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8, 2009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 (上)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 (上)

圆瑛大师著

圆觉经讲义序

自序

圆觉经讲义卷第一

圆觉经讲义卷第二

圆觉经讲义卷第三

圆觉经讲义卷第四

圆觉经讲义卷第五


圆觉经讲义序

清 凉云: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用则称体而周。具此三义,故名圆觉。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故。契经中有:了义、不了义。如来为人天二乘说不 了义教,以器小不堪担荷大法故。唯佛一人,独得觉性。为菩萨乘,说了义教,以根大能担荷大法故。一切众生皆得作佛,然对机说教,虽各不同,而契理契机,实 无有二也。此经直显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名为圆觉。直截分明,毫无隐覆。此则契经中,了义之契经,非不了义契经也。

圭 峰曰:余心宗圆觉,但以竞辨屈于妙义,龙藏倦于灵文,显性之教沉埋,名相之宗鼓舞,由是革旧风规,成新教化,黜权抑小,立顿张圆,使第一义天,星辰罗列, 大圆镜智,影像昭彰。况复偏宗此卷,誓广弘宣,二十余年,三复玄致。轮王髻宝,大云心传,长者家珍,清凉手授。所以内依观智,外托诚文,冥己身心,随应解 释。

今 我瑛兄,始契楞严三观,次精圆觉三身,造兹讲义,普被上根,诸轮绮互,单复圆修,四相潜神,非觉违拒,四病出体,心华发明。慈愿追随末后,长中下期,克念 摄念而加行。别遍互习,业障惑障而消亡,成就慧身,静寂觉遍,百千世界,佛境现前。是以闻五种名,超刹宝施福,说半偈义,胜河沙妙门,实由无法不持,无机 不被者也。如善财不出道场,遍历百城之法,犹海幢常冥寂定,广开佛事之门。圆觉宗通,第一义谛,大悟而岂假他求,内证而应须自决:似冰含水,融通而岂有凡 圣等殊;如金与镮,展转而更无佛生差别矣!

公元一九五二年仲冬 拈华老人应慈 谨撰

自序

夫 圆觉一法,冠以大方广三义。大者,当体得名,横绝边涯,竖无底止。方者,正也,以正智照了,恒沙功德之相。广者,多也,有自在无碍,任运随缘之用。圣凡同 秉,生佛一如,为诸佛之本源,实众生之心地。自从元明失照,枉受轮回,众生日用不知,迨至复本心源,证入涅槃,诸佛究竟无得。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譬如水 随冷气之缘,结之成冰;冰随暖气之缘,溶之为水。然冰水虽殊,而湿性如故。本觉湛然,众生终日罔觉。法身流转,如来所以兴嗟,知万法不出自心,悟一真本居 实际。今圆觉经者,玄妙难思,盖称性之极轨也。寂光无土,依受用而现身;妙德启请,说因地之法行。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 佛道。圆觉之性,实无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圆照清净之觉相,离念顿入,当处了知。此知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无明,无体可得,则无明顿断,佛道方成。次告 普贤: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觉;若知幻化,即已离幻,是名为觉。乃结答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如人梦身生疮,求医施药,既知是 梦,即已离梦,不须更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如梦疮之人,即已离梦,即为醒觉,觅疮了不可得,亦无须用药,渐次求愈也。次告普眼:欲求如来,净圆觉 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即是修行,渐次深入。次告金刚藏:闻前章 说,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即伸三难:一、以真难妄:若诸众生,本来成佛,唯是一真,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之妄?二、以妄难真: 若诸无明妄法,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三、真能生妄:若诸异生,本来成佛,后起无明,此乃真能生妄,一切如来,已经返妄归真,何时复生 一切烦恼?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佛即答云:虚空本不生华,真金理无重矿。次告弥勒:一切众生,由无始际,种种恩爱贪欲,是故能令生死相续。由本贪 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次告 清净慧:圆觉自性,本非差别之性,因众生迷倒,未能灭除,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不能同佛受用。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以示渐次差别。复 为一类大根众生,以示圆顿随顺,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谓以众生日用,不起丝 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风光。于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灭,虽住妄想之境,以境从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于无了知处,但能知既 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实也。因而信受,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次告威德自在:无上大觉,本无二相,随诸方便,便有三类;所谓奢摩他,如镜照像, 三摩提,如苗渐长,禅那寂灭,如器中锽。此三法门,十方如来,及诸菩萨,三事圆证:名究竟涅槃。次告辩音:一切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从禅定生。依顿渐修 习,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单复无非圆修,别遍意在互习。若能随顺修习,不久便证涅槃。次告净诸业障:众生由执我故,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因此便生憎 爱。不了迷识与迷智,二种四相,无始妄流转,不得成菩提。若能除灭贪嗔痴,法爱不存心,自可渐次成就。次告普觉:求善知识,当求正知见人,心远二乘,除作 止任灭四病,亲近无憍慢,远离无嗔恨;依正智慧而修,便能证于涅槃。次告圆觉:众生欲求无上道,先要结三期,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勤修三 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次告贤善首:是经为如来守护,菩萨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佛自定五名,今特取其二。末世众生,依此修持,渐至佛地。虽 为顿教大乘,亦摄渐修群品。是经力用广大,无机不被,从可知矣。余也,频年钻纸,心心惟仰大乘;一觉传灯,处处咸依自性。既诠楞严奥旨,妙妙心闻;复注圆 觉契经,尘尘智入。布舟航于觉海,敢诩为鼓棹之人,数名于义天,自笑乃担板之汉。忘言默契,愿为执鞭;入海算沙,从兹搁笔!是为序。

壬辰仲冬 阿弥陀佛圣诞良辰 七五老衲圆瑛宏悟 序于上海圆明讲堂

圆觉经讲义卷第一

今讲此经,依贤首宗开启十门。贤宗十门,前八门是悬示,第九门总释名题,第十门讲解经文。今为便利听众起见,移第九门,总释名题,而为第一,令人一听,即得领知总题名义。然后研究诸门,有所标准,不致茫然。十门者:

甲一 总释名题 二 教起因缘 三 藏乘摄属 四 体性深远 五 能诠教体 六 所被机宜 七 宗趣分别 八 力用殊胜 九 传译流通 十 讲解经文

甲一 总释名题

此 经共有五名,乃如来金口,亲自命名。一、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二、修多罗了义,三、秘密王三昧,四、如来决定境界,五、如来藏自性差别。为要事周义尽,如来 故说五名,求其简略切要,结集且标两号,而于第一名,复略陀罗尼三字,第二题全取,共十一字。上十字是所诠法义,后一字是能诠文字,能所合成一经名题。名 者,实之宾也,循名务必核实。题者,经之纲也,解经贵在提纲。今先解前五字。

大 方广三字是义,圆觉二字是法。如大乘起信论所云。摩诃衍(此云大乘)者,当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圆觉在缠,即是众生如来藏心); 所言义者,即体、相、用,三大之义也。大疏云:凡欲解了义经论,先须明释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照法,法即显著。今先讲大方广三义,后讲圆觉一 法。

大 者,当体得名,即当圆觉全体。此体竖穷三际,无始无终,历尘劫而常住;横遍十方,无边无表,超象外以孤标;无名立名,强名曰大。当体者,非对小言大之大, 若大外有小可对,则非至大。亦非先小后大之大,若大是由小而成,则非本大。今圆觉之体,绝对待,无前后,是至极之大,是本来之大,斯为大义。方者,就相得 名,即指圆觉德相。此相本不离体,即体中所具功德之相。又方者,正也,即正智圆照。一切诸佛,因地法行,皆依正智圆照。‘文殊章’云:如来本起因地,皆依 圆照清净觉相。圆照,即自性大智慧光明,返照自性清净觉相。诸佛依此圆照之正智,照空无明,得成佛道,是为方义。

广 者,从用得名,即指圆觉妙用。此用亦从体起,谓此觉体周遍,本有过恒沙等,不可思议之用。潜兴密应,广多无尽。不独诸佛已证觉体,大用繁兴,即众生在迷, 运转施为,亦头头是道。古德云:‘搬柴运水,尽是禅机,竖拂拈槌,无非妙用!’故有广义。以上所明大方广三义,即体、相、用,三大之义也。毕竟是何法耶? 故下直指是圆觉一法。此乃如来,先立法义,后出法体。法义既明,当讲法体。

圆 觉者,圆满觉性也。具足众德曰圆,照破无明曰觉。此圆觉,即诸佛之本源,众生之心地,而为十法界所依之体,具有不变随缘二义。本来清净,不动不变,而能随 迷悟之缘;随迷缘而成六凡法界,随悟缘而成四圣法界。虽为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变;如水随冷气之缘,结之成冰,随暖气之缘,复溶为水,其性始终不变。圆觉 平等,在圣人分上,不曾增一丝毫,在凡夫位中,未尝减一些子,即‘金刚经’所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也。‘金刚经’是法,指实相般若,即此经之圆 觉也。

圆 觉,并非他物,即人人本有之真心,而非肉团之假心,亦非意识之妄心。世人皆认假为真,或认妄为真,却将本有圆觉之真心,迷昧不知,故为不觉之众生。众生迷 昧真心,可以试验。且问于人:汝有心否?必答曰:有。再问:心在何处?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这里。此但认肉团为心,乃是认假为真。不知肉团心,本无功用。 若有功用,此心存在,应皆有用,何以世人乍死,此心尚在,即无知觉,足证无用也。或曰:此心死时无用,生时而能思想分别,何谓无用?答曰:此则一迷再迷, 又将第六意识之功用,认作肉团心之功用。非特肉团心,是假非真,即第六意识,亦是妄非真也。楞严会上,阿难认识为心,如来斥为非心,指名妄想。后向根中指 出不动、不变、不失、不还之如来藏心,即是圆觉真心。

圆 觉一法,是大陀罗尼(译云大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起信论’云:‘心为大总相法门体’者是也。圆觉真心,能生一切法,能摄一切法。一切诸法, 无不从心建立。佛告文殊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在解后文)又告普贤云:‘一切 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如是则一切诸法,不离圆觉。圆觉,即一心之别名;一心,为诸法所依之体;诸法,乃一心之用。此 心一法多名。‘华严’则曰:一真法界。‘楞严’则曰:如来藏性,‘净名’则曰:不思议解脱;‘法华’则曰:一乘实相。或云真如实际,或谓寂灭一心。在有情 分中,名为佛性,在无情分中,称为法性。名殊体一,无非圆觉一法也。圆觉一法,通因彻果,十法界不出圆觉一法,本具圆觉,而迷背圆觉者,六凡也;虽闻圆 觉,而不悟圆觉者,二乘也;分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满证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离圆觉无十法界,离十法界,不成圆觉。体周十界,用等恒 沙,不即诸法,不离诸法,是之谓无上心法。

修多罗,是梵语,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之教,上契诸佛所说之后,下契众生可度之机。是诸经之通名。凡经藏,无论大小乘,同名修多罗。

了 义者,大乘究竟显了之义。彻法流之源底,谓之究竟。谈理至极,显现明了,非同小乘,权渐方便,隐密之谈,说不究竟也。昔顺宗皇帝,问清凉国师云:诸经中, 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答曰:佛一代教,若约唯为一事,则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了义。此二皆不必拣,今约开方便门, 示真实相,有了不了。故‘净名’、‘涅槃’、‘宝积’等经,皆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义者,大乘教也,不了义者,小乘教也,此乃一往之分。若大乘 中,虽然六度齐修,智悲并运,定说三乘不一,亦非了义。若会三权归一实,以玄炉陶于群像,智海总乎万流,无二无三,无不成佛,方为了义。

‘大 宝积经’:‘佛告舍利弗:若诸经中,宜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烦恼业尽,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 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此经如来住法性土(寂光净土),现受用身(他受用报身),凡圣同源,主伴俱会,为十 二法身大士,直指众生,本来成佛。圆满觉性,与佛无别,直截分明,毫无隐覆,是契经中,了义之法,非不了义之法也。上十字所诠之法义讲竟。

经 之一字,是能诠文字,即契理契机之教。问:题中上有修多罗,译为契经,下经字,即契经之略称。一题双举,岂不重复耶?答:上指诸经,下指本经,必须双举, 方显此经,为诸经中了义经也。卷上者,上古之经,皆装成卷,舒之以便读诵,卷之以便供奉。后代易制,未易其名,故仍称卷。此经分为上下两卷,今当上卷,故 以卷上称。一总释名题竟。

甲二 教起因缘

如来教法,决不孤起,起必有由。究其教起因缘,有总有别。总,即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因缘者,就是如来要开示众生,本有佛之知见,要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得成佛是也。此为一代时教总因缘。

别,即就本经,有十因缘。乃以本觉真如,内熏为因,十二菩萨,请问为缘。

一、为示因地法行故。修证佛果,不离因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文殊创问本起之因,如来答以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佛为示因地法行,故说此经。

二、为示离幻即觉故。佛告普贤: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觉,若知幻化,即已离幻,既已离幻,即名为觉;如人处梦,不知是梦,一知是梦,即已离梦,离梦即名醒觉。佛为示离幻即觉,故说此经。

三、为示修行渐次故。佛告普眼: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即是修行,渐次深入,佛为示修行渐次,故说此经。

四、 为示穷尽深疑故。金刚藏闻前章,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乃兴三问——一问: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二问:若 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三问: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 佛善说譬喻,答以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若明此义,诸疑自释。佛为示穷尽深疑,故说此经。

五、为示离障顺觉故。一切众生,依事理二障,而现浅深,遂有五性差别。故告弥勒: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若能离障,随顺圆觉,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清净慧章’,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佛为示离障顺觉,故说此经。

六、为示修必依观故。大凡行人,欲奋真修,须假禅观,修不依观,未免错入歧途,故答威德所问,皆以悟净圆觉,依悟起修。悟即慧观,虽有奢摩他、三摩、禅那,三种分别,无非随顺觉性而修。佛为示修必依观,故说此经。

七、为示轮观随修故。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及能修习者。依于未觉,幻力修习,便有二十五轮。以能修之机不一,致所修之门亦多,故答辩音所问,或单修,或双修,或圆修,或先单后双,或先双后单,各随根器。常持此轮,随顺修习,不久得证涅槃。佛为示轮观随修,故说此经。

