子,又有二作用。一能引后刹那自类种子,二生起同刹那自类现行。本识中色心三性有漏无漏界地等各别种子,前后刹那相续时,生 种子生种子之关系。此前念种子,望后念种子,为因缘。又种子众缘和合时,生起各自现行。于此种子生现行之关系,种子望现行,为因缘。次能熏现行者,色心三 性等各别现行有强盛之势用者,于生起之刹那,熏本识,生自类各各之种。于此现行熏种子之关系,现行望种子,为因缘。因即是缘,故名因缘。此缘通一有为法。 二等无间缘者,前聚八现识及彼心所,望后刹那同一识聚,有开避其位与后处所招引开导令彼来生之作用。即前念心心所,开避其现行位,与后念心心所,令彼定 生。故前灭一心,望后心心所为缘。即前心后心,体用齐等,而中无间隔,故名等无间缘。此缘但局心法,不通色法及非色非心法。三所缘缘者,带已相之心或心 所,所缘虑所仗托之诸有法,即对境。即所缘望能缘心心所为缘。如识论者,谓若有法,是带已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所言虑者,即所缘义。谓此是彼心心所法 之所思量分别显了。所言托者,即缘义。谓彼心心所,藉此势力而生,如别行钞云,所缘缘者,谓是心所虑处,故名为所缘。只此所缘境,又有牵心令生,是心之所 托,故复说名缘。即所缘为缘,名所缘缘,言有法者,遮非遍计所执。所执无体,虽亦为心心所之所缘虑,然心心所不托彼生,但名所缘,不得名缘。依他与无为等 有法,为心心所之所缘虑,又有令能缘心心所托彼而生之力用,名所缘缘。言带已相者,带与已相,各有二义。一带者挟带,相者体相。即能缘心逼附境体,亲挟境 之体相而缘。二带者变带,相者相状。即能缘心变起似本质之相分而缘。如演秘云,带有二义,一带者,挟带亲附之义。能缘亲附所缘之境,而不相离,名为挟带。 而犹世言身佩刃矣。二带者似也。能缘有似本质之相,相即相分,心质相离,名为带似。亦若世言面带火也。此所缘缘体,有亲所缘缘疏所缘缘二种。亲所缘缘者, 与能缘不相离,亲为所虑所托。如相分之于见分,更无于分间隔。乃至见分及证自证分之于自证分,自证分之于证自证分,又真如之于根本智等,并亲所缘缘摄。疏 所缘缘者,与能缘相离,然为所仗本质,能引起亲所虑托之相分。即他识所变及自身中别识所变,仗为本质者是。言疏者,被相分隔故。如宗镜云,亲则挟带逼附而 起,如钳取物,似日舒光,亲照亲持,体不相离。疏则变带仗托附影而起,缘似质之状,离相分之亲,体不相收,内生虑托。此缘通一法。四增上缘者,有胜势用, 能于余一切法或顺益或违损之有体法。即所依根等。所言有胜势用者,有与力不障之胜用。言余一切法者,简其自体。言顺益者,助令生长。言违损者,碍不令起, 起已坏灭。以有彼法能令余一切法之或生或灭,增加胜进,故曰增上缘。如水土与青草作顺增上缘,霜雹与青草作违增上缘等。此缘亦通一切法。此缘最广,前三缘 亦此缘摄。然今除彼、取余一切法,别立此缘。如显扬云,诸法种子是因缘。等无间缘者,若从此识等无间,诸识等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若诸心心所有法所缘 境,是所缘缘。曾上缘者,除种子外余所依,如眼及诸共有法于眼识等,如是所余诸根等于余识等,又善不善法摄受爱不爱果,如是等类,是增上缘。又此四缘,依 如大论,因缘一种,亦因亦缘。余之三种,唯缘非因。

以上四缘中,色法之生起,但须因缘增上二缘。心法必备四缘。无想灭尽二无心定,除所缘缘,依他三缘。无有一法从一缘生,亦无有法不待缘起。如对法云,一切皆是缘生,唯除法界法处一分诸无为法。

(二)十因

一十因所依 诸 法生起,有因有缘,识论辨四缘已,更依十五依处义有差别,立为十因。即立缘为因,非离缘外别有因。十五依处者,一语依处,谓法及名想三法所起语。所言法 者,即一切法。名者,假名。想者,想像。谓于三界一切系不系法,先立假名,谓此名心此名色此名人等。由闻诸法种种名已,内心起想,取其相状。既起想已,方 能发语。名此语曰语依处。依此语,随见闻觉之后,或随彼所见等事,起言说,说诸义。能说之语,为所说一切法因,故依语依处,立随说因。二领受依处,谓所领 受各别法事。领谓领纳。受谓摄受。能受所受,俱名领受。依如演秘,应为四句,一受为因,所受为果。先希食等,后食等得。二所受为因,能受为果。因对于境, 方领受之。三能受为因,能受为果。因二定喜,生三禅乐等。四所受为因,所受为果。如因风轮,持水轮等,观者,对也。待者,藉也。如识论云,谓观待此,令彼 诸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即一切法凡能为彼生住等缘者、彼望于此,即观待因。依此立观待因。三习气依处,谓有漏无漏内外种子未成熟位。即内种未为贪爱等 所润,外种未为水土等所润时,但能牵引远果。依此立牵引因。四有润种子依处,谓已成熟种子。即前内外种为贪爱等润已,能生起近果。依此立生起因。五无间灭 依处,谓心心所等无间缘。六境界依处,谓心心所所缘缘。七根依处,谓心心所所依六根。八作用依处,谓于所作,作具之作用。作业者,有情工巧智,能造殿堂, 或造立种种器具等物。作具者,作业之器具,如釿斧等。作用者,作具之作用,如釿釜等有斫伐等用。除内外种生现种生种现生种及亲作现缘,余一切疏助现缘,能 成办种种事业者,皆是此作用依处。九士用依处,谓于所作业,能作者之作用。能作者者,能作士夫。士用者,能作士夫之用。人名士夫,士夫气力,能造屋室,即 于前作用依处所除中,亦除种子,正取能成办事业之亲作现缘。如眼识生,以眼根及种为士用依,以等无间缘所缘缘等为作用依,根稍亲故,此约法士用说。又如人 望谷芽,人为士用,地水等为作用,作用疏于人功故。此约人士用说。十真实见依处,谓一切无漏正见。即除无漏正见引生自种之力用属于因缘外,余于相应法(无 漏有为俱生法)能助,于后无漏(后有为无漏)能引,于无为(无漏无为)能证之力用。总依以上六依处,立摄受因。助成因缘,名为摄受。前五为疏缘,能助有漏 因缘,成办三界有漏诸法。六具为疏缘,能助无漏因缘,成办无漏。助因缘力,能摄受果,故名摄受因。如对法云,如日水粪,望谷麦芽等,虽有自种所生,然增彼 力,名摄受因。故摄受即是因果相关涉义,除能生亲因缘种子外,所余诸缘,展转相助,和合似一,共办于果,故名摄受。十一随顺依处,谓无记染善现种诸行。三 性诸行,能随顺同类胜品诸法。依此立引发因。能引起同类胜行,及能引得无为法,故名引发。十二差别功能依处,谓有为法于自果有能起或能证(谓于有为,因能 起果,若于无为,因能证彼果。)之差别势力。言差别功能者,谓一切法不简自性他性,各各自有因果相称。即三界一切有漏法,各能生自界等果(自界法与自界为 因,自界中又自性与自性为因,自性中色与色为因,色中又内色与内色为因,外色与外色为因,如是等。)又自三乘种子,各能得自乘有为无为果。依此立定异因。 诸法因果相称,不共他法,故名定异。十三和合依处,谓从领受至差别功能十一处。此十一依,各各于自所获生住成得果中,有和合力,故总摄为一,别立和合依 处。即依此处,立同事因。言同事者,谓从观待至定异因,皆同办生等一事。十四障碍依处,谓于生住成得事中,能障碍法。彼能违生等事,故依此处,立相违因。 如霜雹之望禾稼,烦恼之望涅槃,真见之望生死等。十五不障碍依处,翻上障碍依处,谓于生住成得事中不障碍法。彼不违生等事故依此处,立不相违因。

二十因之体性 此 十因义,依如大论,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法及不系缚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二观待因,谓诸有欲求三界系缚乐及出世 间不系缚乐者,彼观待此,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是名观待因。三牵引因,谓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善恶诸行,于可爱不可爱趣中,牵引可爱不可爱自体, 是名牵引因。四生起因,谓三界可爱不可爱一切惑业系缚法,各从自种子生,爱名能润,种是所润,由此所润、先所牵引各别自体,今得生起,是名生起因。五摄受 因,谓三界惑业系缚法,由无间灭摄受故,境界摄受故,根摄受故,作用摄受故,士用摄受故,彼诸行转。或由真实见摄受故,余不系缚诸行转。是名摄受因。六引 发因,谓欲界系缚善法,能引欲界系缚诸胜善法,又能引色界无色界系缚及不系缚善法。乃至无色界系缚善法,能引无色界诸胜善法,及不系缚善法。是名引发因。 七定异因,谓三界系缚诸法及不系缚法,自性功能有差别故,能生种种自性功能,是名定异因。八同事因,谓由获得自生和合故,三界系缚法及不系缚法生。得成立 成办作用和合亦尔。是名同事因。九相违因,谓三界系缚法及不系缚法将生时,若有障碍现前,便不得生,是名相违因。十不相违因,谓三界系缚法及不系缚法将生 时,若无障碍现前,便得生起,是名不相违因。大论述十因,复有总别二种。一总者,谓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名彼诸法随所因。观带此故,此为因 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观待因。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业。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观待节故,节为因故,有屈申业。观待饥渴故。饥渴 为因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随如是等无量道理,应当了知观待因相。一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因。除种子外,所余诸缘,名摄受因。即诸种子,望初自果,名 生起因。即初种子所生起果,望后种子所牵引果,名引发因。(善戒云,如从子生谷,因谷生子,是名转因。)种种异类各别因缘,名定别因。若观待因,若牵引 因,若摄受因,若生起因,若引发因,若定别因,如是诸因,总摄为一,名同事因。于所生法能障碍因,名相违因。此障碍因,若阙若离,名不相违因。

二 别者,十因有三种,一无记十因,能令一切世间种种事转。二杂染十因,能令杂染事转。三清净十因,能令清净事转。如云,谓于世间种种稼穑堕诸谷世资生物所有 种种名想言说,谓大麦小麦稻谷胡麻大小豆等,即此望彼种种稼穑,为随说因。如言大麦持去持来,若磨若置,如是等类种种随说。如说大麦,余小麦等当知亦尔。 观待饥渴,羸劣身住。观待段食所有爱味,于彼追求执取受用。即说彼法为观待因。由彼各别自种子故,种种稼穑差别而生。即说彼种为此牵引因。地雨等缘,能生 于芽,名摄受因。即彼种子,望所生芽,名生起因。芽茎叶等,展转相续望彼稼穑,若成若熟,名引发因。从大麦种生大麦芽大麦苗稼,不生余类。如是所余,当知 亦尔。即说彼为此定别因。即彼一切从观待因至定别因,同为稼穑而得成熟,名同事因。非彼稼穑随阙一因而得成熟,是故一切和合说此为同事因。霜雹灾等诸障碍 法,望彼滋稼,为相违因。彼阙无障,是诸滋稼不相违因。如是十因,于余世间种种事物,随其所应,当知广如摄谷论说。

又 于一切杂染缘起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无明行识名色,广说乃至老死愁悲忧苦扰恼,即此望彼诸杂染法,为随说因。如言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如是等类种种随 说。观带境界所有爱味,于诸有支相续流转,(地持云,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等言说境界顾念味著,诸有支生。)即彼望此诸杂染法,为观待因。于现法中无明等 法所有已生已长种子,令此种子望余生生老死等,为牵引因。近不善士,闻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串习所引势力,生无明等,名摄受因。无明等法各别种子,名生 起因。从无明支乃至有支,展转引发,后后相续,望于余生生老死等,为引发因。余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支能生那洛迦,余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支能生傍生饿鬼 人天,当知亦尔。即此望彼诸杂染法,名定别因。即彼一切从观待因至定别因,名同事因。此杂染法相违因者,谓出世间种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说正法,亲近善 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及与一切菩提分法。即如所说种种善法,若阙若离,是杂染法不相违因。如是十因,应知能起一切有情一切杂染。

又 于一切清净品法及灭涅槃所有种种名想言说,即此望彼诸清净法,为随所因。如言念住正断,乃至八圣道,无明灭故行灭,广说乃至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等类种种随 说。观待诸行多过患故,乐求清净,摄受清净,成满清净,彼望于此,为观待因。安住种姓补特伽罗,种姓据足,能为上首(藏本意谓先导)证有余依及无余依二涅 槃界,彼望清净,为牵引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及先说作诸根成熟,名摄受因。种姓所摄一切无漏菩提分法所有种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为生起 因。即自种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渐次能证若有余依若无余依二涅槃界,名引发因。声闻种种姓以声闻乘能般涅槃,独觉种姓以独觉乘能班涅槃,大乘种姓以无上乘 能般涅槃,彼望清净,为定别因。若清净品观待因,乃至定别因,彼望清净,为同事因。种姓不具足,不值佛出生,生诸无暇处,不亲近善士,不听闻正法,不如理 作意,数习诸邪行,彼望清净,为相违因。此相违因,若阙若离,是名清净不相违因。若杂染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清净法因。若清净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离染法 因。

三十因二因相摄 依 如大论及识论等,能生方便二因,摄十因尽。能生因者,诸法亲因,办生自果,故名能生。方便因者,所藉外缘,能于亲因,助与势力,故名方便。如大论云,签引 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所余诸因。方便因摄,识论释谓此说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六因中诸因缘种,未成熟位,名牵引种,已成熟位,名生起种,皆能 生因。除牵引生起二因,余引发等四因中现行,能生种为因缘者,亦能生因摄。所余随说观待摄受相违四因及前六因中非因缘法,皆方便因。引发等四因中,有因缘 种故,非牵引生起二种,唯属牵引生起二因。牵引生起二因中,亦有非因缘种故,非唯彼八名所余因。大论又云,于十因中,生起是能生因,余九因是方便因。识论 释谓此文意说前所说六因中,若现若种,已润未润,但互为因缘者,皆名生起因。此所余因,皆名方便因。牵引等五因中,有因缘故,非生起唯属生起因。生起因 中,有非因缘故,非唯彼九名所余因。

四四缘十因二因相摄 大 论说因缘能生因摄,增上缘方便因摄,等无间及所缘缘摄受因摄。述记谓此即显二因中,能生摄因缘,方便摄后三缘。亦兼显十因中六少分是因缘摄一因(摄受)少 分是中二,余是增上缘。依如识论,能生摄因缘,义如前释。方便摄后三缘,而以增上缘摄因多故,偏说方便摄增上缘,非方便内不摄二缘。观待摄受同事不相违 中,皆有等无间缘及所缘缘,然摄受中,二缘相显,故偏说之。

五四缘所依 大 论及显扬等论,说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缘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于中各有二师释之。第一 师说,此中种子,即是第三第四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五六依处中因缘种,此六依处中,除前二,后四依处中,亦有现行是因缘者,而多间断,此略不说,但言种 子是因缘。又解,四中现行能为因缘者,亦是此中种子言摄。次此中无间灭境界,非唯第五第六依处,亦摄第二第十三第十五三依处。观待待境,心等得生,和合不 障碍,合诸依处以为体故,亦皆有此二缘义。第二师说,种子唯属第四依处,无间灭第五依处,境界第六依处,余诸依处皆增上缘,