八、 为示穷尽四相故。一切众生,未除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成菩提。四相有二:(一)、迷识四相,依第六识,枝末无明所起,能障小乘涅槃,不 出分段生死。(二)、迷智四相,依第八识,根本无明所起,能障无上菩提,不尽变易生死。佛告净诸业障: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 命,由此不能入清净觉。此示迷识四相,又明修行所证,便生证、悟、了、觉,四种法执,此示迷智四相。二种四相颠倒穷尽,乃入如来清净觉海。佛为示穷尽四 相,故说此经。

九、 为示四病应离故。四病者:作、任、止、灭是也。此四本来是药,执药又复成病矣!以此四者,药病双通,执之,能为入道障缘,即是病;不住,则为进修方便,可 为药。又四者互为药病,以作则止治;止则作治;任则灭治;灭则任治。故告普觉当知: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佛为示四病应离,故 说此经。

十、 为示真修实证故。此经文殊创问:如来本起因地发心之后。如来答以圆照清净觉相,结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自下正宗十位菩萨,相继发问,不出信、解、修、证 四字。此上八种因缘,而于生信、开解、教修诸义,已经极力发挥,更无隐覆。惟是闻说良药,不能济病,见陈嘉馔,未克除饥,故于圆觉章中,示以真修,方得实 证。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上期一百二十日,中期一百日,下期八十日),克期取证,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即是真修。同入(证入也)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 觉,为我伽蓝,即是实证。佛为示真修实证,故说此经。以上十种别因缘,已尽一经之要义,故贤善首,请问经名流通。二教起因缘竟。

甲三 藏乘摄属

已 知此经,教起因缘,未知藏乘,何所摄属?藏有三藏,如来一代时教,不出经律论三。经,为定学之藏;律,为戒学之藏;论,为慧学之藏。此皆从正不从兼(如经 正诠定学,亦有兼诠戒慧),从多分不从少分(如律多分说戒学,亦有少分说定慧),此经是经藏摄,其中所诠,正属定学,虽有少分之戒(如普眼章中云,先依如 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等),及少分辩论之慧(如普贤,金刚藏各申三问,皆含辩之义),此皆兼带而已。乘有二乘:一、声闻乘(去声,是喻车乘 也),二、菩萨乘。声闻乘:闻佛说法之声教,而得道果,故名声闻。以其机小,谈理狭隘,凡三藏中,有谈小乘教、理、行、果,俱属声闻乘。菩萨乘:以菩萨有 大根大智,佛为说大乘,谈理深远。凡三藏中,有谈大乘教、理、行、果、俱属菩萨乘。此经佛与十二菩萨,说圆顿教,从因至果,远离二乘,皆依圆觉。踞菩萨 乘,修寂灭行,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乃属菩萨乘。三藏乘摄属竟。

甲四 体性深远

已 知此经,属经藏,菩萨乘摄,但未知以何为体?然诸大乘经,皆以实相(即真心之别名)为体。此经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佛依法性土(音度),现受用身, 与诸菩萨,皆入三昧,凡圣一源,身土不二,即是一真法界。此经始终,皆明圆觉,圆觉在缠,即是众生如来藏心。经云:‘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即如来藏清净心 体,平等不二,故为一真。文殊请问:如来因地法行。世尊首告之曰:‘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即是圆 觉。如来藏心,有此功能,此心‘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此经亦从如来藏心之所流出,故以如来藏为体。其体性深远,非大乘智 慧,不能解悟。四体性深远竟。

甲五 能诠教体

已 知此经,体性甚深,未审何为教体?‘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释迦牟尼佛在世,以音声语言,而作佛事,则声为教体。如来灭后,纸墨之教, 则以名、句、文为教体,此但略说。而声、名、句、文,但是能诠,若无诠之义,不成教体,故必通摄所诠,文义相随,而为教体。圭峰大师,以能诠教体,略作四 门。第一、随相门:以声、名、句、文,通摄所诠。第二、唯识门:以若文若义,皆是识心所现。第三、归性门:性是真如妙性,以识心无体,体即真如。第四、无 碍门:以随相属境,唯识属心,合之则成心境无碍。前二门属事,第三属理,合之则成理事无碍,故以无碍为教体。此经圆觉,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应属归性门。又 ‘普眼章’,根、尘、识等,一一清净不动,遍满法界,无坏无杂,则成事事无碍法界,应属无碍门。此经应以归性无碍为教体。五能诠教体竟。

甲六 所被机宜

已 知此经,能诠教体,未审所被何机?盖众生根机不一,教不对机,不能成益,机不对教,亦不得益,务必机教相当,方成法益。但此经收机最广,有正有兼。经云: 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此正当被之机也。又云: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虫,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如是则 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被此圆顿教法一薰,但得听闻,无不获益。谓宿根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亦得闻熏,而成圆顿种性,如华严食金刚之喻。此经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甲六所被机宜竟。

甲七 宗趣分别

已 知此经,所被机宜,未审何为宗趣?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当部者,即此部之经,崇者、崇尚,即重要之谓也。此经重要之点,即在圆照清净净觉相。此一 句,为十方如来,成佛之因地心。诸佛因地,皆依圆觉自性之光明,还照寂灭清净之觉相。圆照光明,是自心之智;清净觉相,是自心之理。以智照理,照到惑净智 满,永断无明,法身理显,方成佛道。则此经以圆照觉相为宗,成就佛道为趣。七宗趣分别竟。

甲八 力用殊胜

已 知此经,以圆觉真因,菩提极果,为宗趣,未审何为力用?此经以离妄证真为用。承前圆照清净觉相而来,既能照到,本来清净之觉相,则知世界身心,皆如空华; 空原无华,病目妄见,本无所有。故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又无明妄惑,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不可得。故曰: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即离,是离妄;即觉,是证真。‘弥勒章’中,勤断诸爱见,离妄也;便归大圆觉,证真也。乃至‘圆觉章’中,诸障若消灭,离妄也,佛境便现前,证真也,故以 离妄证真为用。八力用殊胜竟。

甲九 传译流通

已知此经,力用殊胜,未审译自何时谁人所译?

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唐, 纪时代。在我国唐朝,长寿二年。罽宾,此云贱种。以此国开基,由末田底迦立五百伽蓝于此,买异国贱人,以充役使,后生育繁盛,自立君长,邻国鄙之,故以贱 种名焉。此国在北印度。沙门,印度出家修道之通称,译为勤息。谓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又有四种沙门:一、胜道沙门:断惑证真,已得道果者; 二、说道沙门:宏法利生,代佛宣扬者;三、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门:破斋犯戒,既坏佛门者。佛陀多罗,此云觉救,以自觉觉他,救人 救世也。罽宾国人,于东都白马寺,翻译此经。按‘开元释教目录’及‘古今译经图记’,皆同此说,不载年月。据道诠法师疏云:羯湿弥罗,三藏法师,佛陀多 罗,于长寿二年,龙集癸己,持梵本(印度经本)至神都白马寺翻译,分为上下两卷。译者,易梵语为华言也。‘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曰 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彼时北方译官,兼善西语,梵本西来,请其翻译,遂以名焉。有翻字不翻音,如各种神咒;有翻音不翻字,如卍字△(上万下伊),有 音字俱不翻,如贝叶经;有音字俱翻,如各种经律论。此经音字俱翻之一。以其文法雅善,义理明显,可与‘楞严经’联芳并彩,流通特盛。九传译流通竟。

甲十 讲解经文(分三:乙一 序分,二 正宗分,三 流通分)

上 古解经但随文释义,并无分科立分。此三分始于晋朝道安法师,将一经分作三分,当时学者,多不依从。后有亲光菩萨‘佛地论’,流传此土,亦具有三分:一、教 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方信弥天(道安法师自号弥天释道安)高判,今古同遵。又以一部经,譬喻一个人,序分如首,五官具存,观其五 官,便知此人智愚善恶;一见序分,便知此经顿、渐、权、实。正宗分如身,腑脏无关。六腑五脏为一身之要,正宗法义为一经宗要。流通分如手足,运行不滞;经 有流通分,自可流传万世,通达十方,不滞一时一隅矣。

乙一 序分

丙一 六种证信序

(丙一分三:丁一 信闻时主,丁二 说 处依真,丁三 同体法众。此三科不出信、闻、时、主、处、众,即六成就。具足六种,方能成就法益。亦云证信序。证信者,证明此经六种成就,乃为佛说,可以生信。又云通 序,通于诸经皆有故。又名经后序,如来灭后,结集者,依佛嘱所安故。更有断众疑,息诤论,拣异教诸义不录。)

丁一 信闻时主

如是我闻:

一切经首,皆有六成就序。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据佛地论:阿难结集经时,诸菩萨咸共请云: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之曰:

如 是当说,如我所闻。既是如闻而说,自属可信,故曰信成就,闻而不忘,故曰闻成就。结集者,称为菩萨,以佛在净土说故,属摩诃衍藏(大乘菩萨藏),是文殊与 阿难海,在铁围山间结集。又如是者,指法之辞。即指此圆觉心法,今当依圆觉解释如是。圆觉,即众生如来藏心。清净本然,如如不动,故谓之曰如,心即是佛, 与佛无二,故谓之曰是。佛说此经,即说如是圆觉心法,虽说心法,具足佛法,及众生法。‘清净慧章’,随顺觉性,乃有五性之分。众生法,佛法,皆不离圆觉一 心故。

我 闻者:授受之义。佛与阿难,一堂晤对,佛教授,而阿难领受,面命耳提,亲从佛闻也。闻法必从耳根发识,闻佛声教,不曰耳闻,而曰我闻者,废耳根之别,从一 身之总,故称我闻。阿难乃随顺世间,假称为我,不同凡夫妄执之我,亦非外道妄计之我。若约本经旨趣,传法菩萨,以无我之真我,闻无碍之法门也。

一时,婆伽婆,

一 时,为时成就。不有良时,安成法会?乃是师资道合,机教相契,说听始终,名为一时。若约本经,则是身土、主伴、心境、理智、圣凡、皆一之时;平等本际,随 顺不二是也。婆伽婆,为主成就。不有教主,群机何归?诸经皆云佛,此经云婆伽婆,即是佛之别称。因一名而含六义,所以不翻。一、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生死 所系故;二、炽盛:身光之与智光,炽然照耀故;三、端严:具足微妙相好,端正庄严故;四、名称:名闻普遍十方,称扬无尽故;五、吉祥:威德冥加显护,消灾 灭罪故;六、尊贵: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故。具此六义,多含不翻,即五种不翻之一。(一、秘密不翻,神咒等。二、庄重不翻,般若等。三、此方所无不翻, 庵摩罗果等。四、多含不翻,婆伽婆六义,比丘三义等。五、顺古不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

他 经有云婆伽梵,乃梵音清浊不同耳。‘智度论’婆伽云德,婆云有,合云:德有。即是佛具有智断二德,以智德证菩提果,断德证涅槃果。又‘涅槃经’云:‘能破 烦恼,名婆伽婆。’亦即有德之意。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烦恼;以有解脱德,能了二种生死,以有法身德,能证究竟涅槃,圆证三德秘藏,名婆伽婆。一信、闻、 时、主竟。

丁二 说处依真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此 为处成就。欲说一乘顿教,必依法界真境。佛有三身:一、法身佛:依常寂光土,是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一如;二、报身佛:依实报庄严土,即卢舍那,住华 藏世界等;三、应化身佛:依凡圣同居土,即释迦牟尼佛,或在天上,或在人间,灵山、舍卫、竹林、鹿苑等处,为人天说法。今经说处,如来入法性源,现无碍 境。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者:入字,对三昧正受说。无入为入,乃是以智契理故,入无入相可得。神者,神妙莫测,不可思议。通者,通达无碍,得大自 在。此是解脱德(用大也)。大者,统十界而无外,含万象以有余,是法身德(体大也)。光明者,智光圆满,耀古腾今,慧照分明,窥天鉴地,是般若德(相大 也)。藏者,含藏,含藏体、相、用三大,是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密之藏,即圆觉本体,如来藏心,法界真境。

如来入此三昧(此云正受)是以智契理。又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而得正受,不受余受。现自受用身,乃法报同体之佛。自受法乐之处,三昧正受,华梵并举也。

一 切如来,光严住持者:以释迦所住真境,即十方如来,智光庄严之境,非余宝物庄严,此境为如来所住持故。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者:是字,即指上文,如来果地, 所住法界真境,就是众生因地,本具圆觉妙心,是谓果彻因源。面众生本具清净觉地,即是如来所住法界真境,是谓因该果海也。问:神通大光明藏,既是生佛同 等,如何如来称入,众生不入?答:众生亦未尝出此大光明藏。临济祖师上堂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看!看!’祗因众生,向为六尘 所蔽,六识所锢、而神不通,光不大,故不言入,非不入也。下文经云:‘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此 明我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之中,称体起用。身心寂灭,平等本际;此二句,正显体深。言佛住寂光真境,是法性身,本无身心之相,故曰寂灭。寂灭者,不生 不灭也。既无生灭,自然平等一相,复归本源,实际理地,诸佛众生,皆不离此大光明藏中也。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此二句,乃明用广。其用则称体而起,圆满周 遍,含裹十方,广大无外也。不二随顺,作二种解:一、体用不二,用随体遍,体用一致,故曰不二。二、谓身土、圣凡、自他、动静,一一皆是一真法界。身土圆 融,圣凡不隔,自他平等,动静一如,随顺一真,无有二相,是为随顺不二。故于一真不二境中,现诸净土。不二境,即寂灭真境,诸佛自受法乐之地。现字,即称 体起用。以无身心之相,那有说听之事?今云现诸净土者,正显从自受用身土,现出他受用身土。‘唯识’云:‘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故云现诸净 土,为十二位法身大士,说此圆满修多罗教。据此,则他受用身土,仍依圆满觉性为缘起耳。二说处依真竟。

丁三 同体法众

戊一 举类标数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此 举同体法众。皆证法身理体,故名同体。与者,共也、同也。大菩萨,是一类圆顿大机。菩萨,梵语具足云:菩提萨埵。我国人多好略,简称菩萨,菩萨,超过阿罗 汉、辟支佛二种圣人之上,本不易称。现见世人对灶君土地,皆称菩萨,,此是我国神教与佛教混而不分,故有如是错误。菩提,译觉;萨埵,译有情。分自利、利 他、两利,三种解释。一、已经觉悟之有情(此自利也),二、而能觉悟法界之有情(此利他也),三、智悲并运,以智慧剑裂烦恼网,上求佛觉以自利,以大悲 心,度众生界,下化有情以利他(此两利也),故曰觉有情。

菩 萨有:权教、实教之分。权教虽然六度齐修,但修事行,未明理性,不足称大。实教称圆觉体,修六波罗密,所修离相。如布施时,内不著能施之我相,外不著受施 之人相,中不著所施之物相,三轮体空,是大菩萨。大菩萨,具足多义。一、有大根: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二、具大智:以真智了空,俗智照有,中智不 著空有二边;三、信大法:深信圆觉,即心即佛之法,一切众生,本成佛道;四、解大义:了解圆觉一心,具足体、相、用三大之义;五、发大心:乃发广大平等慈 悲心,视大地众生皆如一己,普为与乐拔苦;六、修大行:即修四摄六波罗密行,自他两利;七、求大果:念念趣向无上菩提之果觉。具此诸大,故名大菩萨。摩诃 萨者:梵语摩诃,此云大。上既称大菩萨,此复加摩诃萨者,谓是地上大菩萨中之大菩萨也。以文殊等十二位,皆是等觉法身大士,复居十地以上之人。并其同行眷 属,其数约有十万人俱。同心同德,和合聚集,故云俱也。一举类标数竟。

戊二 列上首名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其 字,指下列十二位上首菩萨。名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降生之时,室满祥光,更有种种瑞相。又译妙德,谓智德深妙。华严表根本智,为诸菩萨 之上首。‘华严’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此菩萨深本难思,为七佛之师,乃古佛倒驾慈航,影响释迦会下,示同菩萨,助佛扬化。过去为龙种尊王佛, 现在北方,号摩尼宝积佛,未来成佛,名曰普现。本经为发起众,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普贤菩萨者:梵语邲输跋陀,华言普贤。行弥法界,德无不遍,曰 普。住居等觉,随心益物,曰贤。按‘悲华经’云:‘我誓于秽恶世界,行菩萨道,使得严净。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 此菩萨行门广大,与文殊二位列前者,表智行相资,堪入圆觉故。

普 眼菩萨者:法眼既明,普照法界。照事法界,事无不尽;照理法界,理无不彻;照理事法界,真俗圆融;照事事法界,法法周遍,无障无碍,故称普眼。金刚藏菩萨 者:金刚是金中之刚,具坚、利、明三义。菩萨,证法身坚固不坏之理(坚也),持甚深般若智慧之剑(利也),断历劫无明烦恼之惑(明也);即同金刚三义。经 中备起三问,顿断群疑,能生无量功德之藏,故名金刚藏。弥勒菩萨者:弥勒译慈氏,是姓。过去遇大慈如来,修习慈心三昧,故以为姓。本名阿逸多,华言无能 胜,因修唯心识定,识心圆明,照彻生死根源,以爱为本,慈济众生,断除细惑,慈无能胜,故名慈氏。清净慧菩萨者:慧觉清净,无住无著,照了诸法,犹如虚 空,故能随顺,得入圆觉。威德自在菩萨者:有大威势,足以折伏魔军,有大慈德,堪能摄济群品,功由三观成就,所以折摄自在。

辩 音菩萨:具足四无碍辩,能以音声,而作佛事,请宣轮观,饶益众生。净诸业障菩萨者:众生之障有三,曰惑障(即烦恼迷惑心),业障(即善恶不动偏空等),报 障(即苦果受报身)。报由业感,业由惑造。此三能障三德,故名为障。菩萨能净诸业障,必由断惑功成,四相既除,业根自净矣。普觉菩萨者:普觉生死涅槃,皆 如昨梦。末法之世,魔强法弱,众生修行,须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故请佛为说,饶益众生。圆觉菩萨者:因能圆照清净觉相,证入圆觉,故 得是名。请示末世修行,最初方便,佛说建立道场,分上、中、下期,以令三根得益。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者:既贤且善,而为上首也宜矣。经中请名流通,利 益今后,厥功甚伟。等字,等前十一位法身大士,而为十万菩萨眷属之上首。二列上首名竟。

戊三 与伴同会

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与 者,同也。诸眷属,即十二上首菩萨同行眷属也。时时为上首护念曰眷(眷即眷念),摄令从道曰属(属即摄属),当此圆觉法会,故相与偕来。皆入三昧者,主伴 同入也。所入三昧,即神通大光明藏。皆入有二义:一、佛力加被故:以如来既入自性三昧,乃是以法性身,住法性土,而此众人,皆在法性之中,仗承佛力,智契 法界,故得皆入。二、智同于师故:十二上首,皆法身大士,与如来同一法身。佛入三昧,大士亦入,而此众人,向为大士眷属,智同于师,因见师入,亦与从入, 故云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者:即前于不二境,所现之净土,凡圣一源,主伴同会,身心寂灭,平等一相,故谓之曰:平等法会。所说第六众成就者,以此。 一六种证信序竟。

丙二 一经发起序

丁一 文殊启请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六 种既经成就,法会自尔当开,于是文殊启请,以为本经发起之众。有谓序阙发起,细研文义,文殊一章实具发起全经之意。初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次请菩萨发 清净心,远离诸病,后及末世,求大乘者(人也),不堕邪见。观如来答处,先总标真宗,即总冠下文,正宗分中,信、解、修、证诸义。细研十章文义,章章有 病,能障正修。既能远离诸病,则正修自然可成矣!至‘普觉章’末云:‘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无证,除彼我人,一切诸 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此语与文殊启请之语,遥遥相对,故判本章,为全经发起序。

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本座而起,顶礼佛之双足。以至尊之顶,礼至卑之足,以表身业恭敬。礼已右绕三匝,长跪叉手,收摄意根,以表意业恭敬。而白(仰白)佛言,以表口业恭敬。此段三业恭敬,为请法之仪,乃结集者所置。一文殊启请竟。

丁二 正陈请词

戊一 问如来本起因行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大 悲世尊,是赞佛语。称赞如来具广大平等之悲心,横竖该彻,为众拔苦。横则普利现在十方,竖则饶益未来末世,故称大悲;能为六凡有情世间,三乘正觉世间,九 法界二世间,所共尊崇故,惟佛一人,具足十号,超越九界,堪当此称。愿为此会者:即求佛为此现前,平等法会。诸来法众:即十万菩萨,皆入三昧之众。说于如 来下,乃请说之意,有三:初请说如来因行;次请说菩萨发心;后求利末法众生。

初 请说如来因行。先释如来二字,是佛具足十号之第一号。如,是不动、不变之义。来,是去来随缘之义。今以九界料简释之:六凡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 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来而不如,以其随业缘而来,三界受生,心为境动,见色被色动,闻声被声动,此心转变不常,故曰来而不如。二乘法界 (声闻法界、缘觉法界),如而不来。以其分段生死已了,安住化城不动,沉空滞寂,得少为足。虽经如来诃斥,不肯涉俗利生,视三界如牢狱,观生死如冤家,故 曰如而不来。菩萨法界,非如非来。非同二乘,耽著涅槃,不肯从空出假之如;非同六凡,随业受报,终日被境所动之来。而菩萨广运悲心,往来六道,处尘不染, 乘愿利生,不住涅槃,不畏生死,故曰非如非来。佛法界,亦如亦来,故称如来。不为一切烦恼所动,不被世间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所动,观 察众生,机缘成熟,示现八相(下兜率、托母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般涅槃,小乘无住胎,大乘多住胎,小乘降魔,大乘无降魔,了知魔即是佛) 成道,故曰亦如亦来。此但约应身如来解释。更有报身如来:安住第一义谛,如如不动,名如;依理起智,以智照理,惑净智满,成等正觉,名来。更有法身如来: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既遍一切处,则无去来。如‘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本 起清净因地法行者;即如来在凡夫位,最初根本,所起之因地心,及所修无漏法行。因心而曰清净者,即自性清净,如来藏本然之心。本经所云:清净觉相,为诸行 所依之因地心也。此心寸丝不挂,一尘不染,故曰清净。即六祖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依此心为因地心,即‘楞严’所谓:‘依圆湛不生灭性, 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是也。法行:乃称圆觉法性,所起之六度行。称(去声)圆觉法性,本来无贪,故修布施行;称(合也)圆觉法性,本来无染,故 修持戒行;称圆觉法性,本来无嗔,故修忍辱行;称圆觉法性,本来无身心等相,故修精进行;称圆觉法性,本来无动,故修禅定行;称圆觉法性,本来无痴,故修 般若行。又正念真如,离一切念相,离相妙行,即清净法行。

又 ‘大集经’说:‘若有比丘(出家修道之通称,名含三义故。),读诵如来十二部经,乐(去声,好也。)为四众敷扬演说,思惟其义,是名乐读,乃至是名思惟, 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观身心,乃至境界都息(内脱身心,外泯世界),永离烦恼,其心寂静,我则说之,名为法行。’文殊之意,欲求佛果,必依真因,倘若因 地不真,难免果招纡曲,非但徒劳无益,而且有损。如造金像,必依真金,成像之时,体无增减。今请佛说本起因地者,以佛是过来人。正所谓:‘欲知山下路,须 问过来人。’方得明示不谬。一问如来本起因行竟。

戊二 问菩萨发心离病

‘及论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及 者,并及。既问发心,请说离病之法,菩萨智悲双运,运智上求佛道,运悲下度众生。大乘者,一心之理也,即是本经圆觉一心。以具足体、相、用,三大之义,能 运载众生,从凡夫地,至如来地,故名大乘。一心三大,解见在前。乘有运载之功,菩萨当依此发心,依此修证。中、即圆觉体中。发清净心者:即发菩提心也。梵 语菩提,此翻为道,即发上求佛道之心。如云:‘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是也。又即‘起信 论’,所发三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故:正念真如,清净本然,纤尘不染,是为发清净心。二者、深心,乐(去声)集诸善法故:乐集善法,可以对治一切染 法,是为发清净心。三者、大悲心,广度诸众生故:终日度生,不著度生之相,离相清净,是为发清净心。此清净心,即一真法界,本源真心。依之为因地心,自可 圆成果地修证。

远 离(俱读去声。)诸病者:病,即众生心病。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执此身心,以为实我,是我执之 病。执一切万法,以为实法,是法执之病。我法二执,各有分别、俱生,头数无量,故曰诸病。若能发清净心,不存我见,不起法见,知是空华,即得我法二空真 理,并空亦空,则药病双袪(除也),诸病自然远离耳。上请近益现会,下请远被当来。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以 上所问,如来因地法行,及菩萨发清净心,如来指示分明,不仅有益现会菩萨,能使未来末法之世,求大乘之众生,得正知见,不堕邪见。末世者,法末之世。如来 灭后,正法住世千年,像法住世千年,末法万年。末世众生,障深业重,法弱魔强,纵有求大乘之人,若不知如来因行,与菩萨发心,难免错乱修习,堕落邪见。 ‘楞严经’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二种根本者:一、真本, 二、妄本。妄本是识心(虚妄生灭),真本是根性(常住不生灭),若依生灭心,为本修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若以圆湛,不生灭性(即圆觉清净

因地心),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是则因真果正,自然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五体投地三请者,轻身重法也。此四句,亦是结集家所叙,请法之仪耳。二正陈请词竟。

丁三 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 时,乃文殊殷勤三请,已竟之时。世尊因其为法心诚,利生念切,乃重言善哉以赞之。一、赞其能为现前菩萨;二、赞其能为末世众生。复称善男子者,以其具大智 慧,利益今后故。汝等者,汝,指文殊,等余大众。乃能为诸菩萨者:此指初发心菩萨,不知发何等心,修何等行,是以咨决询问。下牒问词。如来因地法行(解见 在前),及为末世求大乘者得正住持。若知如来因地法行,及大乘菩萨,所发清净心,自然得正知见;明白正修行路,得正住持,即是安住一真圆觉妙心,任持万行 无失,不落空有二边,是为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者:诫以谛实而听,勿杂余缘,许以当为宣说,不负众机。‘智度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 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欢喜,如是之人可为说。’当如时雨化禾,春雷跃鲤,会众以及末世众生,当得不可思议之益。三如来赞许竟。

丁四 承教静听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文殊承教欢喜,愿闻了义之教。在会法众,莫不皆然,忘尘息虑,静默伫听。如‘十地经’云:‘如渴思甘露,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医,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此即奉教喜听之义。二一经发起序竟,并前六种证信序,一序分竟。

乙二 正宗分

丙一 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丁一 总标真宗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此 段即圆觉真宗。一经要义,不出信、解、修、证。自下正宗十一重问答,分作二科。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初者顿悟本 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为真正信解,不认妄念,不执异见故也。成本起因者,成为最初发起之因,然顿教因地,总有三重:初,了悟觉性;次,发菩提心; 后,修菩萨行。故重呼善男子者,令其注意也。无上法王:即是佛证究竟无上觉道,而为诸法中王,于法皆得自在故。王,即自在义,更无有上也。然虽众生,无一 不具有圆觉,而尘经未剖,宝藏犹埋,既不自知,宛受贫苦。惟佛全得其用,故但标大觉有之。有大陀罗尼门者:此举其体也。即是大总持门,能总一切法,十界依 正,悉皆依此为体故;能持无量义,染净因果,悉皆执持不失故;一切凡圣出入所由,故谓之曰门。陀罗尼,有多字、少字、一字、无字之别。今取无字陀罗尼,一 心之法,方名为大。以其包太虚,周沙界,总持无量法义故。又门有出入之义。依本起末为出,摄末归本为入。众生迷之则出,诸佛证之则入。此一说也。又一切诸 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门流出,此门为众妙之门也。上举其体,下出其名。

名 为圆觉者:此出其名也。圆觉,即大陀罗尼,为大总相法门。圆觉是总相,一切诸法,是其别相。别相不离总相,如金器是别相(种种相状,千差万别),金是总 相,一一金器,皆不离金也。此如来举自己所证法体,对机演教,以示文殊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者:并下皆约流出净法。以文殊所问,是一期修证,返染还净之 事,故总标当约净法。一切(去声)是包括之辞。以圆觉,具足恒沙称性功德,故能流出无穷,而未尝有竭也。清净真如者:清净本然,由来无染,并非澄之使清, 浣之使净,乃是自性本来清净,以其离一切相故。如‘起信论’所云:‘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 如。’真者,无可遗。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不可说此法是真,彼法非真。如者,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不可说此法是如,彼法非如。若真外有非真,如外 有非如,即是其性不遍,尚有对待,有对待便非真如,以真如是绝诸对待,其性无外故。又清净真如,乃诸佛之法身,众生之佛性。名虽有二,其体不二,人人本 有,个个都迷。虽然在迷。处染不染,故曰清净;本来无妄,不迁不变,故曰:真如即因地心也。