(三)五果

因 缘所感,必有其果。果有五种,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一异熟果者,谓由诸不善法及善有漏法所招总别报无记果体。总报者,第八 识所变三界五趣果报。第八识相续不断,遍欲色无色三界,是果之王,能通与前七色心等为所依,故名总报。此第八识总报果,虽三界五趣能生名言种子法尔各别 故,三界五趣果亦各别,而其性皆无记,无善恶之差别。然前六识以此总报果体为本质,别变自相分,识别美恶高下贵贱贫富等善恶差别。别报者,即此前六识所缘 三界五趣果报。前六识有间断,不遍三界,以非是主,又受报各别不同,故名别报。是等总别报果体,虽以等流习气即名言种子为因缘而生,然名言种子,如前所 云,其性羸劣,无自生现果之力用,必藉异熟习气即业种子之增上缘,始能生自现果。即凡能引三界五趣果报之亲因缘种子,无始时来,相续不断,摄藏于阿赖耶识 中。虽然,唯亲因缘,不能独自现行。非旦有三界五趣种子,即引生三界五趣果报,必藉善恶业之资助,始引生顺次生之果报。名引总报之业曰总报业,又引业。名 引别报之业曰别报业,又满业。是故名总别报果体为异熟果者,对善恶业之增上缘立名。若对亲因缘种子,应以等流果名之。善恶业资助亲因缘种子,对于总别报, 为疏缘。此称善恶业为异熟因,名总别报为异熟果。于四缘中,增上缘之因果也。言异熟者,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异因而熟,故名异熟。又造因现在,受果将来, 异世而熟,故名异熟。异熟有二,一真异熟,二异熟生。第八总报果体即真异熟,从自前念真异熟及异熟种子生起,故名异熟及异熟生。前六别报果体,从真异熟即 第八生起,故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此异熟及异熟生,并名异熟果。如识论云,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 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二等流果者,自种现等所生自果,或自同类所引胜法。等谓等同,流谓流类,等流之 果,名等流果。或等即类同,流谓生引,等类所流,名等流果。等流有二,一真等流,谓诸因缘法所生果。如善不善无记三性种子,生起自类种子,或生起现行,又 如现行熏成种子。即于种生种,种生现,现熏种立等流果名。又同类上品,望中下品,亦名等流果。如下品善引法中品善法,中品善法引上品善法,不善无记亦尔。 二假等流,谓与先业相似之后果。如由先作杀生等业,后得短命果报。此实是增上果,依相似义,假名等流。三离系果者,由无漏道断障所证善无为法。离谓远离, 即断灭。系谓系缚,即烦恼。由烦恼障,系缚有情,恒处生死,不得解脱。由断彼故,便证涅槃。离系之果,名离系果。此中断障言有二释,一释唯断烦恼障,所知 障体非系法故。一释亦通所知障,断所知障得自在故。或声闻唯断烦恼障,如来并断所知障,无上涅槃要由二空所显得故。此果以无为法为体,无为常住,不由断障 之所得生,唯以道力证显。不同有为法之因果。四士用果者,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士夫作用所得之果,名士用果。如前所说,士用有二,一人士用,即士夫 者,假者义。诸士夫假者,假农作商贾事王书画算数占卜等事,成办诸稼穑等财利等果,名士用果。二法士用,即士夫者,实法义。作意等诸实有法,作动心等,令 起现行,名士用果。五增上果者,除上四果外余一切所得果。通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一切有为,由不障碍因,自体得生,是增上果。又由圣道,无为得显,亦增上 果。增上果复有二,一纯增上果,除前四果外余与力不障果,皆名增上果。二杂增上果,前四果亦与果,有与力不障义,皆增上果。如对法云,异熟果体,谓阿赖耶 识等。等流果者,谓前生诸善法所起自相续后诸善法。增上果者,谓一切有情共业增上力所感器世间生。士用果者,谓稼穑等。离系果者,谓由圣道随眠永灭。又显 扬云,诸不善法所招恶趣报,有漏善法所招善趣报,是名异熟果。若由习不善故,乐住不善,不善增多。修昔善故,乐住于善,善法增多。又与前业相似,后果随转 是名等流果。若由圣八支道,诸烦恼灭,是离系果。若诸异生,由世间道,诸烦恼灭,非究竟转故,非离系果。若诸世间,于现法中,随依一种工巧业处,起士夫 用,谓营农商贾事王书算计数造印等,由依此故,苗稼成满,获商利等,果法成就,是名士用果。眼识是眼根增上果,如是乃至意识是意根增上果。又诸众生,身不 散坏,是命根增上果。又二十二根一切各别增上力故,彼果得生,应知彼果皆名增上果。此五果中,异熟果,十因中牵引生起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四缘中增上缘得。 等流果,牵引生起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因缘增上缘得。离系果,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增上缘得。士用果,有义,观待摄受同事不相违因,增上缘 得。有义,观待牵引生起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得。增上果,十因四缘,一切容得。

上 明缘已,自下解生,于中有四,一种子现行相望之因果,本识中种子,望能缘种子之心心所法,为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望其他,为因缘增上缘。为因缘所缘缘,可 知。为增上缘者,种子,于现行法之生起,能助与力,如根种子助识种子,作意种子助识种子,令现行,是增上缘。又虽无助力,但不为障如异识种子望异现行等, 亦是增上缘。

二 现行相望之因果,中有六门,一自他有情相望,为所缘缘增上缘。二自身八识聚相望,订为增上缘,不定为所缘缘。第八识望前七识,第七识望第六识,前五识望第 六识,为所缘故,有所缘缘义。三自识前刹那望后刹那,若第六识,有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义。其他,但有等,无间缘增上缘,无所缘缘。六识以外诸识,唯缘现 在,不缘过去故。四一聚相应心心所法相望,互为增上缘。相应法所仗质同,不相缘故,不为所缘缘。五心心所各自相分望见分,为所缘缘增上缘。六见分望自证分 自证分与证自证分相望,亦具为所缘缘增上缘。见分望相分,自证分望见分,唯为增上缘。无漏八识聚自他相望,皆有所缘缘增上缘,无漏识能遍缘故,但见分不为 相分所缘。

三现行熏种子之因果,现行望自亲所熏种,为因缘增上缘。望非亲种,唯为增上缘。

四同类种子之因果,种子望自亲种,为因缘增上缘。望非亲种,亦一增上。如是互为因缘,生起一切有漏无漏色心诸法。

二、种子现行

(一)种子之名义

百 法中,除无为法六,余一切有漏无漏色心诸法,皆从第八阿赖耶识中开发生起。名此第八识中生果功能曰种子。即第八识自体分中,有能生色心诸法之力用,恰如草 木之种子,能生芽茎,故名之曰种子。所生色心诸法,从沉隐之种子显现行起故,名之曰现行。即用未发现,喻名种子。用已显明,是称现行。如识论,种子者,谓 本识中三性三界九地有漏无漏色非色报非报等功能差别。依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心所各自体分及此各各所变相见分性界地等。又识论云,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 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从各自种子生各自现行,故云亲生自果。色心诸法种子各各差别,同时其功能亦各各差别,故云功能差别。如是所谓种子者,能也,力也, 用也。世间一切,皆自此起。于此有数义,一种子为力,非色非心。二力遍宇宙,故种子亦遍宇宙。一念起用,宇宙森然,种子无尽,宇宙亦无尽。三种子无长短大 小之分,现行起时,相由见带,故识心分别一生,即摄全宇宙,无小不摄大,亦无一处不摄法界也。

(二)种子之体性

大 论第五建立七因亦无一处不摄法界也。摄论识论本此立种子六义,以限定亲因缘之意义。若具六义,方名种子,阙一不成。所谓六义者,一刹那灭,谓要其体才生, 无间即灭,于转变位,有取与(疏抄为因生现名取,酬因名与)之作用,方得名为种子。即种子者,生果之功能。功能从 生 灭 变 化 起,故必为刹那生灭之有为法。此遮大众部等立无为缘起,正量部立长时四相,又外道以自性神我等为诸法因,大乘一师以真如为诸法因。二果俱有,谓此能生因之 种子,要与所生之现行果,俱时现(述记显现现在现有三义名现)有。而于一有情身内,和合相应。此遮经部等执因果异时,又外道计从他身大自在天生一切有情 等。然此就种子生现行论,若就种子自类相生,无果俱有义。三恒随转,谓种子要长时一类相续,无转易,无间断。然诸法中恒时相续者。唯第八识。故要恒时随此 能持之第八识转起,一类相续,方为种子。此遮七转识及色法,转易间断,不得为种子。四性决定,谓种子要随其能熏因力之善恶等性各别决定,从此物种还生此 物。即善种决定起善现行,恶种决定起恶现行。此遮小乘有部等说善法等与恶无记等为同类因。五待众缘,谓种子要待众缘和合,种子转变,方能生现行果。此遮外 道执不待众缘,从自然一因顿生结果等。又小乘有部等,执缘体恒有。六引自果,谓种子要各各引生其别别色心自果。即色法种子,但引色法自果。心法种子,但引 心法自果。此遮外道执一因生一切果,又小乘有部等执色心等互为因缘。具上六义者,唯第八识中生果公能,故名此功能为种子。然但言种子之自相,则一刹那灭, 明其体之有生灭。三恒随转,明其体之不同兔角龟毛。有此二义已足,自余四义皆因遮余而立。至谷麦等外种,从内识中麦等种子生,实是现行,唯就世俗假立种 名。

(三)种子之来源

关 于种子之来源,凡分三说,一唯本有说,二唯新熏说。三本有始起并有说。护月论师等,唱唯本有说。谓一切有漏无漏种子,皆无始时来,法尔本来具有。非是本 无,今从熏习新生。难陀论师,唱唯新熏说。谓一切种子,皆无始时来,法尔从现行熏习新生,非本来具有。护法论师,折衷二说,唱本有始起并有说。谓无始时 来,第八识中,法尔自然具有生起蕴处界等诸法之功能,恰如芥子中含有无量种子,是为本有种子,亦名本性住种。又无始时来,从种子生起之现行诸法,依七转识 之作用,再熏习其气分于第八识中,更成彼识后时生果功能,是为始起(新熏)种子,亦名习所成种。此本有始起二种子,香待相助,生起现行诸法。亦有唯从本有 种子生起者,如于见道之最初刹那现起之无漏智是也。但以此二种子相合而生起者为多。上三说中,以第三说为正义。

(四)种子之种类

种 子有二种,一有漏色心种子,二无漏色心种子。有漏色心种子,复有二种,一名言种子,二业种子。名言种子者,由名言所熏能引生一切善恶诸法自果之各别亲因缘 种子。此随能熏之现行,复成二种。一表义名言种子,表义名言者,能诠表义理之名句文也。第六识缘诠表诸法义理之名言,熏成五蕴三性等差别种子,故曰表义名 言种子。第六识缘诠表诸法义理之名言,熏成五蕴三性等差别种子,故曰表义名言种子。即能缘心缘所缘境时,自发名言,诠显色心诸法,于自心前,变现彼诸法之 相分,熏彼诸法之种子于阿赖耶识。或闻他名言所诠色心法,于自心前,变现彼相分熏彼种子于阿赖耶识。二显境名言种子,显境名言者,能了别境界之心心所也。 一切心心所法缘各自境时,不因自他之名言熏成种子,谓之显境名言种子。即一切七识见分等心了别诸境时,变现彼诸境之相分于心前,熏彼种子于阿赖耶识。此乃 由见闻觉知之作用所熏种子,实不因名言,然能缘心能显所了境恰如名言能显所诠诸法之体义;故约喻名此见分等为显境名言。二业种子者,业者造作义,谓由造作 善恶等业所熏种子。第六识相应思心所,依身口意三,造作善恶等业,熏自思种于阿赖耶识。比思心所之种子,有二功能。一生自思心所现行功、名名言种子,不名 业种子。二助他羸劣无记名言种子令生现行功能。名业种子,不名名言种子。即无记名言种子,性赢劣故,无自生现果之立用,必藉善恶名言种子之助缘,始能生自 现果。故善恶名言种子,不唯能生自果,又有助他无记种令生果之功能。其生自果边,仍名言种子。于助他无记种令生果边,立业种子名,非别有体。故名言种子, 通八识,且通三性。业种子,局第六识思心所,且局善恶二性。无记羸劣,无助他之功能故。又思心所兼名言业种二能,他心心所法但有名言种子之功能。

种 子一名习气他心心所法但有名言种子之功能。所谓习气者,气者气分,习谓熏习。由彼现行熏习,得此气分,故名习气。如识论云,言习气者,现行气分熏习所成, 故名习气。即诸法现行时,随应所熏色心万殊种种习气,皆悉若在第八识中,更成彼识后时生果之作用,故名种子曰习气。即所谓种子,望所生现行立名。所谓习 气,对能熏现行立名。名异体同。识论言习气有三种,一名言习气,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一名言习气,即名言种子,亦名等流习气,谓漏无漏三性七识缘名言 所熏种子。等流,是所生果名。习气,是能生因名。等者,相似义,即此种子与果性同。流者,流类义,果是彼类。或流注义,果从因起。等流者,似果之因之流 类,或从似果之因现行之同类果。名言熏种子,是等流之习气,故名等流习气。即所谓等流习气者,能引生等流果之习气。如义蕴云,所生之果,是等之流。能生之 种,名等流之习气也。又演秘云,流谓流类者,有说等谓相似,已显类同。所言流者,是流注义,果从因起,因所流故,名之为流。等之流故,亦依主释。或所生 果,与因相似,名之为等。从彼所起,名之为流。此等即流,持业释也。二我执习气,谓六七二识虚妄执我我所所熏种子。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二分别我执。由 此二我执所熏种子,令有情等自他差别,故别立我执习气名。如义演云,我见熏习,体即名言,由起我执,执有自他,名我见习,寻名言而熏种子,与等流种子无 别,但据三熏习别离而体无别也。三有支习气,即业种子,亦名异熟习气。谓由第六意识发起善不善业所熏种子。有,谓三有。支者,因义,分义。即所谓有支者, 三有因义。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能招人天可爱果之业种。二不善,即能招三恶趣非可爱果之业种。由此二支所熏种子,令异熟果善恶趣差别,即能招异熟果之增 上缘者也。言异熟者,由善恶因所引生总别二报无记果也。此与异熟果为因,故名异熟习气。

摄 论世亲释云,名言熏习差别者,谓眼名言熏习,在异熟识中为眼生因,异熟生眼,从彼生时,用彼为因,还说名眼。如是耳等一切名言差别,亦尔。我见熏习差别 者,由染污意萨迦耶见力故,于阿赖耶识中我执熏习生。由此为因,谓自为我异我为他,各有差别。有支熏习差别者,由善不善不动行力故,于诸趣中流转差别。

已上三种习气,其差别如是,然非离等流习气别有我执有支二种习气,但依其义边立名。

无漏色心种子者,能得三乘道者,其本识内,无始以来,法尔有能生无漏法之功能。此亦有三,一生空无漏种子,能生三乘道无漏法之种子也。二法空无漏种子,三俱空无漏种子,能生菩萨及佛果无漏法之种子也。此无漏种子,无始以来,附在第八阿赖耶识中,前灭后生,展转传来。