菩 提涅槃者:梵语菩提,此云觉,亦云道,是诸佛所证之智德。依本觉佛性,起始觉真智,以智断惑,惑净智圆,名得菩提。梵语涅槃,此云不生不灭,是诸佛所证之 断德。以本觉出缠,不受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系缚,名得涅槃。即果觉也。诸波罗蜜,或云波罗蜜多,此云彼岸到,若依此方,顺义回文,当云到彼岸。常途实 教菩萨,修六波罗蜜,所谓檀波罗蜜(布施)、尸波罗蜜(持戒)、羼提波罗蜜(忍辱)、毗梨耶波罗蜜(精进)、禅波罗蜜(禅定)、般若波罗蜜(智慧),此六 波罗蜜,乃以般若为先导。般若,即能照之智,以智照理,称理起修,所修离相,修即无修,即因地法行也。教授菩萨者:以上所流出诸法,乃教授菩萨之法。菩萨 求证菩提涅槃之果地觉,必须依此清净真如,为因地心,修诸波罗蜜,为因地行,依因感果,自可圆成果地觉也。上属标宗,下乃酬请。一总标真宗竟。

丁二 别以详示

戊一 长行

己一 酬答初请

庚一 明真因有力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一 切如来:是已证果觉之人。果觉不离因心,故曰本起因地;即成佛根本,起于因地之心。皆依下,即因地所修之法行。佛佛皆然,故云一切如来。皆依圆照清净觉相 者:此一句,正答文殊所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下二句,乃法行之功能力用。圆照,是能照之智;觉相,是所照之理,一切如来,本起因地,并无别法,皆 依圆觉自心之智照,还照清净本然之觉相。觉相,即圆觉妙心,实相理体。依理体起智用,以智用照理体,照彻心源,究竟清净。妄惑空,名为永断无明;法身显, 故曰方成佛道。一明真因有力竟。

庚二 明无明本空

辛一 先示其相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此 征释无明体相,以显圆照功能。上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佛恐众生不知,无明为何物,故自征云何名为无明?下则释出根本、枝末二种无明,令众生觉悟。无明, 为生死之因;圆照,是涅槃之本。今于如来解释之外,先略明无明字义,以及行相等,庶于下文容易了解。无明者,无所明了。不明圆觉真心;不明诸法幻相;不明 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故曰无明。亦名曰痴。痴,即根本不觉心。最初一念妄动,为独头生相无明,迷本圆明,是生虚妄,从迷积迷,以历尘劫。亦名曰迷,即 迷真起妄。如‘楞严经’所云:‘晦昧(迷也)为空。’将真空本性,晦昧而为顽空。又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此二句亦无明初起之相。余解‘楞严’以必 明二字,即是从真起妄。谓性觉本具妙明,不假明而明之,若必加明于觉体之上,此必明,即无明初起之相也。以有必明,则是妄为,将妙明变为无明,将性觉转成 妄觉。必明二字,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立字义同。为万妄之根源,是三道(惑、业、苦)之托始。

‘起 信论’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不觉,即无明也,故云无明不觉生三细(业相、转相、现相,第八识具此三相)。但无明不觉之 相,不离本觉之性;如冰不离水,冰性全是水性故。若无慧日圆照之功,安识无明妄体本空,圆觉真心本有。现在依惑造业,依业受报,轮转不休,皆无明之咎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者:一切众生,通指六凡、二乘、权教,以未破我法二执故。从无始来,是追究无明之源。一切众生,本元真如,与诸如 来,无二无别,祗由最初一念妄动,而有无明,谓之无始无明。以无明无因,无有始相可得,故曰无始。无始无明,即万法之妄本也。无明无因,‘楞严’详示:富 楼那欲穷生妄之元因,即究无明之始相。佛曰:‘妄元无因,若有所因,不名为妄;既称为妄,云何有因!’后举喻演若达多,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 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无状狂走,到处寻头。此即喻迷真起妄。迷本无根,所以无始,亦复无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即前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颠 倒而曰种种者:无明,即是颠倒,迷真起妄,不动而动,是为颠倒。根本无明,是一种颠倒,枝末无明,又一种颠倒;又于本来无我中,妄执实我,是一种颠倒;于 本来无法中,妄执实法,又一种颠倒,故曰种种颠倒。此但略言耳,实则无量种种也。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者:以颠倒之义难明,故佛借喻以显。举一迷方之人,迷 失方向,以致四方(东西南北)易(改也)处,迷东作西,惑南为北,迷人心中,方向已改,而方实在不曾移动,东还是东,南还是南。迷,喻无明,将东作西,以 南为北,即是颠倒。东南本方,喻觉性,无明虽然颠倒,觉性依然不动。妄认四大为自身相者:妄认,乃不当认而认,即无明颠倒,迷真认妄,执妄为真也。四大, 即是地、水、火、风。吾人此身,乃四大假合所成。皮、肉、筋、骨,属地大;津、液、精、血,属水大;周身暖触,属火大;气息出入,手足运转,属风大;风之 为性属动,若风大有病,则不能动,疯瘫之人,可以为证。此身即属四大假合,本来无我,而众生遗失本来清净,平等法身,妄认四大假合之身,以为自己真实身 相,执为实我。此即我执颠倒。妄认二字,双贯下二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者:上句指第六意识心。此心‘楞严经’呼为前尘分别影事,外依六尘所缘之境,而起 六识能缘之心,分别好丑,而生憎爱。前尘(现前尘境)如形,此心(第六意识)如影,随尘起灭,尘有则有,尘无则无,本无自体,故曰六尘缘影,毕竟非实。而 众生遗失本妙明净,寂灭真心,妄认缘尘分别之心,为自己真实心相,有大功能,亦即我执颠倒,以妄认真心,为实我体故。即认身心,以为实我,必认四大、六 尘,以为实法,即是法执颠倒。我法二执,都由妄认而来,正如弃海认沤,是一颠倒;目沤为海,又一颠倒,故曰种种颠倒。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此 举二喻,以显妄认身心。如目有翳病,则见空中有华,真月之旁,更见二月。空,喻圆觉真理;净眼,喻般若正智;病目,喻无明妄见;狂华,喻四大身相,似色可 见;二月,喻六识心相,似心能照。若认为实华真月,即是颠倒;若知病目,见空华、二月是妄,则知净眼,见澄空一月是真也。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此 段但约空华,而略二月,以其可以例知,故不必双约。谓空中实无空华之相,由病目人,妄执实有。妄执与上妄认对映,由妄执实有之故,非惟(独也)惑此虚空自 性,本无华相,亦复迷彼,实在空华所生之处。二月例知云:月实无二,亦由病目妄执实有,由妄执实有之故,不独惑(迷也)此虚空,本无二月,亦复迷彼二月, 所生之处。若明空华、二月是妄,便可觉悟圆觉自性,本无身心。迷者妄认,由妄认故,非惟惑此圆觉自性,亦复迷彼身心生处矣。今既不知圆觉自性,本无身心 (如虚空本来无空华二月),又不知身心幻相,从何而有(如迷彼空华二月生处),由是颠倒,认妄为真,随顺无明,起惑造业,故妄见实有身心,舍生趣生,轮转 生死。古德悟此,故曰:‘涅槃生死等空华。’故名无明者:因颠倒妄执之故,遂乃理事双迷。于理,不明觉性之无生;于事,不明身心之如幻,故名无明。一先示 其相竟。

辛二 后显本空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此 显无明无体。上文明身心本无,由无明妄执而有,喻如空华二月,虽有实无。今进一步,非唯所执之身心本无,即能执之无明,亦非实有体性。何以故?以是依他起 性故,有迷有觉,迷之似有,觉之即无,而觉体本无生灭也。譬如梦中人:非指做梦人,乃指梦中所现之人,正在梦时非无,及至一醒,了不可得。永嘉云:‘梦里 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做梦人,喻本觉;梦,喻不觉;醒,喻始觉。因睡而梦,睡熟而醒,总与本人无干。则知因迷,而无明生,是为不觉;因悟,而无 明灭,则为始觉,亦与本觉无干也。法合:无明无体,但由一念妄动而有,非实有自体可得;如迷位人,在迷时非无无明,到了悟后,无明了无所得。再进一步,此 无明,不独悟后方空,正在迷位,为众生时,何尝实有!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此 明无明无因之义。此义难解,佛再举喻以显之。但所举空华之喻,与前虽同,而所喻之法不同。前以空华喻妄身,此以空华喻无明。承前难(去声)云:悟后无明, 了无所得,毕竟灭向何处去?举喻答曰: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一定华灭之处。何以故下,征释。征云:何以故空华无有定灭之处?释曰:虚空本无生 华之故,若有生处,方有灭处,生既无生,灭何所灭!因无生处,所以无因。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此 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是之故,说名轮转生死, 非圆觉性,实有生死轮转也。上喻空华灭时,不可说言,虚空有一定华灭之处,因本无生处故也。法合:无明灭时,不可说言圆觉性中,有一定无明灭处,亦因本无 生处故也。华起华灭,总与虚空无干,无明起灭,亦与圆觉无干。‘楞严经’云:‘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此正是无 生之理。二明无明本空竟。

庚三 明妄尽还觉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此 明以智断惑,确示顿悟妙门。牒合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以显圆照之功,惟在一知字耳。谓如来本起因地修圆觉者,而圆觉实无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圆照清净之 觉相,离念顿入,当处了知。此一知字,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无明无性,其体本空,同如空华,无体可得;则无明顿断,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者:根本既 断,枝末自枯。前迷时,妄见身心,实有生死;如病目,见有空华、二月。现以离念真智,圆照清净觉相,五蕴皆空,故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者:作,是作意,加以功用也。此言本无生死,非若声闻,析之使无,非同缘觉,推之使无,非如三贤菩萨,修种种幻行,以幻除幻,灭之使无。但以圆照清净觉 相,身心寂灭,本性自无,故不随生死轮转;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也。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此 泯智合觉,特显觉体,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不落有无,方为大彻大悟之真知也。上文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必须不存知相,若存知相,便是幻知。而非真知 也。彼知觉者:乃指知是空华之知,此知,乃称觉体所起之真知,即圆照觉相之智光,本来离念,不落有知,不落无知,故曰犹如虚空。以真知之体,犹如虚空,不 可以有知论,亦不可以无知论。如‘起信论’所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性自神解,不落有无。

若 存有知,知觉性如虚空,为有知者,即是执药成病,同于凡夫之知,故曰:知虚空者,即空华相。如‘楞严’所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是也。若存觉性无 知,即是斩头觅活,同时土木无知,故曰:亦不可说言,无知觉性。如古德云:‘死水不存龙。’赵州云:‘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而此真知,不同妄识, 仗境托缘,作意之知;不同太虚,空廓旷荡,断灭无知。以真知无知,无所不知,不落有无二相。永嘉云:‘若以有知、无知为知体,即是随顺无明,不名随顺净 觉;必须坐断两头,有无俱遣,方是随顺清净觉性。’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首 句征,下释。征云:何以故,必须有无俱遣,方为随顺净觉?下释云:真心绝待,照体独立,不但不曾迷,亦且不曾觉!以是常住寂灭相,喻如虚空性故;一法了不 可得,湛然清净,常自不动故。如来藏中者:承上如虚空性,常自不动,乃是如来藏。此一句是法,下五句是义,末句出名。如来藏,即是圆觉真心之别名。‘楞伽 经’云:‘寂灭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此经圆觉,即迷位众生,如来藏心。浅显言之,谓如来之性,含藏其中,故曰如来藏。如来之性即佛性。佛性,含藏 在众生心中,故诸大乘经皆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若但知是心是佛,不知佛本是而须修,未免流为狂慧。若但知是心作佛,不知但向己求,休从他觅,未免 骑牛寻牛。以如来藏,具有不变随缘二义。若随染缘,从真起妄,遂成世间,六凡法界:若随净缘,返妄归真,便成出世间,四圣法界。虽成十界诸法,不出如来藏 心之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者:此二句明空如来藏之义。以藏性用虽随缘,而成六凡法界,生死染法,四圣法界,涅槃净法,而体本不变,染净诸法,无起无灭。 本经云:‘生死涅槃(六凡生死,四圣涅槃),皆如昨梦。’梦时诸法无起,醒时诸法无灭,故曰无起灭故;诸法当体全空。承上句,既无起灭,惟是一真心体,灵 光独耀,迥脱根尘,所有知见,无从凑泊。即‘楞严经’所谓:‘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故曰: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此三句明 不空如来藏之义。法界性,与如来藏,体同义别。别则有二:一者、在有情分中,名如来藏,在非有情分中,名法界性。如智论明佛性法性之异。二者、谓法界性, 则统摄有情无情,包括佛性法性。若称如来藏,但语诸佛众生,清净本源心体,故指如来藏,如法界性。此法界性,即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所有十界,不离一 真,故曰究竟圆满(万法皆备,不空如来藏也),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者:此出其名也。上说因地,以圆智照圆理,照空所幻身心之境,照破能幻无明之 惑,并将能空之智,亦复不存,惟有如如照体独立,是则名为: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一酬答初请竟。

己二 酬答次请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此 如来酬答文殊次请。前文殊请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故酬答云:菩萨若能因(依也)此如来所修因地法行 而修,自可圆成果觉,惟是大乘中,须发清净心。大乘者,以一心三大之义为乘。‘起信论’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是 以教发清净心,即直心正念真如,可离种种颠倒之病。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则为正行,得正住持,自然不堕邪见。一长行竟。

戊二 偈颂

己一 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尔 时,乃佛说长行已竟之时。世尊欲重宣此中如来因地法行、菩萨发心离病、末世众生不堕邪见等义而说偈言。此三句是结集家所安。偈,是偈颂,有二分别:一名伽 陀,此云:讽颂;又云:孤起颂;又云直颂(不颂长行,故曰孤起,直以偈说法,曰直颂)。二名祇夜,此云:应颂;亦云:重颂(应上长行之义,而为重颂)。此 为十二分教之二,今颂惟属第二,重颂长行之义。

古 德于颂中,分超颂、追颂、广颂、略颂、补颂、义颂六种。超颂者:长行在后,超前而颂故;追颂者:长行在前,更追而颂故;广颂者:文略颂广故;略颂者:文广 颂略故;补颂者:补长行之阙故;义颂者:但取义而颂故。经说重颂,佛有三意:一、应机施教,以应一类乐略之机也。二、慈诲谆切,恐乍听遗忘,重说偈颂也。 三、法益普及,令后至之众,得沾法味也。一标颂竟。

己二 正颂

庚一 酬答初请

辛一 明真因有力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

重 呼文殊,诫以当知者:以文简意周,不可或忽也。此四句告以十方诸佛通修之法。诸佛从于根本,最初因地发心,皆以(用也)圆觉体中,所起之智慧,时时觉照, 照彻清净觉相,故能了达无明,无非颠倒,本无实体,犹如空华。无明有:生、住、异、灭四相,又名四种梦心。辗转相起,从细至粗。生相无明,即是最初一念不 觉,故心动,即名为业(业相)。业,是起动义,转如来藏,而成藏诸。住相无明,依于动心,则能见(转相)、能现(现相)、能取境界(智相),起念相续不断 (相续相);三细后二,六粗前二、皆住相摄。异相无明,于所缘境,取著转深(执取相),分别种种假名言相(计名字相);六粗中二,属异相摄。灭相无明,第 五粗起业相,依惑起业;无明之功用,到此而止,故为灭相。欲破四种无明,但用智慧觉照,照破无明无性,则四相顿破矣。一真因曰有力竟。

辛二 明无明本空

‘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知, 是能照觉智;彼,是无明。以真智照真理,惟一清净本然之体,本无无明。以无明本空,但如空华,病眼妄见,如以净眼观空,惟一晴空,迥无所有,空华即灭。无 明既灭,则不见身心之相,那有生死?故云: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二句,喻无明无体。犹如做梦之人,正在梦时,非无做梦之人,及至醒时,梦人了不可得,惟 是醒人;喻无明无体,体即圆觉,迷之,则成无明,悟之,无明即灭。迷悟只是一心。二无明本空竟。

辛三 明妄尽还觉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觉者,乃能觉之真智,即自性之光明。自性广大周遍,犹如虚空;此智称体而周,故如虚空。泯智合觉,平等一相,体既不动,智亦不动。三际不能迁,诸法不能移,故曰: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觉,即能觉之智,与所觉之理,能所不二,理智一如。理随事遍,事得理融,证极圆满觉性,故能遍满十方,即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众幻者:幻身、幻心、幻惑。惑,即无明。无明本空,故亦如幻。圆照之真智现前,无明之幻惑即灭。长行云:‘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无生处故。’众幻元无,并非灭于真如;佛道本成,到此亦无所得。末句证释:谓本来佛性,圆满具足故。一答初请竟。

庚二 酬答次请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此 中,即圆觉性中。菩萨能于圆觉性中,发大菩提心,圆照清净觉相,真智一照,妄惑顿空,诸病自离。末世诸众生,如有修习大乘之者,亦应依此进修,可免邪见。 若不依此,总是旁蹊曲径,而非真菩提路矣。此章最为紧要,文虽不满四百言,而如来一代时教,所有性相二宗之旨,摄尽无余。若约性宗,据‘起信论’:‘依一 心法,开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生灭门中,复有觉、不觉二义。’此章圆觉,是一心法,大总持门。清净觉相,是真如门,真如界内,不立一 尘故清净。无明颠倒,妄认妄执,是不觉义。知是空华,此知即是觉义。因本觉,而有不觉(从真起妄),因不觉,而有始觉(返染还净),此二是生灭门。今欲令 行人,顿悟真如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若 约相宗,不出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性(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此章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缘影之心,但有其 名,而无实体,名也。四大身相,相也。妄认妄执,不当认而认,不当执而执,妄想也。知身心如幻,无明本空;知,是正智。觉心不动,是如如。此章五法皆具。 若约三性:身、心是依他起性;妄认妄执,是遍计执性;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能断无明,能成佛道,是圆成实性。此章三性亦复皆具。

此章既具一心、二门、五法、三性,我佛谆谆善诱,欲令众生,但依圆照之功,照破生灭门,复归真如一心,又依圆照之功,照见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复归圆成真实耳。一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竟。

圆觉经讲义卷第二

丙二 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

丁一 征释用心

戊一 普贤启请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为请法进问威仪,以表三业恭敬,可知。

戊二 正陈请词

己一 总问云何修行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此就机请修。大悲世尊,解见前章。前章佛答文殊,已显顿悟法门,悟必依智,故以文殊表智。此章悟后请修,修假立行,故以普贤表行。此经以二菩萨居前者,正以智行相资,得入圆觉故。

普 贤因闻佛答文殊: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此;不假修行,亦无方便,非上上根人,莫能领荷。现在未来,此等根器众生不多,若不假修行,必难悟 入,若不假方便,不能造修。故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凡修大乘者,闻此因地法行,云何依解修行?先问修行,后问方便渐次。闻此圆觉清净境界 者:即文殊所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佛答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此乃顿悟顿了之境界,纤尘不立,无事修证矣。

然 宗门悟修,亦不一概。有顿悟渐修,如日出冰消。顿悟,如朝曦忽出,大光普照;渐修,如暖气所熏,坚冰渐化,此为解悟。有顿修渐悟,如学射中鹄。顿修,如射 箭,一发即发;渐悟,如中鹄,久习方中。有渐修顿悟,如起程入都。渐修,如每日行路;顿悟,如一旦入都。有渐修渐悟,如登高远眺。渐修,如步步登高;渐 悟,如所鉴渐远。此三为证语。更有顿悟顿修,此是上上根器,如以刀斩绳。此通三义:一、先悟后修:先悟则豁然贯通,顿了一切;后修则不著不证,任运合道, 此为解悟。二、先修后悟;先修则如人服药;后悟如病除愈,此为证悟。三、悟修同时;如发电话,随发随到,此通解证。若云本具一切佛法为悟(如饮大海水), 一念万行为修(自得百川味),亦通解证。此‘圆觉经’,如上悟修诸义皆具,细研自知。‘文殊章’,圆照清净觉相,是顿修,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是顿悟。余 章随文研究,不难明了。一总问云何修行竟。

己二 别难幻幻何修

‘世尊!若被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此 因闻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而起疑。空华是幻。知如幻者:知,即能照之智;如幻,即无明不实如空华。既知无明如幻,则身心亦皆是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者:上 幻字是幻智,下幻字为幻惑(惑,即无明)。无明身心,既皆是幻,则不必起幻智,而消幻惑矣!云何,是反难(去声)辞,谓云何更要依圆照清净觉相,起幻智, 还修治如幻之无明,而求成佛道耶(下佛答:众生幻心,还依幻灭,不妨以幻修幻)?

己三 别疑断灭谁修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若 诸幻性,一切尽灭者:幻性,指无明,为能生幻法之性。一切,指幻法,即身心世界,一切诸法。因闻上章,以幻智灭除诸幻,故难(去声)云:若诸无明幻性与一 切幻法悉皆尽灭,则身心亦不可得。心为修行之因,若无有心,则将谁为修行?故反难: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耶(下佛答: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不入断灭)?

己四 别遮不修永失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若诸众生了知无明本空,佛性本有,自恃天真不肯修行断惑,则于生死轮回之中,起惑造业,随业受报,轮转不休,故曰:常居幻化。既在幻化,并不曾了知(觉悟也)如幻境界。又不知以求离幻,则妄想颠倒之心,云何而得解脱耶?

己五 结请方便渐次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上举三疑,总请开示,此专为未来,请示应修方便,故曰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之下,文意太略,当为补足,分别演说一句,则文意连,义理显。普贤之意:求佛说示,既知是幻,作何方便,渐次修习,方能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下佛答,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此请法之仪,义准前释。戊二正陈问词竟。

戊三 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 重赞善哉,以普贤权示有疑,当场一问,能益现未众生。文中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下,应加问于如来四字,其义方足。修习菩萨,如幻三昧者:闻说如幻 境界,即以观智,观察诸法如幻,本身自体;身心世界,皆无明幻力所幻现。无明幻师,亦本是幻,观力既深,时至顿悟,如睡梦觉,当下一念不动,智与理冥,名 入三昧,而得正受,身心寂灭。方便渐次,即修习如幻三昧,下手之方便,以及程序之渐次(如入门升堂入室),此二明了,方能进修,而得离幻。本科是佛牒普贤 之问辞,遂即许说,故嘱云: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三如来赞许竟。

戊四 承教静听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戊五 正答所问

己一 长行

庚一 标幻生觉中以示义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此 佛标示,诸幻义本。因普贤但问修幻之法,未问幻之所生,故佛先为标示,以为修幻离幻之义本。凭此以显,幻尽觉圆,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如‘大乘起信论’ 云:‘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乃至若无明灭,相续(诸识相续而生,皆因无明之力,若无明一灭,所有相续即灭)则灭,智性不坏故。’立喻云:‘如大海 水,因风波动,乃至风若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一切(去声)众生,指六凡三乘。种种幻化,即九法界:圣凡、染净、依正、因果诸法,不一而足,故云 种种。悉皆幻化不实,犹如空华,非但六凡染法是幻,究竟三乘净法亦幻,于是当究诸幻之所从生。

皆 生如来圆觉妙心者:此句最关紧要,须加详释。先将字义辨清。皆生者,无有何法,不是生此心中。当知是诸幻生于心中,不是心生诸幻,如空华生于空中,不是虚 空生出空华。空华本无生处,病目妄见,故谓之幻。如来二字,不指住世诸佛,乃指妙心,不变随缘二义。如,是不变之体,湛然常住;来,是随缘之用,无为寂 灭。体虽不变,用恒随缘,用虽随缘,体元不变,是之谓如来。具此如来二义者,其唯圆觉妙心也。

妙 者,不可思议之谓也。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亡。正由此心,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离言绝思,不可思议,故称妙心。妙心本无种种幻化,种种幻化皆生妙 心。此即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可思议。‘楞严经’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任从诸相发挥,空体不动。

再 明种种幻化,随缘而生之义。如来藏心海为因,无明风动为缘,生三细;业识为因,境界为缘,生六粗。此明从真起妄,生六凡众生,种种幻化之法。如真如内熏为 因,如来教法外熏为缘,发起信、解、修、证,此明返妄归真,生三乘众生,种种幻化之法。六凡生死染法,三乘涅槃净法,皆不离心也。一标幻生觉中,以示义本 竟。

庚二 明幻尽觉满以释前疑

辛一 举喻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此以种种幻化,喻如空华。空本无华,病目妄见。华从空有,原非实有,翳生华生,翳灭华灭,空性不坏。都缘眼中有翳,空里华红。

辛二 法合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

幻心,指本末无明。还依如幻身心,借假修真,而得除灭。此一解也。又众生随染缘,所起之幻心,还依随净缘,所起之幻智,而得除灭。前疑云: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此中答意:以身心无明,皆幻也,不妨起幻智,以除诸幻。

‘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前疑云:若诸幻性,一切灭尽,则无有心,谁为修行,恐落断灭?故此答云:如幻之身、心、无明虽灭,尚有幻智,不致落空。惟是幻智,亦须不立,故曰:诸幻尽灭。虽然诸幻皆灭,能所双亡,毕竟显露,圆觉妙心,常住不动。合前喻中,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辛三 叠拂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觉, 即觉幻之智。乃依如幻身心无明,而说此智为觉,是对幻所立之觉,亦名为幻。此拂幻智也。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者:此承上云,对幻之觉,亦名为幻,若说有个离 幻独立之觉,仍属对待,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者:此又承上对幻之觉,离幻之觉,二者皆未离幻,以为无觉,乃名为真。岂知说无觉者,此亦是幻。何以 故?圆觉不属有无之故。但有起心动念,均未离幻。是故幻灭,名为不动者:是有无俱遣之故,诸幻灭尽,妙性天然,泯绝无寄,名为不动。二明幻尽觉满,以释前 疑竟。

庚三 令离幻显觉正示用心

辛一 离幻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此 下离幻之文,辗转四重,此第一重远离幻境。由前普贤疑问有五:二、云何以幻,还修于幻?三、幻心断灭,谁为修行?四、若不修行,云何解脱?上文幻尽(以幻 心离幻境,以幻智离幻心,以幻空离幻智,即是以幻修幻)、觉满(诸幻灭尽,觉心不动,不至断灭),可释前二疑。此段正示用心,乃释第三不修之失。远离二 字,即是修法,乃用止观之功,先止息攀缘,亡情息念,次观察诸法,虚幻不实。以此止观之功,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此第二重远离幻心。由前离幻境时,坚固执持,有能离之心故,此心亦是如幻,亦复远离。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此第三重,远离幻离。此远离是智,因前幻心已灭,此为幻智。若爱此智,亦即心病,故曰:远离乃为幻智,亦复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此第四重,远离离离。谓能离远离幻智之离,此离犹未离幻,亦复远离。以上四重远离,即修行甪心之阶级,步步升高,以后后位,觉前前非。故离之又离,离之又离,中途不住。辛一离幻竟。

辛二 显觉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此 密显真觉,由辗转远离,离到得无可离境界,即灭除诸幻,契合真觉。真觉,则不可离也。此段离幻显觉之文,全是禅宗顿悟渐修工夫。由浅及深,行布分明。即同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修习耳根圆通,解六结、越三空工夫,若合符节。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者:即亡尘也(境界属前尘)。所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 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也。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者:心,即根也。亡尘尽根,所谓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也。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者:即空智也。所谓尽闻不 住,觉所觉空也。离远离幻,亦复远离者:即灭空也。所谓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也。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者:还觉也。所谓生灭既灭(诸幻尽灭),寂灭现前也(真 觉显现,觉心不动),以上离幻之功,同观世音,耳根圆通无异,即圆照清净觉相,有以成之。辛二显觉竟。

辛三 举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譬 如钻火钻字,从金旁,似是金属,钻木求火。上古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以自熟食。今云:两木相因者,则能钻所钻,俱是用木。按五行,木能生火,独木不生, 亦必两木相因方生。因者,依也,相依磨擦,暖极火出。两木,喻发智之心境;火,比离心境之幻智。由智发,而心境皆离;如火发,而两木俱尽也。灰飞烟灭者: 有谓译之倒也,应以烟灭在前,灰飞在后。若木虽尽,而烟未灭,木化为炭,犹有炭在。如心境空幻智在,即是智爱之病,其智亦应远离。此病未离,犹未了当。若 烟虽灭,而灰未飞,此亦是病,亦未了当。以其智爱虽离,空爱又起,亦应远离。故修行之法,必如钻火,火出木尽,烟灭灰飞,才是到家消息。