名言习气 ┌表义名言种子






名言种子 ─────




有漏色心种子
我执习气 └显境名言种子









新熏种子
业种子 …… 有支习气
种子






本有种子
生空无漏种子





无漏色心种子 法空无漏种子







俱空无漏种子

大论分种子为四种,一世间种子,谓欲色无色界系诸行种子。二出世种子,谓能证三乘及三乘果八圣道等清净种子。三不清净种子,谓欲界系诸行种子。四清净种子,此复有二,一世间净,谓色无色系诸行种子。二出世间净,谓能证三乘及三乘果八圣道等所有种子。

(五)种子现行之因果

能 生起诸法之种子,无始时来,含藏于第八识中,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前灭后生,自类相续,恰如川流,昼夜不息,是名种子生种子。此种子众缘和合时,能生起 各自果法,是名种子生现行。其所生之现行中,有强盛之势用者,于生起之刹那,再熏习各自种子于第八识中,是名现行熏种子。于此有三法二重因果。三法者,能 生之旧种子,所生能熏之现行,所熏之新种子也。二重因果者,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也。此三法展转相依,于同刹那,成二重因果。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 更互。又如芦束,互相依持,同时不倒。是曰三法展转,因果同时。若种子望种子而论,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前念后念相续故,因果异时。而就第八识论之,第八 识所持种子为因,生眼等七转识。同时七转识现行法为因,生第八识种子。是曰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六)种子与第八识所生果

种 子,与第八识,及所生果即现行色心等,有非一非异之关系。先就体用门论种子与第八识之关系。种子者,第八识自体上之作用,而第八识其体也。体用有别,故非 一。虽然,用者体之用,体者用之体。体用不相离,故非异。如摄论云,阿赖耶识中诸杂染品法种子,为别异住,为无别异。非彼种子有别实物于此中住,亦非不 异。无性释之云,一切种子,是阿赖耶功能差别,如法作用,与诸法体非一非异。此亦复尔。又依述记意,种子是用,摄用归体,其性皆无记,故与本识非异。虽 然,若体用别论,则种子者,色心三性诸法所熏生,又现生三性诸法。从现行果,因种子亦通三性,故与本识非一。次就因果门论种子与所生果之关系。种子者,三 性诸法能生因,而诸法者所生果也。因果相顺,故非异。虽然,种子者,隐伏于第八识中之能生作用。诸法者,用已显名之现行。隐险有别,故非一。如大论云,种 子云何,非析诸行别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然即诸行如是种姓,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果与种子,不相杂乱。若望过去诸行,即此名 果。若望未来诸行,即此名种子。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犹如真如。故种子对所依识,非一非异。望所生现果,亦非一非异。

(七)种子与熏习

一切始起种子,皆由善染污七转识,熏习于第八识自体。所谓熏习者,熏者,击发义,习者,数数义。谓能熏法与所熏处,同时同处,和合相应,由能熏法数数击发,令种子生长于所熏处中。

一所熏本识 若 法具一坚住性,二无记性,三可熏性,四与能熏共和合性,四义,方能为所熏。即须有永久之性,平等之性,自在及虚容之性,及有与彼能熏习者同时同处不即不离 之和合性。一坚住性。此谓有定处非流动。即须始终一类,相续不断。此遮七转识及色法等,常有变异动转,纵受熏习,亦不能持种,故不能为所熏处。第八识,从 无始之始,至究竟之终,恒一类相续,故能为所熏。二无记性,此谓不死执善恶。即须唯是一类无记,其性中容,无所违拒。此遮善法及染污法。其性强盛,互不容 纳,故不能谓所熏处。第八识,无覆无记,于善染皆不违拒,故能为所熏,由此如来第八净识,以唯善故,不受熏习。三可熏性,此谓有隙可乘。即须其体自在,其 性非坚密。此遮第八相应五遍行心所,不自在故,依他生起,非所熏性。亦遮真如无为,以坚密故,不受熏习。第八心王,体性虚故,故能为所熏。四与能熏共和合 性,此谓所与能合。即须与能熏法同时同处,不即不离。此遮过去未来之第八识及他身之第八识,无和合义,故不能为所熏处。自身现在之第八识,与能熏法同一时 同一处,和合相应,故能为所熏。具上四义者,一切法中,唯因位同身同刹那之第八识。故能为所熏处者,唯此第八心王。

二能熏现行 若 法,具一有生灭,二有胜用,三有增减,四与所熏和合而转,四义。方能为能熏。即须有生灭无常之性,力用强盛之性,能作增减之性,及有与彼我熏习者同时同处 不即不离之和合性。一有生灭,此谓动。若法,有生灭变化,方有作用。有作用,方能熏习种子,或令增长。此遮无为法,前后不变,无生长用,故不能为能熏法。 二有胜用,,此谓自有力而能动他。若法,有能缘势用,且有强盛势用,方能熏习种子。能缘势用,即心心所之作用。此遮色法。强盛势用,谓善染污等性。此遮异 熟心所等色。色法,有强盛用,无缘虑用。异熟无记心等,有缘虑用,无强盛用。不相应行,二用俱阙。故皆不能为能熏法。三有增减,此谓有粗细,其细不可形 容,又无可走避。若法,可增可减,方能熏习种子。此遮佛果缘满善法,无增无减,故不能为能所熏法。四与所熏和合而转,此谓能与所合。若法与所熏识同同处, 和合相应,方能熏习种子。此遮他身相望及前后异时,无和合相应义,故不能为能熏法。具上四义者,一切法中,唯因位同身同刹那之七转识及彼心所。故能为能熏 法者,唯此前七转识。

三熏习之相状 能 熏之七转识,熏习种子于第八识中之相状,有二种。一曰见分熏。一曰相分熏。见分熏者,熏能缘种子之意。谓有胜用之七转识,缘各自境时,其自证分,先起能熏 作用,资助(与力)能缘见分,令见分熏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之种子于第八识中。相分熏者,熏所缘种子之意。谓见分资助所缘相分,令相分熏分及本质之种子于第 八识中。所谓自证分资助见分,谓自证分起外缘作用(见分,)始熏能缘种子于第八识中。所谓见分资助相分,谓所缘法不能独自熏种,必待能缘,始熏其种子于第 八识中。如唯识讲义云,唯八识自证能受熏,亦唯七识自证能施熏。自证带相见,即说相见分熏。其实见分但是用,用不能熏。自证方是体,体乃能熏。见缘相时, 相分为自证所带故,相分亦能熏。

第五 识变论

一、唯识

(一)五法事理唯识

此 宗言一切有情,各各有八识,遍行等六位心所,各各自体分,及此所变相见二分,及色心分位二十四不相应等,及彼二无我空理所显真如。盖森罗诸法,虽体性万 殊,总束而言,不过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种。此中前四者,诸法之事相。第五无为者,诸法之理性也。事相中,前三者,种子所生实 法。第四不相应者,依实法之分位建立之假法也。实法中,前二者,有缘虑用之心法。第三色者,有质碍性之色法也。心法中,前一者,主。第二心所者,其伴属 也。兹列表如下。

心王 …………




心所 ………… 心法(缘虑)


………… 色法(质碍) 实法 事相
不相应 ………… ………… 假法
无为 ………… ………… 理性

然 心王者,识之自相。自相者,本相也。心所者,识相应法。识现起时,彼六位法,随顺和合,得现起故。色者,八识及六位心所法之所变现。不相应者,上三法之分 位差别。无为者,上四法之实性,即是诸法自体性。如是等事理五法,总摄万有,皆非离识别有自性,是故总立识之一名,言诸法皆唯识。此中初就五法各别谈唯识 义,故名之为别门唯识。次通以不离识义谈唯识,故名之为总门唯识。兹列表如下。





别门唯识
总门唯识








心王 ─── 识自相故

心所 ─── 识相应故
五法事理唯识 ─── 二所变故 不离识

不相应 ─── 三分位故

无为 ─── 四实性故

(二)五种唯识

义 林章以境教理行果五种唯识,及境唯识六门,该摄一切经论所说唯识。五种唯识者,一境唯识,谓经论中就境明唯识义者。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喻云,鬼傍生人 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意谓鬼傍生人天四类有情,各随其类,同于一处,所见各异,天见是宝严地,鱼见是窟宅,人见是清冷水,鬼见是脓河 猛火。等同一事而所见成四者,以能观见分心异故也。即此四类有情能变之识各相违故,其所变之境亦各相违。故知更无外境,唯识所变。唯识所变,故非真实。二 教唯,谓经论中说为识义者。如小乘阿含经等说爱乐欣喜四阿赖耶。大乘华严经说三界唯心,解深密经说唯识所现等。皆教唯识。三理唯识,谓经论中成立唯识道理 者。如三十颂说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唯识,成立唯识道理。四行唯识,谓经论中明唯识观行者。行谓修行,对治有漏,熏习无漏,戒定慧 三,及四寻思,四如实智,六度万行,及所对治,皆行所摄。此亦唯识,故云行唯识。五果唯识,谓经论中明佛果胜妙境界者。果谓果地,通则诠三乘圣果,别则显 佛不共功德。佛地庄严唯识等经论中,所说大圆镜智无垢识法身等佛果胜妙境界,皆行唯识行所得果故云果为识。此中教唯识者,总体能诠。他四唯识者,所诠别义 也。

诸 经论说唯识,不外前之五种。然诸教中,或就义,或随机,于境唯识,复有种种异说。义林章举六门类摄诸教。六门者,一依所执辨唯识,如楞伽说由自心执意著, 心似外境现,以彼境非有,是故说唯心。二依有漏明唯识,如华严经说三界唯识心。三依所执及随有为辨唯识,如三十颂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四依有情辨唯识,如无垢称说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心杂染故有情杂染。五依一切有无诸法辨唯识,如深密经说诸识所缘唯识所现。六随四趣有情所变各别辨唯识,如 阿毗达磨说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此六门中,理义尽者,唯第五深密,总说一切皆唯识故。

(三)唯识九难

二 十唯识设七难,成唯识论设九难,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义。九难者,第一唯识所困难,初外人问,依何教理,成立起唯识义。论主举六教四比量,为唯识义之教证理 证。六教者,一十地经(华严经)三界唯心文,此依有漏法以明唯识。二解深密经所缘唯识所现文,此依心生境以明唯识。三楞伽经诸法皆不离心文,此依不离以显 唯识。唯此一门,具摄诸法。四无垢称经有情随心垢净文,此依内异熟以明唯识。五阿毗达磨经成就四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无境等文,此依修因以明唯识。六厚严经 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文,此亦以说缘名为唯识。四比量者,第一量立宗云,极成眼识,定不亲缘离自识(眼识)色。因云,五识中随一摄 故。喻云,如余耳等四识。此量成立五尘相分,皆不离五识。第二量立宗云,极成余识,亦不亲缘离自识法。因云,是识性故。喻云,如眼等识。此量成立第六识, 并闇成立七八二识,皆缘之亲相分,不离于识。已上二量,成心外境非内心所缘。第三量立宗云,六识亲所缘缘(相分),定不离六识。因云,相见二分中随一摄 故。喻云,如彼能缘见分。此量成立前六识亲所缘缘相分,不离心体。第四量立宗云,一切自识所缘,决定不离我之能缘心及心所。因云,以是所缘法故。喻云,如 相应法,此量成立一切疏所缘缘境,皆不离心。已上二量,成心内境不离于识。是以心外实我法非有,二空理及能缘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

第 二世事乖宗难,外人又问,若一切法皆是唯识,无心外境,如何现见世间情与非情等物,有处定时定身不定作用不定等。此中有四难,第一处定难云,何因此识有处 得生,非一切时。如正缘终南山时识起,异时不起。第三有情身不定难云,同一处时,有多相续(有情异名),何不决定随一识生。如有众多有情,同一时间,于同 一山处,皆共缘见。何不决定随一有情缘山识生,所余不起。第四非情用不定难,于中有三,第一云,何因患眩翳者所见发蝇等物,无发蝇等用。不患眩翳者所见发 蝇等物,有发蝇等用。第二云,何因梦中所得饮食刀杖毒药衣等,无实作用。觉时若得,便有实用。第三云,何因寻香城等,无实城用。余砖土城等,有实城用。答 处定难云,如梦中虽无实境,而或于某处见村园男女等物,余处不见。答时定难云,如梦中虽无实境,而或于某时见彼村园等物,非一切时皆恒得见。答相续不决定 难云,如诸恶鬼,同业者,同见脓河。别业者,随自业力,所见不定。答作用不决定难云,如梦中虽无实境,而有损失精血等用。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处定等四义 皆成。

第 三圣教相违难,外人又问,若言一切皆是唯识,无心外实境,何故佛世尊于阿含经中说有十二处。答云,六内识,从自种子生现行时,其现行识,变起色等境相,非 外实有色等十处。佛为破于众生一合相我,故依其能生种子及所变相分,假说有内六处外六处。非说离识心外,别有眼等色等。若了知六识从内六处外六处和合生, 唯眼能见乃至唯意能知,都无常一主宰之见者乃至知者,即能悟入有情无我,由知唯有根境识等无实我故。此佛密意趣说也。复次,若了知一切法唯有内识,此识能 现似色等法起,都无色等体用相法,即能悟入诸法无我,由知诸法唯有识故。此佛显了真说也。

第四唯识成空难,外人又问,若言诸法皆空,唯识岂不亦在空列。答云,言法空者,谓凡愚遍计所执诸法,理不可得,故说为空。非谓诸佛根本后得二智所知依他圆成法,亦毕竟无。即于遍依圆三性,但说初无。余二性有

第五色相非心难,外人又问,若言一切色法皆识所变,以识为体。何故所变色相有形碍,又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复无间断,得多时住。答云,此以一切有情,无始时来,名言虚妄熏习,住在身中,由彼势力,有此相现,非真实有心外坚色等。

第 六现量违宗难,外人又问,色等外境,分明五识现量所证。何故拨无。若无,云何世人有我今见色乃至触触等现觉。答云,现量五境,是五识所变自识相分,故五识 现量缘境时,不生分别,不作心外实境解。五识灭已,后念意识起时,始妄生分别,作外境解,起我今见色等现觉。如梦等中。亦得有如是现觉,而非实境。此顺他 宗(小乘,)若依自宗(大乘,)五识及同时意识现量缘境时,皆不执为心外。

第 七识觉相谓难,外人又问,若一切觉时之色,皆如梦中之境,不离于识。何故从梦觉时,便知梦境唯心。而现觉了时,于所取境,不知唯识。答云,如梦未觉,不能 自知梦心所见定非实有,觉时方知,现觉了时亦然,未得真觉,恒处生死长夜之梦中,不能自知所取境定非实有。至得真觉之时,方知先生死梦境,一切皆是唯识。

第 八外取他心难,外人又问,外色实无,可非内识之境。他心实有,宁非自心所缘。此意若自心能亲缘他心,即心缘外境,所说唯识,理应不成。若自心不能亲缘他 心,即有境而不缘,云何说之为他心智。答云,他心亦自识所缘境,故有他心智。但他心非自心亲所缘,唯以他心为质,自变相分而缘。即非自实心能取他实心,但 识生时,心似彼他心相现,名取他心,故非缘心外境。

第九异境非唯难,外人又问,虽非亲所缘,然离自心外有他心异境,何成唯识。答云,唯识之言,非但说唯我一人之识,更无余法。若但说唯有我一人之识,岂有十方凡圣尊卑。虽有十方凡圣尊卑,而皆唯识。在甲者,一切诸法,皆不离其识心。在乙者,一切诸法,亦在其识心之内。