辛四 法合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以者,用也,用后后幻,修治前前幻。如以幻心,离幻境;幻智,离幻心;幻空,离幻智:幻灭,离幻空。亦复如钻木出火,火出木尽,烟灭灰飞。诸幻悉皆尽灭,幻尽觉显,不入断灭。庚三令离幻显觉,正示用心竟。

庚四 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前 问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佛既示用心之法,乃结答云:既知是幻,即已离幻。如人梦身生疮,求医施药(作方便也),既知是梦,即已离梦,不须 更作方便。既已离幻,即是真觉,如梦疮之人,既已离梦,即是醒觉之人。亦无渐次者:觅疮了不可得,亦无须施药,渐次求愈也。又知幻,是对不知幻者,开方便 也。远离,是对有取著者,示渐次也。离之又离,离之又离,至无可离,即此乃是假说方便。前章重在知字,此章重在离字,均为大乘顿教,为上根人,说顿悟、顿 断、顿修、顿证之法。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果能依此修行,乃能永离诸幻而证真觉矣。本科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竟。己一长行竟。

己二 偈颂

庚一 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证偈言:

此义,即长行如来所答,幻从觉生,幻尽觉满,离幻显觉,幻觉不俱诸义。一标颂竟。

庚二 正颂(科同长行,故不重列。)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此 告以当知,非普贤不知也。以普贤明知故问,乃代众而问,佛告以当知,实告现未菩萨当知也。一切(去声)诸众生,通指九法界众生,以三乘圣人,枝末无明虽 尽,根本无明,犹未尽也。无始幻无明者:以无明无因,故称无始。最初一念妄动,无有初相可得,名曰生相无明。亦无生处可得,无生则无因,无因故无始。幻 者,不实之谓也,以本末二种无明,皆无自性,故名为幻。

皆 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者:以普贤但问离幻之法,未问起幻之源,故此示之曰: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诸字,助语词。如来二字,当约义释,莫作佛解。何以 故?因佛幻尽觉满,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故不可说无明从果上如来,圆觉心中建立,祗好说从如来藏,圆觉心建立也。圆觉妙心,在众生迷位之中,名曰如来藏。 如者,不变义:来者,随缘义;藏者,含藏染净诸法。由含藏染法故,无明得依之建立,虽为染法所依,随缘也。不为染法所染,不变也。故‘楞严’云:此心清净 本然,周遍法界。本经名为清净觉相,又曰净圆觉心。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此举喻无明无体,犹如空华,因眼病之人,见亦成病,依清净虚空(喻圆觉心),妄有华相发现。病眼若愈,华于空灭,任从眼病眼愈,华生华灭,而虚空本性,始终不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此 以法合喻,解释前疑。幻,指本末无明;诸字,助语词;觉,即圆觉妙心。谓本末无明,皆从圆觉妙心,随缘而生。生本不曾生,如虚空随病眼之缘,而生空华,生 实无生。幻灭二字,莫作无明灭解,当作以幻灭幻,诸幻灭尽解。长行云:幻心还依幻灭,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如是方与下节之文相合。幻灭觉圆满者:幻境,依 幻心灭;幻心,依幻智灭;幻智,依幻空灭;幻空,依幻灭灭。幻依觉生,能障于觉,觉已被障,似不圆满。诸幻灭尽,绝待圆融,觉性圆满,不至断灭也。觉心不 动者:任从诸幻生灭,而与觉心无干,本来不动也。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诸 幻悉皆离,则幻尽也。离无可离,如钻木出火,还自烧木。木尽则火灭,烟灰俱尽,灭无可灭也。诸幻既离,觉心显现,即长行所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觉 则无渐次者:既已离幻,当下即觉,自无渐次之可言,方便亦如是。此句追颂,既已知幻,即离诸幻,不劳再作方便。如前喻如梦身生疮,求医施治,既知是梦,疮 不可得,何假方便求治也。一征释用心竟。

丁二 广明行相

戊一 四问答通明观行上根修证

己一 开示观门同佛

庚一 普眼启请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一普眼启请竟。

庚二 正陈问词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大 悲世尊:赞佛悲心平等,所以称大。愿为下,备陈问意。因闻前二章,悉谈顿教法门(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皆顿悟顿证,不历程途,不落 阶级,一超直入如来地。若是上上根人,尚嫌多口,但根器稍劣者,若无方便渐次,何由悟入?故乘机发问,欲请如来,为顿教菩萨开方便门也。请云:愿为此会, 同入三昧,诸菩萨众,及为末世,求大乘众生,演说菩萨,因地修行渐次,于无次第中,指示次地进修之法。云何思惟者:非识心分别之思惟,乃八正道之正思惟, 以智慧照察,如何用心,方知身心是幻。云何住持:谓如何远离诸幻,方得觉心不动,而能安住任持也。凡众生未悟净圆觉心,作何种方便,下手用功,普令开解悟 入。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此 述请法所以。若彼众生,指现未菩萨。倘无正方便,则无门可入。方者,法也;便者,宜也;即对机便宜之法。及正思惟下,略正住持,即最初下手,安心止观工 夫。虽闻如来,说此如幻三昧(即前说离幻法门,知幻即离,不作方便,即能全身安住,神通大光明藏中),心中反生迷闷(迷者不了,闷者不通),安望其能悟入 哉!

‘愿佛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愿求我佛发慈悲心,拔其迷闷之苦,与其悟入之乐,权巧施设,于无方便中,假说方便;即是于此圆顿,如幻三昧,本无阶级次第中,说出次第进修之法,令得悟入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问词竟。

庚三 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 时世尊告普眼菩萨,重赞善哉,现未获益。善男子!汝等乃能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因地渐次,于无渐次中,以指示渐次进修之法。思惟,非意识分别,乃正 思惟,身心是幻。住持,乃安住任持。远离诸幻,乃至假说种种方便者:于圆顿如幻法门,无方便中,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三如来赞许竟。

庚四 承教静听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听而。

庚五 正答所问

辛一 长行

壬一 起行方便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还离诸幻。

此 为新学(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修大乘众生,略通一线消息,假说方便,以明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者:谓欲求十方如来,本起清净,圆觉因心 者,应(平声)当直心,正念真如。正念,即不起诸念,即是正思惟。惟是一心观察,必欲知此身心是幻,又欲远离诸幻,正念为方便之始,亦即起行之本也。又正 念者,无念也。‘智度论’云:‘有念,是魔业;无念,为法印。’又正念即离念也,远离一切虚妄念故。如‘起信论’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离念相,即 净圆觉心之相,故嘱以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壬一起行方便竟。

壬二 观行成就

癸一 戒定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此 文承上,要离诸幻,须依戒定慧,三无漏学,于无渐次中,方便渐次而修。先依如来,奢摩他(此云止)行,即定学之行。以此为先者,必先制心一处,方可无事不 办也。‘起信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室,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不依见、闻、觉、知。’如是,名依奢摩他行。 坚持禁戒者:禁,是禁止,属止持。戒,是戒法,兼作持。谓四重律仪,三聚净戒,十无尽等戒。四重,通大小乘,为一切戒根本。能持四重,皎如冰霜,自不能 生,一切枝叶。又一解:先修奢摩他行,一念不生,众戒具足,故曰坚持禁戒。此则即定之戒也。安处徒众者:即同修法侣,安心办道,共处一堂,互相策励也。宴 坐静室者:宴然安坐,以摄其身,身住则心安。所谓‘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静室,即阿练若(此云无喧杂),令工夫易成就也。 又宴坐静室,必先坚持禁戒,此则由戒生定也。一戒定竟。

癸二 观慧

子一 明二空观

丑一 破执

寅一 我空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此 段观身无我。承前文,由戒定所发之慧观也。恒作是念者:此念,即是正思惟,不是六识思念,乃以智观察,非以识分别也。恒作者:行、住、坐、卧,一切时中, 常作如是观也。观察我今此身,乃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所成,假名为我,实在无我可得。此总观,下别观,四大各别观察。何者是地大?地有质碍之相,所 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骨中之脂)脑、垢色(垢腻颜色),以上皆归属于地。何谓水大?水有润湿之相,唾(从口而出)涕(从鼻而出)、脓血、津液 (血之精华内会者为津,外泄者为液)、涎(垂丝下堕为涎)沫(浮聚口角曰沫)、痰(咳嗽喉出)泪(悲哭目流)、精(肾之所藏)气(精之所化)、大小便利, 以上皆归属于水。何谓火大?火有暖热之相:周身暖相,皆归属于火。何谓风大?风有动转之相,通身动作运转,皆归属于风。四大各离者:非指临命终时,四大各 各分离也。乃指作观时,四大各皆归属,谓之各离。四大,乃有坚、湿、暖、动之相,今此妄身,离却四相,毕竟当作何相,我在于何处?若在一大,则三大非我, 若在四大,应有四我,岂有是理哉!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此示观身无我也。即知知字,与上恒作是念,念字相照应。念,是慧观;知,是慧悟。悟知此身,毕竟无有实体,乃是四大和合,而为其相,实同幻化无异。身既叵得,我相何在,则知向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者妄矣!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此 段观心无我。四缘假合,妄有六根者:此承上文,谓四大因缘,假和合之故,妄有六根身相。于无生中,虚妄有生,故曰妄有。六根四大,中外合成者:身,是六根 之总相;六根,是身之别相。因要对六尘,故言六根。此四大二字,即指六尘。上六根,是四大所成;六尘,亦四大所成,故言四大即六尘也。中外中字,即内也。 内六根,外六尘,根尘相对,合成十二处,由是识生其中,则成十八界。妄有缘气三句,指识心,妄有能缘之气分,于六根中积聚。但似有能缘之相,本非实有,故 曰似有。根,是识之所托;尘,为识之所缘。识,乃能缘,能缘虑分别也。本来非心,假名为心而已。心,而曰假名者,以心无自体,仗境方生;境性本空,由心妄 执。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皆名为心,皆能缘境。而前五识,只能缘本根所对之境。如眼识,只缘眼根所对色尘之境;耳识,只缘耳根所对 声尘之境,乃至身识,只缘身根所对触尘之境,不能缘他根所对尘境,其能缘力俱弱。

意 识,能通缘六根所对尘境,其能缘之力偏强。众生多妄认第六意识,为自心相。因此识有二部分:一、明了意识:能缘前五尘之境,缘过、收归意根。又名同时意 识,与前五识,同时而起故。又名五俱意识,与前五识,俱缘五尘之境故。二、独头意识:不能外缘五尘,但内缘法尘。法尘,即同时意识,所缘五尘之境,吸入意 地,合为法尘。同时意识,只有明了分别,而独头意识,则有计度分别。种种计较筹度,是好是丑,而起憎爱之惑,而造取舍之业,故依业受报,轮转生死。此心是 生死根本,最关紧要,故特为说明,令大家认识,不被所误也。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

此 二段,正示观心无我。明言此心,虚妄不实,托尘似有,若无六尘,此心则不能有,因无自体故也。‘楞严经’:‘佛告阿难!我非饬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 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此则前尘,分别影事。’(但是托前尘所起分别,尘有则有,尘无则无,前尘如形,此心如影,名 为分别影事之心)四大分解,无尘可得者:前云六尘,亦四大所成,四大分解(即分离也),尘尚不可得,何况托尘似有之心耶!

‘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于 中所缘尘境,既各归散灭。此二句承上无尘可得而来。所缘既无,毕竟(推究到底)无有能缘之心可见。如‘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 心不可得。’即知此心,亦无有我。而向之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者,亦妄矣。一切众生,皆认身心,以为实我。今以正思惟,慧照观察,发明知幻之义,了知身 心俱不可得,则我执不破自破。一我空竟。

寅二 法空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此 修法空观。彼之众生,指修奢摩他观之众生。以智观察外身,毕竟无体,实同幻化,则幻身灭。观察内心,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则幻心亦灭。身心已灭,既无能对之 六根,安有所对之六尘,故幻灭亦灭。所观之身心世界既空,能观之智亦泯,故能灭之幻灭亦灭。当知此灭,不同四空天,灭色归空之灭。但由观慧,照见五蕴(六 根、六尘、六识不出五蕴)皆空,能空之智,亦复不立,无灭而灭,故谓之曰灭。此乃正住持,惟凭慧照,发明即离之义。灭字,即远离为灭,非实有所灭。本科法 空竟,并一破执竟。

丑二 显理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此 乃我法二空,所显圆觉真理。由前二执既空,到此真理斯显。幻灭,即是能灭之幻智,下一灭字,将幻智亦复不立。工夫到此,法执已破。此灭不灭,法执未尽,此 灭亦是幻,故名幻灭。能将幻灭亦灭,则为打破末后牢关,方显非幻之圆觉,真常不灭也。更应当知:诸幻虽复言灭,实无可灭,何以故?无生故;如幻故。但知是 幻,即离幻。离幻,即是真觉。圆觉之性,本妙明净,向为诸幻所蔽,今诸幻皆离,圆觉独露,即发明离幻即觉之义。故譬如磨镜,圆觉真心,犹如铜镜,本具光 明,虽为尘垢所蔽,其光不减,但是隐而不显而已。今云磨镜,却是磨尘。尘垢,喻人法二执,寻伺如实二观喻磨。磨得尘垢既尽,镜光即显,合诸幻灭尽,非幻不 灭,而圆觉本具之光明斯现矣。二法空竟,并一明二空观竟。

子二 明法界观

丑一 印前显后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当 知知字,是以真智照见真理,清净本然,元无身心等相。当知身心皆属虚幻,无有实体。倘若妄认实有,皆为尘垢,染污自性。诸佛菩萨,虽有身心,不执身心,为 实我体;了知如幻,故无垢染。此印前文,知幻即离之义。垢相永灭,十方清净者:垢相,总指一切幻垢之相,幻身、幻心、幻尘、幻灭,皆净圆觉心之幻垢。倘若 幻垢永灭,则我法二执已破,二空真理已显,十方法界,普皆清净。此显后文,离幻即觉境界。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此 复举喻。以前喻磨镜,垢尽明现,显以幻离幻。此喻摩尼,随方现色,显即幻即真。清净摩尼宝珠,龙王髻中所有。梵语摩尼,此云如意。能如人意,雨一切宝故。 此珠具足体、相、用三大之义。其体,则清净宝贵;其相,则内外明澈;其用,则随方现色。由珠体清净,珠明明彻,故映于五色,其用自在,随方各现也,珠,喻 净圆觉心;五色,喻五蕴身心;随方各现,喻随业所感,各现五蕴身心;愚人,喻迷位众生,不了如幻,妄执实有五蕴身心。‘华严经’云:‘凡夫见诸法,但随诸 相转,不了法无性,以是不见佛。’