二、转变

(一)因能变果能变

诸 识之转变,有因能变果能变二种。一因能变者,谓第八阿赖耶识所持种子。第八所持种子,若名言若业种,有能变之力用,能转变生自类种子同类现行及异熟果,故 名因能变。此种子复有二种,即等流异熟二种习气。自性亲因,名等流种。异性招感,名异熟种。一切种子,二种摄尽。因者,所由义。等流习气者,等流果生之所 由。异熟习气者,异熟果生之所由。故名因。变者,转变义。此因能转变生现行及种子故,因即能变,名因能变。而其所变,在等流,为八识三性现行,及后时自类 种子。在异熟,为第八识及六识中异熟无记现行法。又七识等诸现行法,能转变熏生种子果故,亦有名因能变义。二果能变,谓诸八识之自体分。诸识之自体分,能 变现生见相二分,故名果能变。此识自体者,等流异熟二因所生果。即第八识及第六识之一半(异熟)者,等流异熟二因所生。第七识及六识一半(非异熟)者,等 流因所生。故名果。变著,变现义。此所生现果,能变现生见相分故,果即能变,名果能变。其所变,即见相二分。要之,八识通称能变者,果能变义,非因能变 义。此二能变,梵本安慧三十唯识释,作因变果变,如原释云,我法假说所依之识变,又以因性果性有异,因变者,谓藏识中异熟等流习气之增长。果变者,谓由宿 业引满,异熟习气启用故,藏识于余众同分中现行。又等流习气起用故,转识染意皆从藏识现行。

(二)生变缘变

因能变,亦称生变。如第八识中种子生前七识等诸现行法。及前七识等诸现行法,熏生第八见相分种。又第八种子,前后相引生。转变而生,故名生变。果能变,亦称缘变。如第八识缘种子及有根身等,眼等转识缘色等。变现而缘,故名缘变。

(三)能变所变

如 前所述,诸八识之自体分,能变现生见相二分,即三能变识及其相应心所之自体分,能变起能分别之作用,又能变起所分别色心万差诸法。如识论云,变谓识体转似 二分。又云,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所缘相,说明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即自体分变现起依他见相二分,如一体上有二 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离。见相与自体分别,故言不即。离自体分,无别见相分,故言不离。即见相分者,所转变,而能转变者,自证分也。见相二分,是自体分 之所变故,是自体分之用。故虽云能变所变,然无别体,但是体用相对而谈一切诸法,其数虽无量无边,然不出能缘所缘二者。凡目视为色,耳听为声,鼻嗅为香, 舌尝为味,身触为冷暖,意虑知为法者皆所缘法也。法中,有事有理,有实有假。其缘之为色为声为香为味为触虑之为事理假实法者,能缘也。能缘作用,所缘境 相,皆识体之所转变。故一切有为无为假实诸法皆不离识。

(四)因缘变分别变

有 漏诸识变现境相,有因缘变分别变二种。因缘变者,所谓随因缘势力故变,即五八识,随增上异熟因即先业为缘,名言实种为因之势力,故变于境。此境不借能缘心 之分别力,唯从自种子因缘任运生,有色心之实体实用,即三类境中性境。分别变者,所谓随分别势力故变。即六七识,随自计度分别之势力,故变于境。此有二 类,一偏随能缘之分别力,既无能生种子,亦无所托本质,即独影境。二带本质亦有能生种子,然借能缘之分别力故,不称境之自相,无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

所 言三类境者,二种识变之相分,有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一性境者,枢要云,诸真法体,名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即性者,实义。此竟相皆从自己各别实 种子生,有实体实用能缘心不谬,真实称彼境之自相而缘,故名性境。如五识及五俱同缘意识之见分所缘色声等五境。及阿赖耶识见分所缘三种境等之相分是也。二 独影境者,义灯云,谓能缘心,但独变相,无别本质。即独影者,能缘心独变影像,无别本质义。此境相与能缘同一种生,无实体实用,唯能缘之见分,以自分别 力,独变影像而缘,故名独影缘。如第六意识构画分别缘空华等无体法时之相分是也。三带质境者,义灯云,谓能缘心缘所缘境,有所仗质,而不得自相。即带质 者,挟带本质带似本质义。此境相半与本质同一种生,半与见分同一种生。即此境此实本质,然能缘心缘彼境时,虽带本质,而作异相之分别,依自力变现而缘,不 称`彼境之自相,故名带质境。如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又独散意识缘五根五境时之相分是也。三类境与二种识变相摄如下。

┌性境────因缘变

├独影境───分别变

└带质境───因缘变、分别变

(五)共变不共变

第 八阿赖耶识,变似色等器世间相,有共变不共变二种。所言共变不共变者,第八所持种子,有色心有漏无漏等别。于中色法种子,复有共相种子不共相主子二类。共 相种子者,生自他共受用果之种子。不共相种子者,生自他不共受用果之种子。然此二种子者:名言种子也,必藉善恶业种之增上缘,始能生自现果。业复有二,若 业种之利用,能令诸器世间种种差别,谓之共业。又若业力,能令有情世间种种差别,谓之不共业。于此,共相亲因缘种,由共业种为增上缘,变生现行,曰变共。 不共相种,由不共业种为增上缘,变生现行,曰不共变。如外器世间者,共变。内有根身者,不共变也。即器界者,诸有情共同之业力所变。而有根身者,各有情别 异之业力所变也。共不共中,总分为四。一共中共,即共种所变,共受用。如四趣有情共变山河等,又共受用之。二共中不共即共种所变,不共受用。如己田宅衣服 等,余人不能受用。又如饿鬼所见猛火鱼所见水等,余趣不能受用。三不共中共,即不共种所变,共受用。如扶根尘等,自识所变,然有少分他受用义。四不共中不 共,即不共种所变,不共受用。如胜义根等,自识所变,唯自识依用。此宗谈人人各自唯识,虽云共变,非众多有情共同变作一器世间,兼用他所变意。实各自变作 一器世间而受用之。然各有情能感之业力相似故,所感器界其相相似,互为增上缘,令自他共受用,故名共变。此众多有情各自第八本识所变器界,一一各别,而相 相似,同在一处,不相障碍。如一室中,有百千灯,别别放光。多光似一,而光光各别。一一各别,而互不相碍。

第二节 唯识性

识 相虚妄,必有实体,故论于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即圆成实。此圆成实性者,一切法胜义谛也。所谓胜义谛者。此宗具明世俗胜义二谛,于二谛,又各立世间道理证 得胜义四重。世俗四重中,第一世间世俗谛,亦名有名无实谛,谓瓶军林等我有情等假法。此乃隐覆真理之世俗法,故曰世间。但凡流谓有,依情立名,而无实体, 故曰世俗。第二道理世俗谛,亦名随事差别谛,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此乃随彼彼事相依彼彼义理所安之,故曰道理。事相差别易知,故曰世俗。第三证得世俗 谛,亦名方便安立谛。谓四谛等法。此乃佛为令行人证得圣果方便安立之染净因果差别法门,故曰证得。有相可知,故曰世俗。第四胜义世俗谛,亦名假名非安立 谛,谓二空真如。此乃依二空诠门所施设,超前三世俗诸法,圣者所知殊胜境界,故曰胜义。以假相安立,非体离言,故曰世俗。虽依二空诠门施设。非如四谛差别 安立,故亦名假名非安立谛。此四称世俗谛者,世谓隐覆真理,俗谓有相显现。又性堕起尽曰世,体相显现曰俗。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虑,名之 为谛。

胜 义四重中,第一世间胜义谛,体同第二世俗,即蕴处界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圣者后得智所知,胜初世俗,故曰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此异初 俗,有体有用,事相显现故。第二道理胜义谛,同第三世俗,即四谛等法。此依知断证修因果差别所安立,故曰道理。殊胜无漏智境,胜前二世俗,故曰胜义。亦名 因果差别谛,此依染净因果差别施设故,第三证得胜义谛,同第四世俗,即二空真如。依二空门而证得,故曰证得。凡愚不测,圣者所获,胜前三世俗,故曰胜义。 亦名依门显实谛,此依二空诠门显实理故。第四胜义胜义谛。即一实真如。体妙离言,迥超众法,故曰胜义。根本无分别智所证,胜前四世俗,诸胜义中,唯此为 最,故复冠以胜义。亦名废诠谈旨谛,此不能以言语诠显,须废言诠,旦以正智证会故。此四称胜义谛者,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谛者实 义,事如实理,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

以 上为三乘合明之二谛。义林章复于三乘浅深门中,分别明三乘二谛。于中菩萨乘二谛者,第一世间世俗谛,谓所安立瓶军林等,我有情等。第二道理世俗谛,谓所安 立十六善巧。第三证得世俗谛,谓所安立三性三无性唯识妙理。第四胜义世俗谛,谓所安立二空真如。次第一世间胜义谛,谓所安立十善巧等。第二道理胜义谛,谓 所安立三性等理。第三证得胜义谛,谓二空。第四胜义胜义谛,谓非安立二空无我一真法界。

世 俗胜义各立四重者,凡明诸法,有有有无。初世俗为无,遍计所执,体性无故。后四重为有,依圆二性,其体有故。有中,有事有理。第二世俗为事,五蕴等法,浅 近相故。后三重为理,三性等法,深远性故。理中,有浅有深。第三世俗为浅,三性等法,差别门故。后二重为深,二空一实,一味理故。深中,复有诠有旨。第四 世俗为诠,依二空诠门显真理故。后一重为旨,离言语思虑;直指真理故。如是诸法有无事理浅深诠旨意各别故,二谛之中,各立四重。兹列表如下。

世间世俗


道理世俗


证得世俗


胜义世俗




















───── 世间胜义

───── 道理胜义


诠 ─── 证得胜义



旨 ─── 胜义胜义

又四重相对

有无体异故成第一对 无体 世间世俗

有体 世间胜义





事理义殊故成第二对 事法 道理世俗

理法 道理胜义





浅深不同故成第三对 浅理 证得世俗

深理 证得胜义





诠旨各别故成第四对 依泉 胜义世俗

废诠 胜义胜义

所 谓圆成实性,是一切法胜义谛,依最后胜义胜义说。即胜义谛虽有四重,今所云胜义,非前三胜义,而第四胜义胜义谛也。恐滥前三胜义,故论简之云,亦即是真 如。真者,真实义,显非虚妄。此简有漏诸法,有漏虚妄故。又简遍计,是妄执故。如者,如常义,表无变易。此简无漏有为,无漏有为体虽真实,有生灭变易,非 常住故。又简依他,有生灭故。圆成实性,真实不虚妄,于一切位,湛然常住,无生灭变易,故曰真如。此圆成实性,即是唯识实性。言实性者,唯识有二种,一虚 妄唯识性,即遍计所执性。二真实唯识性,即圆成实性。今是第二真实唯识性,为简虚妄说实性言。又有二种,一世俗唯识性,即依他起性。二胜义唯识性,即圆成 实性。今是第二胜义唯识性,为简世俗,故说实性。即所谓唯识实性者,非虚妄及世俗之唯识性,而真实即胜义之唯识性也。此即一切诸法所依实性,而不离识,故 曰唯识性。

第二章 二无我

一 真法界圆成实性,不可言说,依二空诠门显之。二空者,生法二空又名二无我,谓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依如述记及百法解,一补特伽罗无我者,梵语补特伽罗, 旧译云人,新译云数取趣,谓诸有情数数起惑造业,往来诸趣也。我者,主宰义。主宰者,自在割断义。诸有情虽数数起惑造业,往来诸趣,而无主宰实自在用,故 言补特伽罗无我。此所无即我,是为我空。二法无我者,法者,轨持义。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诸法体虽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而无胜性实自在 用,故言法无我。法即无我,应云法无法,从能依说,故云法无我。即凡夫于自他身,执为能为主又能割断之实我,是为人我。其实有情依身,只是依烦恼业集五蕴 诸法所成,于此求有常一用之实我,了不可得,曰人无我。又于五蕴诸法,执为有实自体能自持之实法是为法我。其实诸法皆众缘诸识之假现,于此求能持自体之实 法,了不可得,曰法无我。如楞伽云,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观察二无我相。何者为二,所谓人我无相,法我无相。大慧,何者是人无我相,谓蕴界处离我我 所。无知爱业知所生起。眼等识生取于色等而生计著。又自心所见身器世间,皆是藏心之所显现,刹那相续变坏不停,如河流,如种子,如灯焰,如迅风,如浮云, 躁动不安如猿猴,乐不净处如飞蝇,不知厌足如猛火,无始虚伪习气为因诸有趣中流转不息如汲水轮,种种色身威仪进止譬如死尸咒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机运动。若 能于此善知其相,是名人无我智。大慧,云何为法无我智,谓知蕴界处是妄计性,如蕴界处离我我所,唯共积聚爱业绳缚互为缘起,无能作者。蕴等亦尔,离自故共 相,虚妄分别,种种相现,愚夫分别,非诸圣者,如是观察一切诸法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是名菩萨摩诃萨法无我智。又大论云,一切无我,无有差别,总名为空, 谓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补特伽罗无我者,离一切缘生行外,别有实我,不可得故。法无我者,谓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如是二种,略摄为一,彼 处说此,名为大空。然我法既非实有,何故世间说有我人众生寿者等种种我,实德业等种种法。佛所说诸圣教,亦说有声闻缘觉菩萨佛等种种我,蕴处界等种种 法,。识论以假说释之,假有二种,一无体随情假,世间所说我法,本无实体,但随妄情虚假施设,故说为假。二有体施设假,圣教所说我法,虽有法体而非我法, 但随缘假施设我法之名,故说为假。又有二种,一以无依有假,谓世间所说我法,其体都无,依妄情见分说有我法。二以义依体假,谓圣教依识自证分体上,有似我 法之义用,说有我法。由此等假说,有种种我法转变生起。复次,此假说依何得成。论答以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谓诸有情,由无始来,横计我法,种种分别熏习 力故,后诸识生时,遂有相见分生。然不了此唯是内识所变,复执为实我实法。此但随妄情而施设故,是假非实。其次,圣者为对遣凡夫实我实法二执,令断染取 净,生真知见,依内识所变相见分,假设我法名。故圣教所说我法亦假。如是二空无我义成,所谓一真法界圆成实性者,即此二无我空理所显真如也。

第五篇 杂染义—流转义

第一章 三道—三杂染

如 前所述,一切色心诸法,皆阿赖耶识之所变现,是假非实。然诸有情,迷闇不了,执为实我实法,由斯起烦恼,造业,招生死苦。识论称此有情生死相续之因果,曰 惑业苦。如论云,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大论及显扬对法等论,称此为杂染,曰烦恼杂染,业杂 染,生杂染。言杂染者,杂乱真性,曰杂。似极污垢物,曰染。即一切有情,由无明之愚痴力,起贪嗔等诸惑。由惑俱思心所之作用,于身口意上,造作杀生等不善 业,或求人天果报之善业等。由善恶业力,资助第八阿赖耶识中所藏无记名言种子,决定当来应得之果报。由斯轮转三界五趣四生,备受众苦。如是由过去惑业因, 招现世苦果。由现世惑业,又招未来苦果。从无始来,尽未来际,生死相续,是曰无始流转。

第一节 惑—烦恼杂染

所 谓惑者,谓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此二烦恼,自误认心内之影像相分为心外实有之迷执起。分此迷执为二种,一人执,二法执。于中缘无常五取蕴相,妄执为我,曰我 执。即不了五蕴和合之作用(即迷诸法用,)执为常一主宰之实我。次缘自心所现似法,执为实有,曰法执。即不了五蕴法体如幻虚假(即迷诸法体,)执为心外实 法。此二执者,十烦恼中萨伽耶见所执也。由此我法二执,生烦恼所知二障。一烦恼障者,根本烦恼随烦恼,扰乱有情,不令出离生死苦海,故名烦恼。此烦恼障蔽 涅槃,不得解脱,名烦恼障。以执遍计所执实我之萨迦耶见为上首。二所知障者,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是应知境,故名所知。根本烦恼随烦恼,覆蔽所知境 之实性,令能缘心于所知境迷闇不了,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以执遍计所执实法之萨迦耶见为上首。此烦恼所知二障,皆以根本烦恼随烦恼为体,特于同一烦恼有人 执边法执边,立二障名。即名迷事物用和合事边,曰烦恼障。名迷事物体如幻理边,曰所知障。此二执二障,又各有俱生分别二种。俱生者,由无始以来虚妄熏习之 内因力,恒与身俱,不俟外缘,自然转起之烦恼。分别者,兼藉现在世邪教等外缘,分别计度,然后方起之烦恼。烦恼障中,分别烦恼障,有发起有漏善恶业之作 用,即发业惑。俱生烦恼障,有润溉善恶业种令生当果之作用即润生惑。所知障无发业润生之作用,但能覆所知境,障碍生解,令不得生。是故烦恼障者,流转之根 源。所知障者,迷妄之根源也。

第二节 业—业杂染

所 谓业者,因烦恼或因烦恼缘助善法于身口意上所作诸种行业,而第六识相应思心所之作用也。此思与信等善心所俱,于三业中,造作一切恶法时,熏成善恶三业之思 种子。其现行虽刹那即灭,而所熏种子,摄藏于第八识中,相续不断,而资助善恶趣亲因缘之名言种子。所谓业者,造做义。诸造作,思之发动也。故以思种子为 主,以与之相应之善恶心心所所熏种为眷属,合名为业。是等业种子,常资助善恶趣异熟无记名言种子,令引发当生果报。如能引生人趣果报之亲因缘种子,无始时 来,摄于第八识中,相续不断。此种子中含人趣总报别报共相不共相种子,与引生人趣相当之业种子来会时。强者先牵,现行次生之果报。余趣之果报,亦然。

第一 善不善无记业

业有善不善无记三种,依如大论,善业者,谓无贪无嗔无痴为因缘业。不善业者,谓贪嗔痴为因缘业。无记业者,谓非无贪无嗔无痴为因缘,亦非贪嗔痴为因缘业。其中正招异熟果报者,善染污二业也。善染污二业中,正成业道者,下所述故思业也。

第二 故思不故思业

思 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胜思。审虑思者,将发身语,先审虑之思。决定思者,起决定心,将欲作之思。动发胜思者,正发身语,动作于事之思。如大 论云,此中故思所造业者,谓先思量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而有所作。凡经此三种思所作行为,名故思业。不经此三种所作,名不故思业。故思业意思强故,思 种子之势力强,不故思业反之,势力弱。对法论及伦记说故思业有五种,一他所教敕故思造业,谓因他强力即王侯等之所教敕指令,发起故思起造诸业。二他所劝请 故思造业,谓因他劝请或他引导,发起故思,起造诸业。三无所了知故思造业,谓不了知其事之可否得失,无所执者,随他欲造业者所作,发起故思,起造诸业。四 根本执著故思造业,谓为贪嗔等诸不善根缠蔽其心,猛利执著,发起故思,起造诸业。五颠倒分别故思造业,谓依颠倒分别之内见,爱乐邪法,为求当来可爱异熟, 发起故思,起造诸业。以上五种故思造业中,前三种轻故,属下述不增长业。后二种重故,属增长业。

第三 增长不增长业

起 造诸业,而令业种子增长者,谓之增长业。设有故思不起身语等业,及虽起身语等业而不令能生种子增长者,谓之不增长业。增长业,定受异果。不增长业,不定受 异果。上所述不故思业,皆不增长业。故思业中,有增长不增长。大论言不增长业有十种,一梦所作,二无知所作,三无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数我作,五狂乱所作, 六失念所作,七非乐欲所作,八自性无记,九悔所损。十对治所损。又依大论,不增长业,若无追悔,不修对治,名增长业。若追悔等,名不增长。或先增长业,由 追悔等,名不增长。不追悔等,名增长业。

第四 定不定业

依 以上区别,生定不定业之分别,定不定者,定受异熟果与不定也。此中又有顺现法受业顺生受业顺后受业顺不定受业等四种。顺现法受业者,以猛利之意乐方便所 作,现生感异熟果之善不善业。即今世作业,今世受报。顺生受业者,次生感异熟果之善不善业。即今世作业,次世受报。顺后受业者,于第三生以后感异熟果之善 不善业。即今世作业,至第三生以后受报。顺不定受业者,感异熟果之时分不定之善不善业。即虽于今世作业,而受报之时分不定。故又生异熟定,时分定,俱决 定,俱不定,四句。依了义灯义,于中第三是定,余三不定。第一报定而时不定。第二反之,时定而报不定。故除第三外,俱是不定。

第五 福非福不动业

又依所感果报之胜劣,分为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三种。福业者,感欲界人天善趣总报,及五趣中殊胜别报之业。非福业者,感欲界三恶趣总报,及五趣中鄙劣别报之业。不动业者,感色无色界总别二报之业。

第六 总别报业

前 顺生顺后二业中,感总报者,曰总报业,又名引业。引者牵引,意谓牵引果报之总体。感别报者,曰别报业,又名满业。满者圆满,意谓圆满别报之果体。如对法 云,善不善业,于善趣恶趣中感生异熟时,有二种差别,谓招引业圆满业。招引业者,谓由此业能牵异熟果。图满业者,谓由此业生已,领受爱不爱果。

凡业,因思种子之势力,异其结果。故善恶之区别,或定不定等之差异,皆因意思之强弱而异。而所谓此业引异熟果者,非由外铄,特业种子自然之势力,起引自果之作用而已。

第三节 苦—生杂染

所 谓苦者,谓因烦恼及业故生,因生故苦。所言生者,谓有情生及生所依处。即有情世间器世间,亦即依正二报。有情生者,谓诸有情,随其所作善恶之业,生在那落 迦傍生饿鬼人天五趣中。言五趣者,依如玄赞,谓趣所趣,五蕴假者起烦恼业所归趣处,立以趣名。那落迦者,梵云捺落迦,此云苦器,亦云不可乐,亦云非法行 处,造非法行处也。或在山间,或大海边,今言地狱,从本大处以为言耳。那落迦,此云恶者。造恶之者,生苦器中,故名苦器。无地狱名,处所不定,非唯地故。 地持云,增上可厌,故名泥犁。离心亦云,不可乐故,名为地狱。傍生者,俱舍云,以傍行故,名为傍生。或名畜生,畜者育畜之义。人之资具,人所畜养之生,故 名畜生。饿鬼者,杂心云,以从他求,又常饥虚,恐怯多思,故名饿鬼。人者,涅槃经云,以多思故,名之为人。杂心云,意寂静故,名之为人。天者,地持云,所 受自然,故名为天。俱舍云,光洁自在神用名天。或立阿素洛,说为六趣。阿素洛者,此云非天。索洛者,天之异名,阿之言非。行多不实,谄诈为先,不同诸天直 实行故,名曰非天。大论佛地论,说为天趣所摄,

生 所依处,谓诸有情,随其果报之身,依之而住之世界国王。依如集论,谓水轮依风轮,地轮依水轮。依此地轮,有苏迷庐山,七金山,四大洲,八小洲,内海,外 海。苏迷庐山四外层级,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所居处别。外轮围山虚空殿,若夜摩天睹史多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及色界天所居处别。及诸那落迦所居处别,谓 热那落迦,寒那落迦,孤独那落迦。及一分傍生饿鬼所居处别。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照方处,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千月,千苏迷庐山王,千四大 洲,千四大王众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乐变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如是总名小千世界。千小千界,总名第二中千世界。千中千界, 总名第三大千世界。如此三千大千世界,总有大轮围山周匝围绕。又此三千大千世界,同坏同成,譬如天雨,滴如车轴,无间无断,从空下注。如是东方无间无断无 量世界,或有将坏,或有将成,或有正坏,或坏已住,或有正成,或成已住。如于东方,乃至一切十方亦尔。

所 言苦者,复有多种,所谓三苦,八苦,百十一苦。今依对法说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摄一切五取蕴苦。住胎出胎, 俱受逼迫,众苦根本,名生苦。时分朽坏,名老苦。大种衰变,名病苦。寿命衰没,名死苦。不爱现前,名怨憎会苦。所爱乖离,名爱别离苦。所希不遂,名求不得 苦。诸有漏行,名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言三苦者,一苦苦,二坏苦,三行苦。苦受自相,及顺苦受若根若境,并相应法五蕴一分,是苦苦性。乖缘逼迫,名之为苦, 此苦即苦,故名苦苦。即八苦中前之五苦。皆名苦苦。乐受自相,及顺乐受若根若境,并相应法,于变坏位,能生忧恼,故名坏苦。又由爱故,令心变坏,亦名坏 苦。五蕴一分,是坏苦性。即八苦中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皆是坏苦。舍受自相,及顺舍受若根若境,并相应法,或于一时,由前二苦粗重所随。不离前二,无常易脱 所随逐故,名为行苦。不唯舍受独名行苦,有漏五蕴全是行苦。即八苦中略摄一切五取蕴苦,皆是行苦。

第二章 十二有支

此 宗更开惑业苦三道为十二有支,详示有情生死流转之因果。所谓十二有支者,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亦名十二缘起,亦名 缘生。言缘起者,如大论云,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言缘生者,如大论云,云何缘生法,谓无主 宰,无有作者,无有受者,无自在用,不得自在,从因而生,托众缘转,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唯法所显,唯法能润,堕在相续,如是等相,名缘生法。大论又云, 诸行生起法性,是名缘起。即彼生己,说名缘生。又云,因名缘起,果名缘生。即种子为因,能起果法,故十二支皆名缘起。又现行果法,皆从因种子生,故十二支 皆名缘生。于中一无明枝者,第六识相应,能发正感后世有漏善恶诸业之愚痴无明也。即发业惑。此有二类,即不了前际世俗胜义二种苦,所起异熟真实义二愚。世 俗苦者,谓三恶趣,一切世俗知是苦故。胜义苦者,为诸人天,殊胜智知是苦故。不了世俗苦,即迷眼前异熟粗果,不了其苦,名异熟愚。不了胜义苦,即迷四圣谛 境,于人天苦不如实知,名真实义愚。由异熟愚,发非福业。由真实义愚,发福业不动业。其正发业者,分别起。俱生起者,助发业。二行支者,前无明支所发福非 福不动三业。非福业者,不善。福业者,散善。不动业者,定善。俱有漏业。以第六相应思为体。即无明所发总报业。三识支者,前二支所引发,亲生当来三界总报 真异熟第八识无记名言种子。四名色支者,除前当来第八识种子后六处触受三种种子,能生余异熟无记五蕴(即想蕴全三蕴少分)种子。名谓非色四蕴,色谓色蕴。 五六处支者,能生当来异熟无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种子。七触支者,能生当来异熟无记触心所种子。七受之者,能生当来亦熟无记受心所种子。已上识等五者,能生 异熟果报之名言种子也。此种子劣弱故,必藉行支之资助始现行。此行支种子,即业种子也。八爱支者,第六识相应,俱生下品贪爱。九取支者,第六识相应,俱生 上品贪爱及余一切烦恼。己上爱取二支者,润生惑,通种子与现行。十有支者,前行等六支种子(即业种与名言种),为爱取润已,决定感招当果,依现在因位有当 来果义,名为有支。其体即行等六支种子也。十一生支者,从中有托生于母胎之初刹那,至本有中,前识等五支种子现行之果报,未衰变前,总名生支,十二老死支 者,果报五蕴衰变已后,至身坏命终入灭相位,总名老死支。己上生老死二支者,前识等五支之现行,此二支名言种子,识等五支也。故识等五支与此二支,但种子 与现行之别。然种子位差别相难知,故寄当果位开为五支。现行位差别相易了,故合为二支。

此 十二支,识论约异熟非异熟因果,合为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四支。大论约正熟非正熟因果,合为牵引因生起因及其果三支。即依识论,有情之第六相应无明,不了三界 皆苦等理(无明支,)造作有漏善恶诸业,熏第六识相应思种(行支。)此业种子为猛利之增上缘,引发识等五支种子(识支名色支六处支触支受支,)令第八异熟 种子,决定当来所生之善恶趣,故名无明行二支为能引支,名识等五支为所引支。然识等五支种子,虽已藉胜业之势力,决定当来善恶生处,若非于命终位及中有之 末心,受贪染之助缘(爱支取支,)无生果之功能。如麦种等,虽巳在地中,仍待雨露之润缘,始勾萌甲坼。行等六支亦然,必为爱取二支所润,始能生次生之现 果。即于命终位,起下品贪爱,爱自体,贪境界,由此爱水,润六支种子。如是贪爱相续,终起上品贪等诸烦恼。数数溉灌,方生有芽。名此行等六支种子,为爱所 取润。将生生死死果位,为有支(有支。)此爱取有三支,能生当果,故名之为能生支。生老死二支(生支老死支。)对之,名所生支。次依大论,从无明支至受 支,引当来生死果故(未润位,)是引因所摄。从爱支至有支,近能生生死果故(已润位,)是生因所摄。生老死二支,牵引生起二因所引生故,是生引二因果所 摄。若以三道摄十二有支,则无明爱取是惑,行及有一分是业,余七支及有一分是苦。又十二支,若约因果而论,则前十是因,二是果。此十二因果,定不同世(述 记约生死生为世。)今以十因为现在世,故二果为未来世。若以十因为过去世,则二果为现在世。即二世一重因果也。

第三章 二种生死

生 死有二,分段生死者,诸有善不善业,由烦恼之助缘,所感三界粗异熟果。此异熟果,随宿世因缘,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天,故名分段。依如义灯,分者齐限 义,即命根。段者,差别义,即五蕴体。此差别身命有齐限,故得此名。或分段俱通身命,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得此名。义灯又具示分段生死之相云,取名言熏 习识等五种,而为亲因。福及非福不动三业,为胜增上缘。一切烦恼,总能为发业润生之缘,由依他缘而得生故。胜鬘经无上依经宝性论等,皆隐识等名言亲种,但 显增上业名为因,发业润生惑名之为缘。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者,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之助缘,所感界外殊胜细异熟果。此异熟果由大悲大愿力,改转旧鄙恶粗 劣有定齐限身命,成今殊胜妙细无定齐限身命,故名变易。即不定二乘及八地已上菩萨,已永断或已永伏烦恼障,无容复受三界分段生死,恐废长时修菩萨行,以无 漏胜定愿力,资现身因,所感微妙异熟果。其妙用难测,故名不思议如义灯谓变易生死,以识等五果种子为亲因。欲界福业并色不动,除五想天及五净居,为近胜 缘。依四静虑缘事无漏后得悲智相应定愿,为远胜缘。即有分别业者,后得缘事智俱之思,思亦即愿。菩萨虽证真如,未能圆证,不能平等而起大悲一味之解,所以 起所知障。由此障故,执彼菩提有情为有,而起无漏上求下化之悲愿。以此缘事无漏后得悲智相应定愿,资有漏故业福业不动业,受变易依身。如阿罗汉延寿之法, 资现身之因,令长时与果不绝,展转增胜,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六篇 清净义—还灭义