此 珠可喻三性:摩尼,喻圆成实性,即前所显之理;现色,喻依他起性,即前所有诸幻;愚人定执实色,喻遍计执性,即前妄认身心。此亦印前文,若对摩尼,所现之 色,不执实有,则种种色,一一同体清净,皆属圆珠妙用,无色可离,但能了依他如幻,不起遍计妄执,当体即是圆成。以喻后文,根身器界,一一清净。此亦显后 文。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此 约法以合。圆觉净性,合摩尼珠,即圆成实性。现于身心(即五蕴幻躯),合现五色。随类各应者:即随十二类众生之业,各应以十二类,五蕴身心。此即圆觉随 缘,循众生之业以发现。各类五蕴,合映于五色,随方各现,即依他起性。彼愚痴者:指我法未空之众生。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合诸愚痴者,妄见实有五 色,即遍计执性。故总合云:亦复如是者,亦如摩尼现色,妄执实有者是也。丑一印前显后竟。

丑二 拂迹入玄

‘由此不能还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

由此乃承上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由此不能远离诸幻化相,是故我说身心,皆为净圆觉心,所现幻垢。凡妄认身心为己,未离幻垢者,名为众生。对此众生,则已离幻垢者,说名菩萨,以不执身心实有,了知身心如幻故。

‘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幻 垢如珠中之色,本无可离,但了达即空,即是垢尽。所对之垢既尽,能对亦除,故曰:垢尽对除。此拂迹也。即无对垢,及说名者:此二句,诸家所解不同。今按本 文解释,上文云对离幻垢,说名菩萨,此则众生之幻垢已尽,即无所对幻垢之众生,及说名离垢之菩萨。者字,即指菩萨。到此对待情亡,乃成绝待,不独所对幻垢 之众生,了不可得,即能对之菩萨,亦不可名,以归平等本际,此入玄也。丑二拂迹入玄竟。

丑三 圆彰法界

寅一 一真法界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此 承前启后。菩萨及末世众生,皆指求净圆觉之人。观行已成,证得如幻三昧,则一切诸幻影像,悉皆得灭。不妄执随方所现之五蕴,以为实有,破除我法二执,如不 执摩尼珠,实有五色也。尔时便得无方清净者:尔时,即证得圆觉,灭除幻垢之时。便得者,即得也。无方清净,乃周遍清净,不定方所,非一方二方清净,所谓无 处(方,即处也)不清净也。

无 边虚空,觉所显发者:圆觉妙心本净,昔为无明诸幻所障,但见诸幻,妄执实有,不得周遍清净。到此幻尽觉显,不但空中,所有身心世界,了不可得,即无边虚 空,皆为觉性之所显发,亦不可得。如‘楞严经’所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十方顽空销殒而圆觉真空显发,广大圆明,无有边际,即净极光 通达,寂照含虚空。本有大光明藏,寂而常照,含裹十方虚空,皆成寂灭真境。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了无一法当情。此即众生清净觉地,亦即如来因地,圆照清净 觉相是也。一一真法界竟。

寅二 三重法界

卯一 真空绝相观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

此 下,显净圆觉心,周遍清净之相。本科显真空妙理,绝相清净。下二科,广显互遍互融,摄入无碍。极显题中,大、方、广三义,体、相、用一一不可思议。首句承 上云:觉心圆满明净故,则无有一法,而不清净。即一清净,一切同时清净也。所谓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惟一觉性圆明寂照,但以语不顿彰,文中不得不次第而显 也。显心清净者:此指赖耶心(第八识),非指意识心(下文有意识故),今观行成就,无明幻灭,圆觉清净,遂显此赖耶心,同时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者: 承上赖耶心,既已清净,则依自证分,所起之见分,亦同时清净。见分由无明力,转本有智光,而成能见之妄见,即六种染心之一,故以尘名,非眼根所见之色尘, 为见尘也。心、见二皆清净故,一一周遍清净,唯一妙明,圆照法界,自内及外,自近及远,自凡及圣,以显究竟清净之相。非见尘清净之后,闻尘、觉尘等,相继 清净。亦非眼根眼识,清净之后,诸根诸识,相继清净。文虽前后次第而说,只因语不顿彰之故。此等自应当知。如‘楞严’所云:‘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即 显心清净),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即见尘、闻尘、觉尘、知尘、悉皆清净)。’以元是一精明,分作六和合故也。

‘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

见 分清净之故,眼根同时,与之俱净。根不能自见,因有见分,分作六和合。在眼曰见,故见净,根即与俱净也。根清净故,眼识清净。由来根识难分,故唯识云:愚 者(指声闻愚法之人)难分识与根。当知根是所依,识是能依。由根对尘,识依根起。前五识缘自分境(如眼识缘色尘等),惟第六识,能遍缘六尘之境(明了意 识,与前五识俱起,缘前五尘境,独头意识,缘法尘之境),根既清净,则根不缘尘。根境不偶,识无从生,故眼识与眼根,而同时清净。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第 一识字是眼识。接上文起,此处当知,并非眼识清净之后,闻尘才清净。此闻尘与见尘,同为六精,(‘楞严经’:名见精,闻精,乃至知精。是带妄之见分,总名 为见分,别名为六精。带妄即带同分别业,二种妄见,故此经名为见尘、闻尘等。名虽有别,体则无殊,故皆名尘)见精清净,六精同时清净。耳根与耳识,亦同前 眼根与眼识,随见分同时清净也。

‘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此文,例前眼根眼识,俱与见尘,同时清净,其余觉尘知尘,乃至鼻、舌、身、意,诸根诸识、无不同时清净。此先约内身清净,下推至外境清净。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六根清净故,自内及外,六尘亦复如是,同时清净,此外清净也。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此承上内外根尘既净,内外四大,亦同时俱净。不取根发识,尘牵心之义,直取根尘,四大和合之体也。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此 约世间诸法。十二处,即内能缘根六处,外所缘尘六处。十八界,即根、尘、识,三六十八,各有界限。二十五有者: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亦名三有:欲 有、色有、无色有;亦名九有:以三界有九地(六欲天以下,是五趣杂居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此色 界四地。无色界、亦有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广言二十五有。古德颂云:‘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 处,无想、阿那含。’通称有者,以其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谓之曰有。是三界内众生,所依住故。此二十五有清净,即三界六凡依正,悉皆清净。此世间法清 净也。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此 约出世间诸法。首句彼清净故,彼字,总指世间诸法,既已清净,则由凡而圣,故出世间法,亦为圆觉所显,一一清净也。十力者:如来证一诸法实相智力,有十种 用,故名十力。以有能摧怨敌,不可屈伏之力用故。法数云:一、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作善因得善果,名是处;作恶因求善果,名非处(谓无有 是处也),则能降伏无因邪因。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善、恶,不动诸业,及所受三种果报,知所度有障、无障。三、定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垢净 (有爱见慢等为垢,无则名净),及知依此所得诸果。四,根智力:知一切众生,信、进、念、定、慧五根,有上、中、下差别。五、欲智力:知一切众生,乐(去 声)欲不同(如迦叶乐头陀,阿难乐多闻等),令舍不净增净。六、界智力:界者,性义,即种子。上欲为现行,此为贪、嗔、痴等性。知即时异时,谁可度、谁不 可度。七、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知善道,处在人、天:恶道,处在三途;无漏道,处在涅槃。八、宿命智力:知过去本生、本事等,虽百千世劫,皆明了无 碍。九、天眼智力:知众生死此生彼,善恶业缘,受报好丑等,亦以极远无碍。十、漏尽智力:知自他漏尽,永不受后有(即后世受报身)之身。

四 无所畏者:具四无畏精神,离诸怖畏,功由智力之故。一、具一切智无畏:于一切法,尽知尽见,得无所畏。二、诸漏已尽无畏:五住已尽,二死已亡故。三、说障 道法无畏:于障道惑、业、苦等法,能知能说。四、说尽苦道无畏:于尽苦(即出离诸苦)道,悉皆能说。如四谛、十二因缘,能尽分段生死苦;六度、四摄、一 心,能尽变易生死苦。通称无畏者,众中说法,无所畏故。四无碍智者:以智缘境应机,悉皆无有滞碍,即四无碍辩。前二是缘境,后二是应机。一、法无碍智:一 切诸法,若名若相,悉皆能知能说。二、义无碍智:如地是坚义,水是湿义,火是暖义,风是动义等。三、词无碍智:有二释——一、随顺各方言词(佛一音具足众 音),智辩无碍,随类得解。二、以一义而演多词无尽,以少词而显多义亦明。四、乐(去声)说无碍智:随众生心所好乐而说,乐闻大者,为说大法,乐闻小者, 为说小法,随机受益,皆得悟入。

佛 十八不共法者:唯佛独具,不与二乘菩萨共也。故冠(去声)以佛字。一、身业无失:历劫勤修,六度万行,福慧庄严,证五分身。二、口业无失:因修善语,具无 量德,故得成就八音四辩。三、意业无失:修甚深法,证究竟觉,一切无著,得大安隐。此约佛,修成最胜三业无失(不可约化他三业,因后更有三业,随智慧行 故)。四、无异想心:于诸众生,平等普度,冤亲无间,恩有咸资,心无异想,谁度谁不度。五、无不定心: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 时。六、无不知舍心:于一切法,慧照觉知,当舍则舍,无不知而舍。七、欲无减:常乐(去声)积集,一切善法,具修众善,心无厌(平声)足。八、进无减:身 心精进,无有疲倦,恒度众生,不休不息。九、念无减:常念众生,大悲不舍,恒思度脱,令入涅槃。十、慧无减:具一切智,力无所畏,随宜说法,慧辩无尽。十 一、解脱无减:远离执者,一切无碍,有为无为,悉得解脱。十二、解脱知见无减:解脱能生知见,知见能保解脱,更互相资,一切无碍。十三、身业随智慧行:现 种种身随智应机,调伏摄受,普令得益。十四、口业随智慧行:以微妙音,随智而转,巧说诸法,令众悟入。十五、意业随智慧行:以清净意,微妙观察,对机施 教,入众生心。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慧照过去,所有一切,情无情法,遍知无碍(如过去本生、本事、时劫、国土、名字等)。十七、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慧 照现在,所有一切,情无情法,遍知无碍(如楞严经云: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等)。十八、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慧照未来,所有一切,情无情法,遍 知无碍(如法华授记、未来成佛、劫国、庄严、名号、将来必应是也)。唯佛功德智慧,超越九界,故得如是十八不共之法。

三 十七助道品者:助,是资助,谓资助正道也。正道,即真正发菩提心,以求菩提道。必以此三十七品为助,方能得成。品者,类也,分作七科。一、四念处:念,是 能观之智;处,是所观之境,修行,以此为下手工夫。一、身念处:念身不净。以智观察,此身种种不净。初观根本不净,是父精母血,结合而成。次观住处不净, 在母胎之中,与粪秽杂处。再观现前不净,九孔常流不净。更观将来不净,死后降胀、血涂、脓烂等,令生厌离,不起贪著。二、受念处:念受是苦。以智观察,六 根领受境界,无非是苦。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舍受(不苦不乐),是行苦(乃行阴迁流之苦),令知觉悟,不至认苦为乐。三、心念处:念心无常。以智 观察,六识之心,攀缘六尘,念念生灭,无常不实。令知虚妄,不认为真。四、法念处:念法无我。以智观察,诸法本无我,亦复无我所,从缘生灭,不能自主。令 知一一,皆如梦境。

二、四正勤:精进为体,总名为勤。非同外道无益苦行,故名为正。(一)已生恶令永断:如治疾病。(二)未生恶令不生:如防火灾。(三)已生善令增长:如培果木。(四)未生善令速生:如灌种子。

三、 四神足:大疏谓欲勤心观。‘法数’云:欲、念、进、慧,名虽有异,义则无殊。勤,即是进;心,即是念;观,即是慧。由前正勤,只顾生善灭恶,恐忘失本所修 之正道,故继之以四神足(如神通而能远到故)。亦名四如意足,谓能如其意,速疾远到,所求菩提之正道也。(一)欲如意足:谓于所求境,乐(去声)欲速疾能 到。(二)勤如意足:谓勤勇无间,恒常进修,不懈不退(法数列在第三)。(三)心如意足:谓不杂异缘,一心趣向,所求正道(法数列在第二)。(四)观(去 声)如意足:恐定太过,须假观慧以扶之。

四、 五根者:信、进、念、定、慧也。根有能持,能生二义。如树有根,对已生之枝叶,能持不枯,对未生之花果,能令得生。(一)信根:谓初发心时,即具信心。今 既修念处、正勤、神足,信心坚固,如树生根。(二)进根:谓修正勤时,即具精进。今既修神足中勤,进修无间,故名为根。(三)念根:谓修神足中心,系缘一 境,到此念更增进,故名为根。(四)定根:谓修念处时,即有定义(其心专注不散),复经正勤、神足,到此定力愈深,故名为根。(五)慧根:谓修念处时,即 具慧照。今更修正勤、神足,到此慧观增明,故名为根。如一株菩提树,已生五条大根,此树必开花结果也。

五、五力者:即前五根深种,而成五力。树大根深,牢不可拔。不为魔梵等之所屈伏,而能破不信等障,故名为力。(一)信力:能破不信、邪信障。(二)进力:能破懈怠、故逸障。(三)念力:能破失念、妄念障。(四)定力:能破掉举、散乱障。(五)慧力:能破昏沉、愚痴障。

六、 七觉支,亦名七觉分。觉者,善能觉了,即是正智分明。七法各有支分不杂,谓择、进、喜、安、定、舍、念。前三属慧,次三属定,后一调和定慧,令得均 等。(一)择觉支:谓缘诸法时,善能觉了,拣择真实,不谬取虚伪之法。(二)进觉支:谓修道法时,善能觉了,进趣正修,不谬行无益苦行。(三)喜觉支:谓 心得法喜,善能觉了,不随法喜,而生住著。(四)轻安觉支:谓身心轻安,善能觉了,不取轻安,而不前进。(五)定觉支:谓发诸三昧,善能觉了,不于定中, 心生爱见。(六)舍觉支:谓舍所缘境,善能觉了,当舍则舍,不生追忆。(七)念觉支:谓修道法时,心若沉没,念用择、进、喜三支以起之,心若浮动,念用 安、定、舍三支以摄之,务令定慧均等,不致偏重也。