第一章 此宗之修行

此宗之修行,有广修略修二种。略修复分为二,初境,后行。

第一节 所观境

境 者,所观境,是智所观,名之为境。即三性三无性等,如义林章云,所观唯识,以一切法而为自体,通观有无为唯识故。对法云,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谓遍计等。 诸法缘生,本无实我实法,妄情不了,执为实有,增益遍计,不了依他圆起,起烦恼业,生死沉沦。今翻彼故,于三性上。先简舍遍计。次于依它圆成二性,观圆成 者,识实性。依他中,心王者,识自相。心所者,识相应。色者,识所变。不相应者,识分位。五法事理,皆不离识。如是遗遍计,显依圆,成万法唯识义,是曰唯 识性观。如幽赞云,云何名为所观境界,谓初观察从缘所生一切色心诸心所等,似空华相,诳惑愚夫,名依他起。愚夫不了,于斯妄执为我为法,喻实空华,性相都 无,名计所执。依他起上,我法木空,由观此空所显真理,譬若虚空,名圆成实。诸所知法,不越有无。无法体无,但可总说名计所执,横遍计心之所执故。有法体 有,理应分别。诸有为法,名依他起,缘生似故。一切无为,名圆成实,法本理故。或有漏法,名依他起,性颠倒故。诸无漏法,名圆成实,非颠倒故。

第二节 所修行

行 者所修行,如前所云,对治有漏,熏习无漏,戒定慧三,及四寻思四如实智六度万行,及所对治,皆行所摄。窥基法师,于义林章,集大论识论等之义蕴,立唯识 观。更于幽赞,推为观行第一。如幽赞云,知境已,应修正行,一因闻所成,二因思所成,三因修所成。此三虽通福慧二种一功德,然行根本,甚深纲要,胜义易 入,应时无等,离诸过者,唯识为最。又云,计所执性,唯虚妄识。依他起性,唯世俗识。圆成实性,唯胜义识。是故诸法皆不离心。观此唯识三性理,有从粗至细 五重观法,是曰五重唯识观。于此,五重唯识,是所观。能观唯识之观,别境中慧心所也。故幽赞以闻思修所成妙慧为观体。又义林谓能观唯识以别境慧而为自体。

五 重唯识观者,一遗虚存实识,二舍滥留纯识,三摄末归本识,四隐劣显胜识,五遗相证性识。此所谓识,犹言唯识观。第一遗虚存实识,观凡夫遍计所执,皆是龟毛 兔角,唯从虚妄分别起,体用都无,应正除遗为空。观依他者诸法之事相,圆成者诸法之理性,皆不离识,应正存留为有。此空有相对之观法。第二舍滥留纯识,虽 于第一重观法,观依他圆成,皆不离识。然此内识,有所缘境,有能缘心。相分,境也。后三分,心也。心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境,故舍所缘相分,留能缘 心。唯就后三分,观唯识理。此心境相对之观法也。第三摄末归本识,虽于第二重观法,唯识内观。然此识有本有末。所谓本者,心法之自体分。所谓末者,自体分 上,有能取见分所取相分二作用。故摄相见末归,归自体本。唯就自体分,观唯识理。此体用相对之观法也。第四隐劣显胜,虽于第三重观法,已观识自体分。然此 自体分,有心王,有心所。心王心所,虽俱能变现见相二分。然心是所依,如主。心所是能依,如臣。故心王胜,心所劣,更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唯就心王自体, 观唯识理。此王所相对之观法也。第五遗相证性识,虽于第四重观法已观胜心王。然此心王,有事有理。事者,相用。理者,性体。以是更于依他事相,遗而不取。 唯就圆成性体,求证唯识理。此事理相对之观法也,兹列表如下。

(一)遗虚存实识 (空有相对)
(二)舍滥留纯识 (心相对境)
五重唯识观 (三)摄末归本识 (体用相对) 相唯识
(四)隐劣显胜识 (王所相对)
(五)遗相证性灭 (事理相对) 性唯识

五重中,前四重,就依他识相观唯识理,故云相唯识。后一重,就圆成识性观唯识理,故云性唯识。如是从粗至细,展转相推,至第五重,悟唯识妙理总摄一切,遂入理智冥合心境玄会之境界。

第二章 修行之机根

第一节 五种性

一 切有情,无始时来,法尔有五种性,一声闻种性,二独觉种性,三菩萨种性,四不定种性,五无性有情。此五,由有情于本有无漏种子,有具不具,而有差别。一声 闻种性,唯具修道之结果,决定证罗汉果之生空无漏智种子。二独觉种性,唯具决定证独觉果之生空无漏智种子。此二性有情,唯断烦恼障,证生空理,得自乘果。 三菩萨种性,唯具决定证佛果之生法二空无漏智种子。此性有情,断烦恼所知二障,证二空真如,得菩提涅槃二转妙果。四不定种性,具菩萨并独觉声闻三乘无漏种 子。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二性,二具菩萨独觉二性,三具声闻独觉二性,四具声闻独觉菩萨三性。五无性有情,不具三乘无漏种子,唯有有漏种子故,不能断烦 恼所知二障,起出世无漏智,得解脱胜果。但修世间善业,受人天有漏果报。庄严说无性有情,有时边毕竟时边二种,此中初是暂时无涅槃法者,后是毕竟无涅槃法 者。如庄严云,无般涅槃法者,是无性位。此略有二种,一者时边班涅槃法,二者毕竟无涅槃法。时边涅槃法者,有四种人,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 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无因故,彼无涅槃性。此谓但求生死不乐涅槃人。又楞伽说无性有情有断善阐提大悲阐提二种,此中初是起邪 见断善根者,后是菩萨具大悲者。如楞伽云,大慧,此中一阐提,何故于解脱中不生欲乐。大慧,以舍一切善根故,为无始众生起愿故。云何舍一切善根,谓谤菩萨 藏,言此非随顺契经调伏解脱之说。作是语时,善根悉断,不入涅槃。云何为无始众生起愿,谓诸菩萨以本愿方便,愿一切众生悉入涅槃,若一众生未涅槃者,我终 不入,此亦住一阐提趣。此是无涅槃种性相。大慧菩萨言,世尊此中何者毕竟不入涅槃。佛言,大慧,彼菩萨一阐提,知一切法本来涅槃,毕竟不入,非舍善根。何 以故,舍善根一阐提,以佛威力故,或时善根生,所以者何,佛于一切众生无舍时故,是故菩萨一阐提不入涅槃。如是依如枢要,合经及论,阐提有三,一断善根, 二大悲,三无性。然此宗所谓无性有情,正指第三毕竟无涅槃法者。

以上五性中,唯菩萨种性与不定种性,得证佛果。独觉声闻二种性,但证二乘无学果。无性有情,永不成佛,是曰五性各别。

第二节 大乘种性

菩 萨种性,无始时来,其本识内,法尔具有决定得证佛果之本有无漏种子。而其未发心位,未闻法界等流正法,未修令此无漏种子增长之方便加行,善根未熟,唯住菩 萨种子性类差别中,是名本性住种性。既发心后,若不定种性,回心向大后,闻法界等流正法,渐渐修习佛果因行,此闻思修三慧,熏习有漏善种。由此熏习力,令 彼法尔无漏种子增长,是名习所成种性。如识论云,何谓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 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伦记谓性种姓习种姓各有二种。如记云,性种姓有二,一是有漏,以此为因,能生见道前七方便行。二是无漏能生见道已去无漏。习种姓亦 有二种,一是性种中有漏种子,遇缘引发增长已去,即名习种。从此习种生起见道已去无漏,还即熏种,并名习种。

习 所成种性菩萨,又有二种,一者顿机,二者渐顿。顿机者,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中,唯有菩萨法尔无漏种子,不经声缘二乘,直入菩萨之行位,故名顿悟菩萨, 亦名直往菩萨。二渐机者,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中,并具三乘无漏种子,故先修二乘行,证声闻独觉果,然后回心向大,入菩萨之行位。此渐悟之机类,回心之 后,经多劫之修行,除偏执,始入资粮僧祇时分。即初果圣者回心向大者,经八万劫,除偏执,始入大乘初位。二果经六万劫,三果经四万劫,四果经二万劫,独觉 经十千劫,始入大乘初位。故名渐悟菩萨,亦名回入菩萨。

顿 悟渐悟菩萨,又各有二类,一曰智增菩萨,一曰悲增菩萨。智增者,智慧增上义。此菩萨智慧胜故,断惑证理之自利行多,利生化物之利他行少,故于初地即舍分 段,受变易身。悲增者,大悲增上义,此菩萨利生念盛,故七地以前,受分段身,助愿受生,久住生死,利益有情。至第八地,方受变易。于渐悟中,从三四果回心 者,欲惑不断,不能再生欲界故,必是智增。从初二果回心者,欲惑未尽故,或成悲增。恐生死故,或成智增。

第三章 入道次第

第一节 五位

菩 萨经三大阿僧祇劫,修无量善行,证人法二空,断烦恼所知二障,得菩提涅槃二乘果。其间之阶位,或立四十一位,或立四十二位,或立五十一位,或立五十二位。 五十二位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也。四十二位者,摄十信于初发心住中。慈恩更摄等觉于第十位,立四十一位。识论及对法等论,束为 五位。五位者,一资量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昔位,五究竟位。如对法云,道有五种,谓资量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如是五种,依道自性及眷 属,以显道谛差别。此中初二位者,方便道。第三第四二位,正为无漏圣道。第五究竟位,即佛果。

第一 资粮位

一、总说

第 一资粮位,四十一位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初三十心位也。言资粮者,资益己身之粮,名为资粮。此位深信解唯识理,发固大菩提心,为趣无上正等菩提,具修种种资益 己菩提法身之福智行,故名资粮位。所言福智者,六波罗密四摄法四无量等诸胜行中慧为性者,皆名为智。余名为福。菩萨一万行,摄在此二位。此位亦名顺解脱 分,言解脱者,所谓涅槃,即所求果。顺者,不违。分者,因义。此位为有情故,勤求解脱,其所修行,不违于果,是果之因,故名顺解脱分。

此 位由四种胜因缘力,深信解唯识理,而为能了二取皆空,多住散心修福智二行,少能入定,故于二取随眠即二障种子未能伏灭,令彼不生现行。所言二取者,谓二取 之取,即执取能取所取见相分为实有等之取。由此二取现行所熏种子,名彼随眠。二障种子,随逐有情,眠伏第八识中,故名随眠。又二障子,随逐有情,多增过 失,如人嗜眠,眠即滋多,故名随眠,即所谓四种胜力者,一因力,谓大乘多闻熏习相续。二善友力,谓己得逢事无量诸佛。三作意力,谓己得一向决定胜解。四资 粮力,谓己善积集诸善根等。有此内外四种胜因缘力,深信解唯识性相,修诸胜行,伏粗分别起二障现行。粗分别者,谓分别起中因邪教所起。其因自邪思惟起者, 曰细分别。此位多住散心修菩萨行,止观力微,故于细分别起二障现行及彼种子,未能伏灭。

二、十行十住十回向

如 前所述,此位中有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心。初十住者,菩萨在此位,创安其心,而于六度等行,未殊胜故,但得住名。其中第一发心住,此位菩萨,初发大菩提心, 修十信行。所谓十信者,一信心,谓信四谛三宝。二精进心,谓善心勇悍,三业共励。三念心,谓忆念三宝等,不忘菩提心。四慧心,谓正慧。五定心,谓心寂静。 六施心,谓乐布施财宝教法等。七戒心,谓三聚净戒无缺。八护心,谓能护持正法,又护余九心,且守护六根门令不起烦恼。九愿心,谓发度断知证四弘法誓愿。十 回向心,谓上回向菩提,下回向有情。第二精进等以下九心,其相各异,而俱以信为主,依信发起,故总称十信。第二治地住,此位菩萨,净治三业,大悲及一切有 情,能生一切功德,恰如大地能生万物。第三修行住,此位菩萨,修胜理观,起六度妙行。第四生贵住,此位菩萨,从诸贤圣正法中生,种性高贵。第五方便性,此 位菩萨,所修善根,皆为救济有情。第六正心住,此位菩萨,于他赞毁,心定不动。第七不退住,此位菩萨,于所闻法,心坚不转。第八童真住,此位菩萨,三业清 洁,悟情器二世间,无虚伪,无染著。第九法王子住,此位菩萨,解真俗二谛,悟法王法,将袭法王位。第十灌顶住,此位菩萨,行渐胜故,堪受法王位,如王太子 堪受王位。

次 十行者,此位菩萨,行六度等行,渐殊胜故,有十行之称。其中第一欢喜行,此位菩萨,为大施主,能喜舍一切,于加行根本后起三时无悔,不希世间利誉,下愍有 情,上慕大法,见者欢喜恭敬。第二饶益行,此位菩萨,常持三聚净戒,不染五欲,能伏众魔,令一切众生住无上戒,得不退地。第三无恚行,此位菩萨,常修忍 辱,谦卑恭敬,和颜爱语,不害自他悟身空寂,能忍怨对。第四无尽行,此位菩萨,设经多劫,受诸剧苦,上求下化,念念不息。第五离痴乱行,此位菩萨,常住正 念,恒无散乱,于世出世等一切法,乃至生死入住出胎,无有痴乱。第六善现行,此位菩萨,能悟入法皆无性相,三业寂静,无缚无著。而复不舍化众生心,能随其 类现种种身,救济众生。第七无著行,此位菩萨,历诸微尘刹土,供养诸佛,求妙法传,传法灯,度众生心,心无厌足。然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心无所著。第八尊 重行,此位菩萨,尊重善根智慧等法,皆悉成就。由得斯诸尊重法,于自利利他行,更增修习。第九善法行,此位菩萨,成就四无碍陀罗尼门诸善慧法,能为众生作 清凉池,除烦恼热,守护正法,令佛种不断。第十真实行,此位菩萨,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学三世佛真实之语无二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身心皆 顺。

次 十回向者此位菩萨,上为求菩提,下为度众生,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名。其中第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此位菩萨,修六度四摄等行,悉为就摄一切 有情,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曰救护众生。入怨亲平等观,于众生不见怨亲等相,曰离众生相。第二不坏回向,此位菩萨,于三宝所得,得坚固不坏信,以己善 根,回向众生,令获善利。第四等诸佛回向,此位菩萨,学三世诸佛悲智双行,不著生死,不离菩提,修回向事。第四至一切处回向,此位菩萨,回向所修善根,供 养一切三饱,利益一切众生,无处不至。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此位菩萨,修悔过善根,离一切业障,于诸如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回向此随喜善根,庄 严诸佛净土,常作佛世,具诸功德,得无尽善根。第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此位菩萨,以手足身命妻子珍宝等内外财,施与众生,以身代众生苦,坚固安住自性 功德。回向是等诸善功德,令一切众生得大智慧,除灭大苦。第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此位菩萨,能增长一切善根,永离颠倒,不著诸行,一切善根,皆悉回 向,为一切众生作功德藏,普覆一切,拔出生死,令得众善,等无差异。第八如相回向,此位菩萨,成就正念正智,安住不动,不违一切平等正法,严刹度生,皆顺 如相,而为回向。第九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此位菩萨,于所摄善根,离憍慢等所有缚者,得解脱心,行普贤行。所修诸善,以无缚著解脱之心,回向饶益一切众 生。第十法界无量回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行大法施,严净世界,出生智等,悉同虚空,而无限量。以此善根,修于回向,悉等法界。

第二 加行位

一、总说

第 二加行位,言加行者,加功用行而趣见道,故名加行。菩萨于第一阿僧祗劫,具修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进入见道即通达位,体会唯识真性,于十回 向满心第十法界无量回向位。依暖项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更修方便加行,故名加行位。亦名顺决择分,言决择者,体即是智,决简于疑,择者简见。分者支分。此决 择体,即是见道,七觉支中,是其一支,故名为分。顺者,趣向欣求。此位欣求趣向彼决择分,故名顺决择分。在此位,先虽伏粗分别起二障现行,未伏细现行故, 更于唯识三性上,依四种定力,修四寻思四如实智观,伏灭粗细分别起二障,及粗俱生起二障现行。此位未起真无漏智,故其观唯识理,犹以有漏分别智,于能观心 前,安立少物,即变起真如之相状而缘之,言此即是唯识真胜义性。即此菩萨菩萨正空遍计所执相时,当心变起依他起相分,空所执相,有依他相。以观心为除空有 二相,有所得故,非实安住(冥契)无相真唯识理。此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相缚者,一切有漏相。粗重缚者,一切有漏不安稳性。故于二障种子,未能 伏灭。

二、四寻思四如实智

此 位所修观法,为四寻思四如实智观。所谓四寻思者,凡一切法虽多,不出名义自性差别四法。名者,能诠声名句文。义者,所诠蕴等诸法体义。自性者,诸法体空。 差别者,诸法种类差别。名义又各有自性差别,名自性者,能诠声名句文。名差别者,其上屈曲差别。义自性者,所诠蕴等,义差别者,其上苦空等义。凡夫于此四 法上,种种执取,谓此实是色彼实是声等。由如是邪分别故,起诸杂染,流转生死。故菩萨于此位,修四寻思观。寻思者,寻求思察义。于一切法名义自性差别,推 求观察,唯假非实,明四寻思。如对法云,名寻思者,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实。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观彼自相皆不成实,事寻思者,谓推求诸法蕴 界处相,皆不成实。由诸蕴等如名身等所宣说事,皆不成实,是故观彼相不成实。推求者,是观察义。自体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自体唯是假 立言说因性。能诠所诠相应者,谓此二种互为领解因性。所以者何,善名言者,但闻能诠,由忆念门,便于所诠得生领解。或但得所诠,由忆念门,便于能诠得生领 解。于如是种类共立相应中,眼等自相唯是假立,但于肉团等名言因中起此名言故。若如是观察,是名自体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 推求差别唯是假立名言因性。所以者何,以于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若常无常有上无上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差别相,唯是假立名言因性。如是观察,是名差别假立寻 思。由四种寻思为因,发生四种印可决定智,如实遍知所取名义等四,离识非有,所取空已,复能遍知能取识,之名义等,离识内境决定非有,能取亦空,名四如实 智。无倒名如,无谬名实,于所缘境称实知故,名如实智,如显扬云,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名寻思唯有名己,于名如实了知,谓此名为此义故,于此事 中建立,为令世间起想见言说故。若于色等所想事中不为建立色等名者,一切世间无有能想此事。是色等若无想著,无有能起增益执著。若不执著,则无言说,若如 是如实了知,是名第一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事寻思唯有事己,如实了知色等所想事性,离一切言说,不可言说,是名第二事寻思所 引如实智。自体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色等所想事假立自体中,寻思唯假立故,如实通达假立自体,非实彼事自体,而似彼事自体显现,又能了知彼事 自体,犹如变化影像响应光影水月焰火梦幻似有体性,是名第三自体假立寻思所引甚深义所行境如实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寻思唯假 立性故。于色等所想事差别假立中,善能通达不二之义,谓彼诸事非有性非无性。由可言说自体不成就故,非有性。由不可言说自体成就故,非无性。如是非有色, 由胜义谛故。非无色,由世俗谛中假立色故。如有性无性有色无色,如是有见无见等诸差别假立法门,彼一切由是理趣尽应知。若能如实了知差别假立如是不二之 义,是名第四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即四寻思者,未决寻求之观。四如实者,印可决定之智。如无性摄论释云,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明寻思。了知假 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

三、四加位

加 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四位,是曰四加行位,又曰四善根位。此四位如次依明得明增印顺无间四种定,修寻思如实智观,观能所取空。即于初暖位,依明得定,发下品 寻思,观遍计所执定实所取境空。明者,无漏慧。今言明者,谓加行智。加行智者,无漏慧明之前相,立以明名。即无漏慧日,正名为明,此明前相,亦名为明。如 日初出有前起相,谓明相等,初得无漏慧之明相,故名明得。明得之定,名明得定。如无性论云,此定创得无义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此位菩萨,初得无漏道火 前相,故名为暖。如无性论云,譬如钻火,暖为前相,此亦如是,真智前相。次于顶位,依明增定,发上品寻思,重观所取空。明相增长,故名明增。顶者,极义。 寻思观法,至此造极,故名为顶。如对法云,由彼顶法,展转增进,居上位故。次于忍位,依印顺定,发下品如实智,决定印持所取空,顺乐印可能取空。忍有下中 上三位,于下忍位,决定印持前二位所观所取境空。于中忍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于上忍位,印前能取空。在此位,印前所取无,顺后能取无。及印能 取无,故名此定曰印顺定。忍者,印可达悟义。发印可智,忍境识空,故名为忍。次于世第一法位,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能所二取空。前上忍位,唯印可能 取空。今此世第一法位,双印可决定能取所取二空。从此无间,必起最初出世道,故名此定曰无间定。有漏世法中,此位最胜第一,故名世第一法。

第三 通达法

一、总说

第 三通达位,十地中第一极喜地初入地心位也。言通达者,体会义。此位菩萨,发无漏真智,体会真如,故名通达。世第一法无间真如,故名通达。无漏智现前真如, 故名通达。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真如,故名通达,)伏第六相应俱生起烦恼障现行,断舍分别起二障种子及习气。先于方便道虽依唯识三性观,伏分别起二 障现行,而未起真无漏智,故但了知唯识相,今于此位,始发无漏无分别智,体会唯识真胜义性。以初照见真理,亦名见道。唯识真性,其体微妙,绝思虑言说非分 别境,故无漏真智,离能取所取分别相,绝诸戏论,任运契唯识真性,心境相称,如智冥合。即所缘理与能缘智,平等平等。无漏真智,虽以二空真如理为所缘,而 非带相分而缘,乃挟带真如之体相而缘,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而缘。于所缘真如,都无所得,故名之曰无分别智。依此无分别之深智,亲证真理后,更起有分别 之浅智,了知依他如幻之浴事,是为后得智。对此后得智,前无分别智,亦曰根本智。见道之菩萨,以此二智,缘真俗二境。

二、二种见道

见 道有二种,一真见道,二相见道。真见道者,体离虚妄,故名为真。根本智入无分别,诚证真如,能所冥契,诸相回得,名曰见道。此复有一心三心二种,一心真见 道者,谓正发根本无分别智,实能断分别起二障,亲能证二空所显真理。此复有无间解脱二道,无间道者,加行位无间,发生法二空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种子。 解脱道者,正证于无间道断二障种子所显真理,兼断二障习气,虽经多念,而能念念理智冥合,前后相等,故总说一心。三心真见道者,谓由三方面缘遣一切有情等 假。三心者,一内遣有情假缘智,缘内身遣有情假,即生空根本智,证生空真如,能断粗分别烦恼障种子。如对法云,云何遣各别有情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于自 相续中不分别我相故。不分别者,是除遣义。二内遣诸法假缘智,缘内身遣诸法假,即法空根本智,证法空真如,能断粗分别所知障种子。如对法云,云何遣各别法 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于自相续中不分别色等法相故,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遍缘内外一切有情诸法而遣为假,即空俱根本智,证二空真如,能断细分别二 障种子。如对法云,云何遍遣二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于一切处无有差别,不分别我及法相故。

相 见道者,出钱根本无分别深观,起后得智,分别一切事,为证真以后之模仿,复用言说模仿此一切事以悟他。模仿真见所有功能,不能证理及断于障,类似于真,故 名相见。此复有二,能取所取十六心,二上下八谛十六心。初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观所缘谛理之法智,观能缘智之类智,各有忍智二种,成四心。 四谛各有四心,成十六心。初苦谛四心,一苦法智忍,谓观三界苦谛真如,正断迷苦谛分别烦恼。苦者,苦谛。苦法者,依止苦谛所起契经等法。法智者,于加行道 中,观察依止苦谛所引起契经等法如理作意所摄智。智忍者先观察增上力故,于自相续苦谛中,所起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慧。由此慧故,永舍见苦所断三界所系一切烦 恼。二苦法智,具足应言苦法智忍智,谓忍无间,重观前真如,证其所断烦恼解脱。三苦类智忍,谓智无间,无漏慧生,于前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内证,言己后 所起一切无漏修道无学道圣法,皆是此类。四苦类者,谓忍无间,无漏智生,于苦类智忍,审定印可。如于苦谛,有四种心,集灭道谛,亦各有四,合成十六。此十 六心中,法忍法智观真如,觉悟所取。类忍类观正智,觉悟能取。法忍,仿真无间道见分。法智,仿真解脱道见分。类忍,仿无间之证分。类智,仿解脱之自证分。

次 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观现前不现前界苦等四谛,各有现观忍现观智二心所。所言现观者。现谓现前,现前明了,观此现境,故名现观。现观忍者, 三界四谛忍。现观智者,三界四谛智。即观欲界四谛,各有法忍法智二心。观上二界四谛,各有类忍类智二心。合成十六心。于中现观忍,仿真无间道见分。现观 智,莽真解脱道见分。

第四 修习位

一、总说

第 四修习位,从初地住及出心乃至金刚无间心位也。菩萨于见道,己发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依生法二空智,证唯识理。谓断舍俱生起二障种子及其习气,证得菩提 涅槃二转依果,复数修习无得不思议出世间无分别智,故名休习位。亦名修道。此位菩萨,经十地位,修十波罗密,断十重障,证十真如。

二、十地

所 谓十地者,此位菩萨,总摄有为(能证智)无为(所证理)功德以为自性,与所修行为依为生长因,故名为地。其中第一极喜地,此位菩萨,初发真无漏,舍无始以 来异生性,得圣性,具证入法二空理,能利益自他,故生大喜。如深密云,成就大义,得未曾得出世间心,生大欢喜,(藏本二义,得出世心喜及殊胜大喜,)是故 最初名极喜地。伦记云,成就大义者,即是成就自利利他,名成大义。得未曾得出世间心者,初得无分别智生欢喜也。第二离垢地,此位菩萨,具清净戒,远离能起 微细毁犯烦恼垢染。如深密云,远离一切微细犯戒,是故第二名离垢地。伦记云。故犯名粗,误犯名细,初离故犯,二地离误,故云远离微细犯戒。第三发光地,此 位菩萨,成就胜定及殊妙教四种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如深密云,由彼所得三摩地及闻持陀罗尼,能为无量光依止,是故第三名发光地。伦记云,三地得定及闻 持,闻持还是定中差别,依此诸定,能发智光,名发光地。第四焰慧地,此位菩萨,安住最胜菩提分法,妙慧殊胜,能断烦恼,如火焚薪。如深密云,由彼所得菩提 分法。烧诸烦恼,智如火焰,(藏本意谓烧烦恼薪故,修顺觉分法成彼智火焰故,)是故第四名焰慧地。(藏本作焰地)伦记云,烦恼如薪,智如火焰,四地道火, 烧烦恼薪,法喻双标,名为焰慧地。第五极难胜地,此位菩萨,能令俗谛有分别智,真谛无分别智,同时俱起。如深密云,由即于彼菩提分法方便修习,最极艰难, 方得自在,是故第五名极难胜地。伦记云,第五地中,真俗胜智相违不遂,由多艰难方得并起,名难胜地。第六现前地,此位菩萨,观十二缘起,能引发离染净差别 无分别最胜智令现前。如深密云,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在前,是故第六名现前地。伦记云,现前观察诸行流转者,后智现前观于缘起。又于 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在前者,无分别智多修功用方现在前。二智现前,是故第六名现前地。第七远行地,此位菩萨,善修无相行,不起功用,远出过世间二乘出世间 道。如深密云,能远证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与清净地共相邻接,是故第七名远行地。伦记云,始从初地讫至第七,经一僧祇修无相行,方得无间证入无相,与彼第 八清净地邻,名远行地。八地离功用过,名清净地。第八不动地,此位菩萨,无漏分别智,任运相续,一切有相功用及诸烦恼,不能动之。如深密云,由于无相得无 功用,于诸相中不为现行烦恼所动,是故第八不动地。伦记云,真智得无用功用所动,俗智虽有功用而不为现行烦恼所动,名为不动。第九善慧地,此位菩萨,成就 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随有情之机宜,自在说法。如深密云,于一切种说法自在,获得无碍广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地。伦记云,于一切种说法自在解善。获 得无碍广大智慧,解慧。慧是体,善是义,体义得名。第十法云地,此位菩萨,得总缘一切法智,能藏众定慧功德,能覆隐如空广大无边惑智二障,能出生无量殊胜 功德充满所证所依身。恰如大云,能覆虚空,能生净水。如深密云,粗重之身,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如大云,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云地。伦记云,无边烦恼 所知障体,所有随眠不调柔性,名粗重身,譬彼虚空。十地所证法身圆满,譬如大云,皆能遍覆如空粗重,故名法云。

此十地,一一有入住出三心。将入某地之刹那,谓之入心。入某地已,久住时分,谓之住心。久住之后,渐近后位,谓之出心。其中正断惑位,名无间道。证理位,名解脱道。十地一一皆具此二道。第十地满心正断佛果障位,名金刚心,又金刚无间道。其解脱道,即 果。