七、 八正道者,亦名八圣道。是无漏圣法,故名为正,能通涅槃,故名为道。(一)正见:以无漏智,见理真正,无有错谬。(二)正思惟(非六识思惟):以无漏智, 起正思惟,策动真修。(三)正语:以无漏智,常摄口业,说正法语,令他生信。(四)正业:以无漏智,除身邪业,住于清净正身业。(五)正命:以无漏智,如 法乞食,常知止足,住于清净正命。(六)正精进:以无漏智,净除烦恼,直趣涅槃。(七)正念:念正助道,其心不动不失。(八)正定:安住无为之道,决定不 移。依此八法修行,自可得至涅槃。亦名八正筏,以能从生死际,渡烦恼河,至涅槃岸也。

以 上三十七品,总喻菩提道树。法性,如地;念处,如种子;正勤,如种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枝叶增长;开七觉之华;结八正之果。如是乃 至:如是,指上所举,出世间法。乃至,是超略之词。(超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者:因对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染法,故立此 净法,而对治之。‘起信论’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乃至具有过恒河沙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即有过恒河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 若对治未亡,不是真净。今有漏染法之影像既灭,则能对亦复不立,故曰一切清净。以上明出世诸法。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此 明自他正报同净。前二句承上。一切,包括上文,世间出世间,一切诸相,无不是实相。此句义现幽玄,应加详解。‘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 世间染法是妄,即出世净法,对染说净,净亦成妄,故曰:皆是虚妄。妄无自体,执之成有,了之本空,则相即无相(实相),全妄即真,如摩尼所现五色,愚者执 为实有,悟者了之即空,当下即是真空(无相)实相矣。‘金刚经’又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非、即离也。若能离相而见,即见清净法身如来(此如 来、作不变随缘二义解,不作佛解。法身无相,而能随缘现相;如摩尼现色,虽然现相,如如不变,即是清净实相)。又如‘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 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智照现前,照见五蕴,一切诸相,皆是真空实相。如见摩尼五色,色体全是珠体。故‘智度论’云:‘照色等空,名为实相。性空实理, 离于颠倒,非虚伪故。’于空见空,亦名颠倒。于空无著,乃是实法。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无迁无变,究竟常住。一切世出世间诸法之相, 虽复千差万别,会相归性,惟一实相,自性清净,故曰:一切实相,性清净故。此实相从本以来,清净无染,迷时非染似染,今诸幻尽灭,为觉性圆明所显。一切同 成一实相清净之故,托法显已,融会一己之身,心见清净,根识清净,与彼诸法,同时清净,是名一身清净也。

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者:此由自及他。于自身,既证清净实相,观一切众生,同一清净实相,不取众生相故。志公云:‘人如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乃由自己,证得平等法故,因己会他,亦融会得众生多身,悉皆平等清净也。

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者:此由近及远,扩而充之,自一方众生身,乃至十方众生身,同一圆觉清净。上言实相,此言圆觉,以圆觉乃实相本体,亦即诸法本体。今证圆觉清净,则十方众生,正报之身,自应咸同清净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此 由正会依,以明一多依报同净。前一人清净,融显多人,以成一界清净。此一界清净,融显多界,以成一佛刹土清净。复由一刹清净故,会得尘尘刹刹,尽于虚空, 横遍一切处,圆裹三世,竖穷一切时,悉皆平等,清净不动。此即观行成功,会相归性,摄事归理,以显清净觉地,为十方三世,根身器界之体,即属圆觉体大义。 一真空绝相观竟。

卯二 理事无碍观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此 文融会色空,与觉性平等一如。觉性,是理;色空,是事。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以成理事无碍法界。虚空如是平等不动者,此句承前启后。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 平等不动,此以事显理,理亦同事而平等不动。理事互不相碍,故曰:虚空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亦应有平等二字。文略意该。乃谓不独无相 之虚空,与觉性无碍,即有相之四大,亦与觉性无碍,故曰:四大平等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世间事相之法虽多,五大摄无不尽,皆与觉性不相妨碍。如是乃 至超越十力、四无所畏等,乃至八万四千陀罗门,出世法,平等不动。当知觉性亦复如是,以显清净觉地,真俗二谛圆融无碍之相。即属圆觉相大义。二理事无碍观 竟。

卯三 周遍含容观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此 明事事无碍法界。上文色空事相,与觉性对显无碍,此科事与事,对显无碍。六根、六尘、四大,皆事也。前三句承上文,圆觉之性,本来遍满、清净、不动,向为 无明所障,不局而局(不周遍),非染似染(如摩尼似有五色),不动而动(妄见生灭)今观行成功,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十方虚空,以及世出世法,为觉性之所 显发,同时清净不动,周遍法界。圆无际者:即圆满十方,圆裹三世,横遍竖穷,无有边际,理事无碍之故,遂成本文事事无碍也。

当 知六根遍满法界者:六根由觉性显发,则一一根,称性周遍法界,圆满无际。如‘楞严经’根大文云:‘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 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六根悉皆如是,彼此不相妨碍。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者:尘性亦不离觉性,亦得称性周遍,彼此无碍,四大亦复如 是,各各遍满法界。

此 当释疑。疑云: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释云:地空实在相容,譬如凿地,出土一尺,则有一尺虚空,出土一丈,则有一丈虚空。虚空浅深,但看 出土多少而定,虚空本遍于地中也。又疑:水火二性相克,云何俱遍法界?释云:水火亦实在相容。如油本是水,一点则完全是火。地、水亦然。五金是地大之属, 一镕全成汁水,岂非地水各遍,相容无碍耶!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乃至陀罗尼门,一一皆遍满法界,圆无际故。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杂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

首 句总承上文,由彼妙圆觉性,周遍圆满之故。此先举所依觉性,为事事遍满无碍之由。根性尘性,一一悉皆遍满,并非泯相归性。若泯相归性,是摄事归理,但成理 法界。此乃即一一事相之法,更互遍满,互不相碍。以一入多,而一无坏;以多入一,而多无杂。根尘相入相摄,无坏无杂故,如是世出世法,一一皆然;乃至陀罗 尼门,无坏无杂。此明事事无碍之境,乃十玄门中,一多相容不同门。观下喻自知。

‘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百 千灯,喻一切事法。光照一室,喻一切事相之法,遍满法界。其(百千灯)光遍满,无坏无杂,喻一根入诸根时,一根无坏;以多根入一根时,多根不杂;以一尘摄 多尘时,一尘不坏;以多尘摄一尘时,多尘不杂。其余诸尘、诸法互相摄入,例此可知。一光容多光,多光容一光。光光相容,光光不同,皆无坏杂,是为:一多相 容不同门。妙用难思,即属圆觉用大义。本科周遍含容观竟,并二观行成就竟。

壬三 顿同佛境

癸一 用心同

子一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此 明用心与佛同。承上证知,觉性遍满一切法,悉皆无坏无杂故,呼善男子,名为觉成就。盖此成就,全由观行成就之功。当知菩萨,到此境界,不与诸法作系缚。不 求诸法成解脱,深知缚脱无二故。而于生死则不厌,而于涅槃则不爱;而于持戒则不敬,而于毁禁则不憎;而于久习则不重;而于初学则不轻。四对之法虽殊,因其 心平等,而无胜劣之分。经自征云:何以故?释曰:一切觉故。论云:‘所言觉者,谓心体离念。’离前与求、厌爱、敬憎、重轻诸念,以觉性遍满,迥离分别,寂 灭无二,无法不觉也。一法竟。

子二

‘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眼光,即眼根照境,现量所得,不落思量,不起分别,晓了现前境界。如‘楞严经’云:‘但如镜中,无别分析。’其光圆满普照,以其平等故,得无憎爱。征云:‘何以故?释曰:光之体,即妙觉明之体,妙觉圆照,法界一相,同是一觉,故无憎爱也。一用心同竟。

癸二 见境同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此承上既用心同佛,故见境亦同。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即依圆觉妙观,观照自心,日久月深,功用纯熟,而一旦豁然贯通,顿悟此心,朗然虚静,寂灭真境,一味平等,本无行之可修,亦无果之可证,故曰:无修、亦无成就。圭峰大师云:泯前心迹,起后依正 圣凡平等之文。若不泯之,则虽无憎敬,尚见持毁等,故须泯之,方同佛见。自此以下,正显其同。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由自己心迹已泯,惟有妙明觉性,圆照法界。普照,即圆照也。冥一如之无心,即万物之恒寂,故曰:寂灭无二。普照,是如如智;寂灭,是如如理。佛之所极,极于寂照。故‘璎珞经’说:‘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云同佛境界,是等觉义,故云普照寂灭,方归一心本源也。

‘于中百千万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于 中,即寂灭无二,圆觉真境之中;随缘现起照用,照澈恒河沙数,诸佛世界。不是一恒河沙,乃有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不是一不可说,乃有阿僧祇,不可说诸 佛世界;况且不是一阿僧祇,乃有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然此中意旨,盖直指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数量,是引机造诣无边境 界,故假增积多数耳。云佛世界者,以净秽等土,皆佛所统也。

犹 如空华者:喻现起世界,从缘无性。一切世界,皆依妄念,念既刹那不住,界亦起灭纷纭。成、住、坏、空,旷观世界,变迁不定,故曰:乱起乱灭。总显空华无 实,世界非有,惟有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也。不即不离者:明此世界,不即圆觉,以本无自性故;不离圆觉,以全体即真故。如空华无异,由不即故,所以虚幻起 灭;由不离故,所以华处即是空处。上约依报世界也。

更约正报身心。无缚无脱者:于寂灭无二,圆觉真境之中,随缘现起,十种法界。因惑、业、结缚,而成六凡有为之法界;由修、证、解脱,而成四圣无漏之法界。虽缚脱不同,俱是从缘无性,当体即真,故双无也。

始 知众生,本来成佛者:始知者,昔日迷而不知,今日观行成就,悟后方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众生个个具有本觉佛性,由始觉有功,本觉方显,与佛无异,故曰本 成。然说众生,本来成佛,惟华严与本经有之。但以语惊凡听,理越常情,佛既罕言,生多不信。当知诸佛,言皆真实不虚,只怪自己未悟,并非诸佛妄谈。生死涅 槃,犹如昨梦者:以既知众生,本来成佛,返观从前,六凡之轮回生死,四圣之取证涅槃,皆无明梦中之事。今无明梦破,返观往事,如昨梦耳。二见境同竟。

癸三 称实同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去无来。

此蹑前,既见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即称合圆觉实性,同佛境界也。但了梦体本空,则一切自无。了生死空故,无起烦恼,而成生死;了涅槃空故,无灭生死,而证涅槃。无漏圣法非新来,有为凡心非灭去,而如来藏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其 所证者:约理,无得真失妄,无取妙舍粗。其能证者:约行,其心平等,离诸分别,无作、止、任、灭四病。由所证得、失、取、舍四相既空,而能证之作、止、 任、灭四病自遣。于此证中,无能无所者:即蹑前,于此能证所证之中,悟得能证之行不立,而所证之理自无,故曰:无能所无。据此则能所双亡,对绝悉泯。故华 严云:‘若有见正觉,解脱离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证道眼。’一切法性,平等不坏者:总结称合圆觉实性。一切法性,即圆觉实性。寂灭无二:寂灭者,名为一 心。一心者,一真法界之心,平等无二,常住不坏也。三顿同佛境竟。

壬四 结合问词

‘善男子!彼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重 呼善男子,令其注意也。彼诸菩萨,指现会新学,求净圆觉之菩萨,并及末世,初心之众生,亦在其中。如普眼问云:愿为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演说菩萨,修行 渐次。此为当被之机,故佛答如是修行者,谓如我所说,如是而修,如幻三昧。如前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是也。如是渐次者:谓如我所 说,如是而立初渐次。如前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是也。

如 是思惟者:谓如我所说,初观身、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次观心、妄有缘 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身心俱空,究竟无我,即我空观也。次法空观者:如前云,彼之众生,幻身灭故, 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乃至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是 也。

如是住持者:谓如我所说,住持进修之法。如前云:由此不能,远(去声)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乃至一真法界科止,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是也。

如 是方便者:谓如我所说,真空绝相观中,由内身根识清净,乃至外境,六尘清净。内外四大清净,世间诸法清净,出世诸法清净,自他正报清净,一多依报清净,以 及色空同如。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清净是也。又如理事无碍观中,如前云: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六尘遍满法界。 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是也。

如是开悟者:谓如我所说,周遍含容观。如前云: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乃至顿同佛境科中,一用心同云: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乃至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是也。

求 如是法,亦不迷闷者:谓如我所说,见境同科中,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乃至生死涅槃,犹如昨 梦。又如称实同科中,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乃至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求如是法,何迷闷之有哉!一长行竟。

辛二 偈颂

壬一 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壬二 正颂(唯略起行方便,余如长行。长广偈略,故不重列。)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此颂阙少起行方便,即修行渐次。彼新学菩萨,及末世初心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因地修行渐次,于无次第中,指示次第进修之法。如前云:应当正念,远离诸幻。正念二字,即是正念真如,为修行之本。渐次者:以戒定为初渐次。如前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等是也。

次 修观慧,先修我空观。即起正思惟,思惟一切众生,妄身妄心,皆如幻化,无有实体。身相,属于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心性,指六识妄心之性,名为分别 影事。尘有则有,尘无则无,故曰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非指临命终时,四大体各各分离,乃谓作观时,坚、湿、暖、动各皆归属,故曰:谁为和合 者。妄身既无,妄心亦灭。则平日所妄认身心为我者,至此毕竟无有我相可得。此我空观也。

‘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

如是我执既空,渐渐修行,一切悉皆清净。何以故?法空观云:幻身灭故,幻心亦灭;乃至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故曰:一切悉清净也。

‘不动遍法界,

颂 法界观,长行广偈略。长行云: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乃至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 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此句颂,含义甚广。言无方清净者,即无有那一方而不清净也,亦即遍满 义。既然遍满清净,自然寂灭不动。根尘一切诸法,同时遍满法界,清净不动。因语不顿彰,故作次第说也。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此 颂称实同科。其能证之心,离于作、止、任、灭四病,都无分别,无能无所,毕竟无有所证之法,亦无能证之人。者,即人也。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者:一切诸 佛,所有依报世界,虚幻不实,犹若空华,毕竟是妄。华处即是空处,妄即是真。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者:过现未来,如梦中境,求其来去之相,皆不可得。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初发大乘心,而行菩萨道,及末世发心众生,欲求如来圆觉之道,应当照上来所示,六种如是之法修习始可!一开示观门同佛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