三、十波罗密

十 地所修胜行,虽广大无边,而皆摄在十波罗密。波罗密多,此云度,又云到彼岸,度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义。如对法云,最胜所作故,最胜所至故,名波罗密多,一 切佛菩萨所为所到故。复次,到所知岸故,名波罗密多,安住佛性故。复次,济度自他最极灾横故,名波罗密多,能令自他越度生死大苦海故。于中第一布施波罗 密,施有三种,施金银珠玉等,名财施。令他离毒蛇猛兽等怖畏,名无畏施。以真教妙法施诸有情,名法施。第二戒波罗密,戒有三种,能离不善,防护受持,名律 仪戒,(即七众别解脱戒等。)由此修一切佛法,证大菩提,名摄善法戒。以此戒善,济诸有情,名饶益有情戒。第三忍波罗密,忍有三种,虽遇怨敌妨害,怜愍不 舍,名耐怨害忍。虽遇贫病寒热等苦,为求菩提,悉能忍受,名安受苦忍。于一切法,能审谛观察,名谛察法忍,又无生法忍。第四精进波罗密,精进有三种,发猛 利乐欲。誓成大果,名被甲精进。如法勤劬,修诸善名,名摄善精进。能以精勤,利乐含识,名利乐精进。第五静虑波罗密,静虑有三种,由此远离一切分别惛掉爱 相,得轻安寂静法乐,安住不动(现法乐住,)名安住静虑。由此引发六种神通,名引发静虑。依此成办一切利益有情事业,名办事静虑。第六般若即智慧波罗密, 般若有三种,缘我空根本智,名生空无分别慧。缘法空根本智,名法空无分别慧。俱缘彼根本智,名俱空无分别慧。第七方便善巧波罗密,方便善巧有二种,以前六 度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菩提,名回向方便善巧。以大悲心,作诸有情一切义利。名拔济方便善巧。第八愿波罗密,愿有二种,愿于当来速证菩提,名求菩提 愿。为利有情,愿于速证,名利乐他愿。第九力波罗密,力有二种,若加行中,思惟简择诸法,名思择力。若加行中,修习诸行,名修习力。第十智波罗密,智有二 种,由前六度成立后得化他智。复由此智成立六度,受用施等增上法乐,名受用法乐智。由此妙智,能正了知六度,无倒成熟一切有情,名成就有情智。已上十种 中,摄论对法等,摄后四于第六,称六波罗密。又此十种,于因位所修,有三种名见道已前所修,但名波罗密多。见道已后七地以前所修,名近波罗密多。八地以上 所修,名大波罗密多。如深密云,若诸菩萨经无量时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未能制伏,然为彼伏。(藏本意谓烦恼所伏。)谓于胜解行地软中胜解 时,是名波罗密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渐复增上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谓从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罗密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转复增 上成就善法,一切烦恼皆不现行。谓从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罗密多。

四、十重障

十 地所断惑障,正为俱生起二障。烦恼障中,前六识相应俱生起烦恼障现行,地前渐伏,初地顿伏。第七识相应俱生起烦恼障现行,地上渐伏,七地永伏。所知障中, 第六识相应俱生起所知障现行,地前渐伏,八地永伏。第七识相应俱生起所知障现行,但缘第八识见分,不障地地法故,地地或伏或起,金刚无间道永伏。俱生起二 障种子,皆至金刚无间道顿断。其习气,皆于佛果解脱道永舍。于中第六识相应俱生起所知障种子,分为十障,十地之中,地地别断。十障者,一异生性障,执著我 法,障三乘圣性,初地所断。二邪行障,三业违犯,障清净禁戒,二地所断。三闇钝障,令所闻思修法忘失,障胜定总持及胜定等所发三慧,三地所断。四微细烦恼 现行障,第六识俱身见等,行相最细,任运而生,远随现行,障菩提分法,四地所断。五下乘般涅槃障,乐涅槃乐,厌生死苦,障生死涅槃无差别道,五地所断。六 粗相现行障,执有苦集染相道灭净相粗相现行,障无染净道,六地所断。七细相现行障,执有流转还灭细相现行,障妙无相道,七地所断。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于无 相中作功用行,令无相观不任运起障无功用道,八地所断。九利他中不欲行障,乐修己利,不乐导人,障四无碍解。九地所断。十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令智于诸法 中,不得自在,障大法智云及我含藏所起事业,十地所断。

五、十真如

真 如一味,实无差别,随其所证所生能证胜德,假立十种。其中一遍行真如者,初地断异生障所证,即我法二空所显真如。此真如遍在一切法中,故名遍行。二最胜真 如者,二地断邪行障所证。此真如具极净尸罗。极净尸罗,具无边功德,于一切法,最为殊胜,故名最胜。三胜流真如者,第三地断闇钝障所证。此显胜流教法所依 真如。第三地得殊胜三慧,照了真如所流大乘教法。由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最为殊胜,故名其根本真如曰胜流。四无摄受真如者,第四地断微细烦恼现行障所证。 此真如非我执等所依止处,亦非我执取,无所系属,故名无摄受。五类无别真如者,第五地断下乘般涅槃障所证。第五地证生死涅槃平等无差别迷悟一如理,由此了 知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随诸有情相续差别各各有异,故名类无别。六无染净真如者,第六地断粗相现行障所证。如体本无杂染,亦无清净,故名无染净。七法无 别真如者,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所证。此真如虽多教法,安立胜义法界等名,而其体无二无别,故名法无别。八不增减真如者,第八地断作加行障所证。此真如断染 不减,得净不增,故名不增减。若证得此真如,相土皆随所欲,自在现前,故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者,第九地断不欲行障所证。若证得此真 如,于四无碍解,皆得自在,故名智自在所依。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者,第十地断诸法未得自在障所证。若证得此真如,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得自在,故名 业自在等所依,此十真如,摄论中边论谓之十法界。

真如妙理,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而亦不可得,实非言所言,非识所识,唯圣分证,唯佛满觉,谓之废诠谈旨。若强寄言诠,而说常住一味等,谓之依诠谈旨。

第五 究竟位

一、总说

第 五究竟位,菩萨于第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二种子,证二空理。至解脱道,舍余有漏(谓有漏三无记法全异熟生少分)及劣无漏种(即十地中所生现行及此种类中 下品种,)证四智菩提四涅槃妙果。此菩提涅槃二果,正为转舍烦恼所知二障所得即转烦恼障得涅槃,转所知障得菩提,故名二转依。

转 依,有能转道,所转依,所转舍,所转得,四义。能转道者,能转舍二障,转得二果智也。此有能伏道能断道二类。一能伏道,有漏无漏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也。此智 能伏二障种子势力,令不引起二障现行。二能断道,无漏根本后得二智也。此智能断二障种子。所转依者,能转智转舍染法转得净法所依。此有持种依迷悟依二类。 一持种依,第八识也。此识能任持染净法种子,与染净法为所依,无漏智转令舍染得净。二迷悟依,真如也。真如能作迷悟根本,诸染净法依之所得生,无漏智转令 舍染得净。所转舍者,能转道所转舍。此有所断舍所弃舍二类。一所断舍,二障种子也。无漏真无间道现在前时,障治相违,此种子便断灭。二所弃舍,所余非障有 漏法及劣无漏法种子也。金刚心解脱到现在前时,能持第八识,转为圆明纯净,非彼依故皆永弃舍。所转得者,由以能转道转舍二障所转得。此有所显得所生得二 类。一所显得,谓大涅槃,其体真如理也。真如虽本来自性清净,而客尘二障覆蔽之,令不显,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其相显,名得涅槃。二所生得,谓大菩提, 其体无漏智也。无漏智虽本来有能生种子,无始已来,法尔在第八识中,而所知障障碍之,不能现行,今以圣道力断除彼障故,令从种子显现生起。名得菩提。

此 二转依,即是究竟无漏界,故名究竟位,即佛果。如颂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至究竟位,诸漏永尽,非漏随增,其性清净圆明, 故名无漏。界者,藏义。大菩提能含摄有为诸功德,真涅槃能包藏无为大功德故。又界者,因义。此大果或为所缘,或为增上,出生五乘利乐事业故。不思议善常安 乐者,究竟无漏界二转依果体所具有之殊胜德性。不思议者,此转依果,甚深微妙,超过寻思言议道,绝比无方,故曰不思议。善有四义,一清净法界真涅槃,离生 灭,极安稳。二四智心品大菩提。妙用无方,极巧便。二无为有为,二皆顺益。四与不善法相违。故说为善常者,真涅槃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大菩提所 依真如常故,又所化有情无尽情故,无断无尽,亦说为常。安乐者,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亦能令 一切有情安乐,故二转依果俱名安乐。

解 脱生大牟尼名法者,解脱身者,解脱生死及缚法所得果身。二乘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十力等殊胜功德法,故但名解脱身,不名法身。大牟尼者,牟尼梵语,此言寂 默,即一切法性相离言不二法门。大觉世尊,成就此不二法门无上大寂静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不 唯名解脱身,亦名法身,如深密云,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藏本意谓相似而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法身者,诸功德法体依聚义。 此宗言法身有总相别相二种。此所言法身,兼如如如如智二法,即总相法身,三身之总称也。

二、菩提

菩 提梵语,此翻为觉。觉者,觉悟义。然所觉境,有事理二法。理者,涅槃也。断烦恼障证涅槃之一切智,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诸法也。断所知障知诸法 之一切种智,唯佛菩提。佛菩提通此二,故云大菩提。其体为无漏八识。菩提断所知障故,第八识离有漏,变现无漏清净之色心,住生死涅槃无差别,利乐有情,称 曰菩提。

菩 提有四无漏智相应心品。第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此转有漏第八识聚所得。与智俱时心所非一,总名心品。此心品离我我所执及一切能取所取分别,能缘行相,所缘 内境,俱微细难知。而于一切境相,不愚不忘,性相清净,离诸杂染,为一切纯净圆满色心现行功德所依,又任持一切种子功德,能现生佛果依正二报,及余三智之 影像,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静,能影现众多色像。第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此转有漏第七识聚所得。此心品无我无执,观一切诸法及自他有情,悉皆平等, 大慈大悲,恒共相应,随十地诸菩萨所乐,示现他受用身上种种影像。第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此转有漏第六识聚所得。此心品善观察一切诸法自共二相,无碍自在 而转。又摄藏无量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及所发生六度十力等无量功德无量珍宝。于大众会中,起无边神通,自在转大法轮,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第四成所 作智相应心品,此转有漏前五识聚所得。此心品为欲利乐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等,遍于一切世界,示现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变化三业,成就本愿力所应作事。如是 转有漏诸识,得无漏四智,曰转识得智。如佛地云,智有四种,谓圆镜等,于佛果地诸心心法分位所现诸功德中,智最殊胜,以智为名,总摄一切有为德故,以上四 智中,妙观平等二智,通达修习二位菩萨,一分证得。具足此四智,得大菩提者,唯究竟位佛果。

三、涅槃

涅 槃梵语,此翻圆寂,即体周遍行性湛然义。此依真如离障施设,其体即是清净法界。如佛地云,清净法界者,谓离一切烦恼所知客尘障垢,一切有为无为等法无倒实 性,一切圣法生长依因,一切如来真实自体,无始时来自性清净,具足种种过十方界极微尘数性相功德,无生无灭,犹如虚空,遍一切法,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 切法不一不异非有非无,离一切相一切分别,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净圣智所证,二空无我所显真如为其自性。

虽 真如性无二分别,依缘尽证说有四种,于中第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本具之实相真如理,本性清净,具无量微妙功德,不生不灭,凝寂湛然,离一切分别 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而无始以来,为客染所覆,不能证得。唯真圣者,依无漏分别智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第二有余依涅 槃,此断烦恼障所显真如。虽断烦恼障,而异熟苦果尚存,微苦所依未灭,故云有余依。烦恼障永寂,故名涅槃。第三无依涅槃,此亦断烦恼障所显真如。烦恼既 尽,一切异熟依身亦灭尽无余,故云无余依。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地四无住处涅槃,此断所知障所显真如。证此涅槃,常为大悲大智所辅翼。由大智故,不住生 死。由大悲故,不住涅槃。而住菩提,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悲智二用常起,而体性常寂,故名涅槃。以上四种涅槃中,凡夫与二乘有学,具初一。不定性二乘无 学,前二。定性二乘无学,前三。直往菩萨,第一第四。具足此四种,得真涅槃者,惟究竟位佛果。

四、佛果

佛 果妙觉位所得二转依果,为无量无边大功德法所庄严,甚深微妙,故名法身。此法身以三相,第一自性身,究竟转依真如为相,谓诸如来所证真净妙理,受用变化二 身所依,离相寂然,超过一切寻思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实性亦名法身,有为无为诸大功德法所依止故。第二受用身,一切功德圆满为 相。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边胜因,所感圆满清净之色身。其相好庄严等,周遍法界,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身, 谓诸如来,为化益十地菩萨,示现微妙净功德身,现大神通,转正法轮,令彼受用大乘法乐。故前者佛之智慧,以大圆镜智为体。后者佛之慈悲,以平等性智及妙观 察智为体。第三变化身,一切神通圆满为相。谓诸如来为成熟地前菩萨二乘及异生众,变现无量随类化身,称彼机宜,或现神通,或说教法,令入大地,并各获得诸 利乐事。此以成所作智及妙观察智为体。

五、佛土

一 切种如来共有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众所庄严清净佛土。此复有三,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变化土。一法性土者,自性身所居,即真如理。此自性身土,体无差别,但 以义分。如义林章云,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以义相为身,以体性为土。以觉相为身,以法性为土。此身土非色摄,不可说其形量大小,然依 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二受用土者,受用身所居,此亦有自受用他受用二种。于中自受用土者,大圆镜智相应第八净识,由因中(三无数劫)所修 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即因中本愿及修因,从初成佛以来,尽未来际,相续变为周圆无际众宝庄严纯净佛土。此土以无漏色蕴为其体性。他受用土者,平等性 智大慈悲力,由因中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地上诸菩萨所宜,变为大小胜劣净土。此土亦以无漏色蕴为其体性。三变化土者,变化身所居。成所作智大 慈悲力,由因中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菩萨或二乘凡夫所宜,化为净秽大小佛土。此土以有情五蕴及器界四尘等为其体性。

第二节 十三性

此 宗又立入道次第为十三住。复依十三住建立七地。所言地者,能摄持菩萨义。住者,能为受用居处义。如梵藏二本云,由诸菩萨之摄持义说为地。又由受用住处之义 说为住。又地持云,摄众生故说地。自受行住,故说住。又善戒云,利他故名地,自利故名住。大论谓诸菩萨众,略有十二种住,由此十二种住,普摄一切诸菩萨 住,普摄一切诸菩萨行。复有如来第十三住,由此住故,现前等觉广大菩提名无上住。十三住者,一种姓住,谓犹未发趣无上菩提,于余十一菩萨住及如来住唯有因 转。即本性住种姓。二胜解行住,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众行,皆此住摄,即从初发心乃至初地。三极欢喜住,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住。即初地。四 增上戒住,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为缘所得性戒相应住。即第二地。五增上心住,谓诸菩萨增上戒住清净为缘,所得世间静虑等持等至住。即第三地。六决觉分相应增上 慧住,谓诸菩萨以世间清净智所依等持为所依止,为觉诸谛,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简择住,即第四地。七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觉分简择为所依 止,于诸谛中,如实觉住。即第五地,八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于谛能觉增上力故,简择显示由无智故苦及起因,简择显示由有智故苦及因灭住。即 第六地。九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谓诸菩萨即由三种增上慧住增上力故,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于一切法真如无分别慧修俱行住。即第七地。十无加行无功无用 相住,谓诸菩萨即于前无相住多修习已,任运自然,无缺无间,运转道随行住。即第八地。十一无碍解住,谓诸菩萨即以善清净无动慧等持为所依止,得广大慧,为 他说法,无上为依,能于诸法异门义趣释词差别,妙简择住,即第九地。十二最上成满菩萨住,谓诸菩萨安住于此,于菩萨道已到究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 得大法灌顶,或一生所系,或居最后有,从此住无间,即于尔时证觉无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佛所作事。即第十地。十三如来住,谓过一切诸菩萨住现前等觉大菩提 住。即如来地。

次七地者,前种姓住,名种姓地,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极欢喜住名净胜意乐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名行正行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无碍解住名决定行地,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名到究竟地。

第三节 三大僧祇

以 上所述行位,总经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此云无数,超过一切算数,故曰无数。从十住至世第一法,为第一阿僧祇劫。从初地至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从八地至 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初只为有漏,一行之中唯修一行。二只漏无漏杂,一行之中修一切行。三祇纯无漏相续,一切行中修一切行。经三大阿僧祇修行圆满,方证 佛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